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葛品  裘红玲 《医学文选》2000,19(2):239-241
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RNS)系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中 ,频繁复发 (FR)、激素依赖 (SD)和激素耐药(SR)者 [1 ] 。 FR是指在 6个月内有 2次或 1年内有 3次或 3次以上复发者。复发是指经皮质激素正规治疗完全缓解后 7天内至少连续 3次尿蛋白定性≥ 。 SD是指皮质激素停药或减量 2周内复发或反复 ,且重复 3次以上者。反复是指在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 ,尿蛋白转阴后又出现雷同复发的尿蛋白变化。而 SR是指经皮质激素足量治疗 8周无效应者 ,其中包括初治耐药和复发后变为对激素耐药 (后期耐药 )者。病理类型国内以系膜增殖性 (Ms PGN)…  相似文献   
2.
血尿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 ,如何简便快捷地对出血部位进行判断 ,以便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检查手段 ,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工作。我们收集了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病房及门诊的 4 7例血尿患儿 ,用全自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尿中红细胞平均体积 (R- MCV)分布曲线 ,快速鉴别血尿来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4 7例 ,男 2 9例 ,女 18例 ;年龄 3个月~ 14岁。肉眼血尿组 32例 ,镜下血尿组 15例。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资料、影像学及肾活检资料将其分为肾小球性血尿组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组并诊断。…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了解福州地区母乳中脂肪酸(FA)含量,研究其与乳母产褥期生活方式、膳食结构的关系,
以指导乳母合理膳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方法 采用描述性横断面调查,选取产后42d居住于福州地区≥
1年的健康乳母进行“乳母生活方式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包括一般情况、产后30d膳食频率调查,并采
集测定母乳中的FA 含量。调查表与检测结果经核对、编码、赋值和EpiData数据双录入,用Excel软件、
营养计算软件和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用非参数秩和检验(α=0.05) 与Nemenyi多重比较
(α=0.10)等统计方法分析FA 与膳食结构、营养素摄入量的关系。结果 完成问卷113份,采集母乳123
份,调查完整且进行母乳脂肪酸分析的101份。母乳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为57.43%,单不饱
和脂肪酸(MUFA) 为27.75%,n 6 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n 6 PUFA) 为14.43%,n 3 PUFA 为
0.74%,n 6PUFA/n 3PUFA 为19.28,亚油酸/α 亚麻酸(LA/ALA)为26.24。平原和沿海者必需脂肪
酸(EPA)高于山区(犘1=0.08,犘2=0.07);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乳母的LA/ALA 比值高于高中及以下学
历者(犘=0.06);专业人员及公务员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高于待业在家者(犘=0.06);而纯母乳
喂养者SFA 含量较低(犘=0.046),MUFA 较高(犘=0.043)。结论 母乳FA 中LA/ALA 比值较高,需
增加亚麻籽油、苏籽油、大豆油和深海鱼类、贝壳类水生动物和海藻等富含n 3 系列FA 的食物摄入。同
时母乳FA 含量,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还受到地理环境、社会因素与喂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值得进
一步研究。
关键词:母乳;脂肪酸;地理环境;社会因素;喂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R1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7 0663 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有效早期预防和干预。方法2016年3~9月到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就诊、出生于福州地区的婴幼儿293例,分为过敏组(130例)、对照组(163例),进行25种影响因素的回顾性调查,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孕期饮酒(OR=7.86)、过早添加辅食(OR=2.78)和过敏性疾病家族史(OR=2.35)是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而服用益生菌是保护因素(OR=0.51)。结论有家族过敏史的婴幼儿,更应重视后天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合理使用益生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母乳中脂肪酸(FA)含量,研究其与乳母产褥期生活方式、膳食结构的关系,以指导乳母合理膳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方法采用描述性横断面调查,选取产后42d居住于福州地区≥1年的健康乳母进行"乳母生活方式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包括一般情况、产后30d膳食频率调查,并采集测定母乳中的FA含量。调查表与检测结果经核对、编码、赋值和EpiData数据双录入,用Excel软件、营养计算软件和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用非参数秩和检验(α=0.05)与Nemenyi多重比较(α=0.10)等统计方法分析FA与膳食结构、营养素摄入量的关系。结果完成问卷113份,采集母乳123份,调查完整且进行母乳脂肪酸分析的101份。母乳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为57.43%,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为27.75%,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为14.43%,n-3 PUFA为0.74%,n-6PUFA/n-3PUFA为19.28,亚油酸/α-亚麻酸(LA/ALA)为26.24。