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阶梯式团体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疗效。方法 将96例首次确诊为ADHD未接受过药物及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个体组、团体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3组均采用心理行为干预,同时个体组采取一对一个体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团体组采用双人团体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采取阶梯式团体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一个疗程后采用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IVA-CPT)、中文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SNAP-Ⅳ评定量表-父母版(SNAP-Ⅳ)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后3组IVA-CPT综合注意力商数及综合控制力商数均较前升高(P<0.05)。观察组IVA-CPT中视觉控制力商数、综合控制力商数得分均高于个体组及团体组(P<0.05);视觉注意力商数、综合注意力商数得分高于团体组(P<0.05)。观察组SNAP-Ⅳ中多动-冲动得分下降较个体组及团体组明显(P<0.05)。结论 对于ADHD患儿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中阶梯式团体治疗方式的疗效更优,可以明显改善多动-冲动的行为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出院后系统保健管理模式对早产儿家长遵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1-6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和产科出院的早产儿家长150例,采用自愿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健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早产儿出院后系统保健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早产儿家长的遵医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家长遵医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出院后系统保健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早产儿家长的遵医依从性,从而保证早产儿的居家照护,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延续性团体教育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和亲职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6~12月就诊的早产儿及家长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共117例全程参与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门诊护理,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延续性团体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实际月龄12月龄的神经心理发育测评得分和短式亲职压力量表得分。结果试验组早产儿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总得分和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短式亲职压力量表总得分和各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延续性团体教育干预可促进早产儿的神经心理发育,降低亲职压力,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AIT)对整体发育迟缓(global developmental delay,GDD)儿童语言及情绪-社会性的治疗效果。方法:144例GDD儿童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轻度GDD 28例,中重度GDD 20例。运用脑干诱发电位仪行ASSR测试判定听觉敏感频率,数码听觉统合训练仪进行AIT治疗,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AIT疗效调查表,治疗前后3个月语言发育商、总发育商评分差异及AIT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来评估整体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中轻度GDD语言DQ、总DQ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01),而治疗组中中重度GDD患儿以及全部对照组中患儿语言DQ、总DQ较治疗前提高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全部空白对照组语言DQ、总DQ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5)。轻度GDD三组患儿治疗后3个月语言DQ、总DQ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中重度GDD三组患儿治疗后3个月总DQ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两比较显示:轻度GDD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语言DQ、总DQ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1),中重度GDD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总DQ比较差异显著(P0.05),轻度、中重度GDD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总DQ比较差异显著(P0.05),轻度GDD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语言DQ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IT治疗3个月后在语言、社会交往上平均总有效率60.42%、72.92%,控制情绪能力平均总有效率20.83%。结论:AIT能促进轻度GDD儿童语言发育水平,提高GDD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及改善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早产儿家长延续性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就诊于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的110例早产儿家长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分组法分成试验组52例、对照组50例进行研究。试验组接受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早产儿家长延续性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和早产儿家长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早产儿12月龄总发育商(85.9±6.6)高于对照组(76.6±7.0),各能区发育商亦高于对照组;家长健康教育评价标准总得分(86.1±6.7)高于对照组(73.6±8.2),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早产儿家长延续性健康教育模式,可强化家长居家保健知识体系和健康意识,提高早产儿的智能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学龄前期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交叉式团体与个体沙盘干预的疗效。方法 将80例4~6岁ASD儿童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儿与正常儿童以1:3配比交叉式加入团体沙盘,对照组患儿采用一对一个体沙盘干预。以异常行为评定量表(ABC)和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估治疗3个月后的整体疗效。结果 实际入选试验组33例,对照组28例。试验组干预3个月后ABC量表情绪不稳、社交退缩、刻板行为因子得分及总分较干预前下降;对照组干预后刻板行为、言语失当得分及总分较干预前下降(P < 0.05)。试验组社交退缩和总分的干预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干预3个月后ATEC量表社交、感知觉、行为及总分较干预前下降,对照组语言、社交、行为及总分较干预前下降(P < 0.05)。试验组语言、社交、感知觉和总分的干预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 < 0.01)。干预后试验组目光交流和沙具刻板排列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个体沙盘和交叉式团体沙盘干预均可改善学龄前ASD患儿的症状。交叉式团体沙盘对ASD患儿的干预效能优于个体沙盘,以社交、情绪及刻板行为改善为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照顾者家庭坚韧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家庭坚韧性量表和亲职压力简表对189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照顾者家庭坚韧力量表总分为(39.28±6.03)分。家庭坚韧力量表得分与亲职压力简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P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亲子愁苦、困难儿童、疾病程度和亲子互动关系失调因子可预测家庭坚韧力54.8%的变异量。结论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照顾者家庭坚韧力量表得分处于较低水平,医护人员应在关注患儿疾病的同时,通过心理咨询和提供亲子互动空间缓解患儿照顾者的亲职压力水平,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家庭应激能力和坚韧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团体箱庭疗法对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患焦虑情绪儿童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8年6月—2020年6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学龄期ADHD共患焦虑情绪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儿童采取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30例儿童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团体箱庭疗法。治疗前后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评定量表父母版(SNAP-Ⅳ)、睡眠习惯问卷(CSHQ)、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儿童PSQ问卷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多动/冲动、焦虑及多动指数因子得分,SNAP-Ⅳ量表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因子得分,CSHQ、SAS及SCARED量表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儿童PSQ问卷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多动/冲动、焦虑及多动指数因子得分分别为1.0(1.0,1.3)分、0.3(0.2,0.3)分、1.0(0.9,1.3)分、0.3(0.3,0.5)分、1.1(0.8,1.2)分,SNAP-IV量表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因子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幼儿语言障碍的环境影响因素。方法用便利抽样法,对2015─2016年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心理保健门诊就诊的202例语言障碍幼儿主要抚养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不当喂养方式(延迟添加辅食类型及喂养技术)、不良家庭养育环境、多语言环境和阳性家族史,是幼儿语言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应积极对语言障碍幼儿有关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早期综合干预,以减少语言障碍发生,促进幼儿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5~6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患发育性协调障碍(DCD)儿童的智力结构特征,旨在为学龄前ADHD共患DCD儿童的针对性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0年7月—2022年4月对就诊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确诊为ADHD的儿童进行发育性协调障碍问卷(DCDQ)筛查,结果为可疑和异常的儿童以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为诊断标准,确诊DCD者共70例,另单纯ADHD患儿5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韦氏幼儿智力量表测试,对比两组儿童智力结构特征。结果 ADHD共患DCD组儿童的总智商(t=2.884)、言语理解(t=3.059)、视觉空间(t=2.198)、工作记忆(t=2.345)、加工速度指数(t=3.314)均显著低于单纯ADHD组(P<0.05);两组流体推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7,P>0.05)。比较10个核心分测验的得分,共患DCD组均较单纯ADHD组低,其中常识(Z=2.285)、类同(t=2.645)、拼图(t=2.225)、动物家园(Z=3.307)、找虫(t=3.033)和划消分测验(t=2.299)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