平原和沿海者必需脂肪酸(EPA)高于山区(P1=0.08,P2=0.07);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乳母的LA/ALA比值高于高中及以下学历者(P=0.06);专业人员及公务员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高于待业在家者(P=0.06);而纯母乳喂养者SFA含量较低(P=0.046),MUFA较高(P=0.043)。结论母乳FA中LA/ALA比值较高,需增加亚麻籽油、苏籽油、大豆油和深海鱼类、贝壳类水生动物和海藻等富含n-3系列FA的食物摄入。同时母乳FA含量,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还受到地理环境、社会因素与喂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模式在早产儿居家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8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早产儿院外护理健康教育及门诊随访,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模式。矫正4、6月龄时比较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状况、再入院率和夜晚睡眠效率。结果两组早产儿矫正6月龄神经心理发育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身高、体质量、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夜晚睡眠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矫正6个月早产儿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矫正6月龄早产儿的神经心理发育,降低再入院率,短期内早产儿体格发育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延续性团体教育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和亲职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6~12月就诊的早产儿及家长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共117例全程参与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门诊护理,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延续性团体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实际月龄12月龄的神经心理发育测评得分和短式亲职压力量表得分。结果试验组早产儿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总得分和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短式亲职压力量表总得分和各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延续性团体教育干预可促进早产儿的神经心理发育,降低亲职压力,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出院后系统保健管理模式对早产儿家长遵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1-6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和产科出院的早产儿家长150例,采用自愿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健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早产儿出院后系统保健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早产儿家长的遵医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家长遵医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出院后系统保健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早产儿家长的遵医依从性,从而保证早产儿的居家照护,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0~7岁儿童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密度(BMD)检测在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中的一致性。方法选取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体检的0~7岁儿童535例,分为婴儿组(42d至12月龄),幼儿组(13~36月龄)和学龄前组(37~84月龄)。测外周血BALP值,同时用超声BMD仪测量跟骨BMD值。结果 535例中,BALP值200~250U/L者占62.6%,〉250U/L者占14.4%,以婴儿组异常率最高;BMD低于同龄标准者占46.7%,严重不足者占29.7%,以幼儿组异常率最高,BALP值与BMD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Kappa=0.01,P=0.723)。结论进行儿童佝偻病诊断时,可能出现BALP值和超声BMD结果不符,应结合症状和体征,分析其他影响因素,有条件的给予相应微量元素与血铅等测定,以避免漏诊或"佝偻病"医源性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MPP)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为临床医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福建省妇幼保健院2013年3~9月住院治疗的60例婴幼儿MPP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1岁以上占75.0%,年龄最小4个月。临床表现以痰咳嗽、发热、气促为主,多伴有喘息,肺部体征明显;肺外并发症较多,以心血管系统受累为主;胸部X线检查表现以支气管肺炎为主,患儿多有小气道通气功能损害。IgM(MP-IgM)检测均阳性。病例均用阿奇霉素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危重病人联合糖皮质激素及静脉丙球。经治疗,出院55例治愈,5例好转;随诊3个月,3例病情反复者经治疗痊愈。结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起病急,病程长;血清MP-IgM检测为主要诊断方法,阿奇霉素是治疗的有效药物,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喘息发作,对于重症者,应及时联合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