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门诊病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门诊病人对高血压知晓及治疗情况。方法 :问卷调查方式对我院门诊病人共 61 8人 (内科、妇科、其他科室 )从一般情况、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知晓及治疗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年龄与高血压发病有关。家族史、吸烟史、高血脂病史、糖尿病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与高血压的发病无关。结论 :人们对高血压的知晓率及治疗控制率均较低 ,需大力加强宣教  相似文献   
2.
李西达 《河北医药》1997,19(5):309-309
B超是利用介质对超声波的反射作用进行诊断的设备。B超的基本图像包括,实质性脏器、囊肿、管状、结石、肿瘤像及气体声影。其中,气体声影是干扰B超诊断的图像。为了进行B超诊断,要利用超声窗避开气体的干扰。我院在开发B超诊断应用的过程中,既研究排除气体干扰、又充分利用气体声影进行诊断,总结了应用B超下气体声影的诊断规律。为了推广这项技术,做如下介绍。 1 B超下的气体声影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 2 0 0 0年 11月~ 2 0 0 2年 1月在 11例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中 ,全部采用肺动脉灌注肺保护液进行肺保护 ,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1例 ,男 5例 ,女 6例 ;年龄 5~ 12岁 ,平均年龄 7.3± 3.6岁 ;体重 13~ 4 0 kg,平均体重 2 4 .7±9.7kg。病种 :室间隔缺损 (VSD) 6例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 2例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VSD+ASD) 1例 ,右心室双出口 +动脉导管未闭 (DORV+PDA) 1例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TAPVC) 1例。 10例行右心导管检查 ,肺动脉压1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对高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选择尼莫地平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高血压SAH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高血压SAH患者分为A1组(观察组50例)与A2组(对照组50例)。针对A2组患者,选择常规治疗的方法。针对A1组患者,选择常规治疗+尼莫地平持续泵入的方法给予临床治疗。对比A1组与A2组高血压SAH患者完成治疗后的效果表现。结果:在临床出现CVS(脑血管痉挛)概率方面,A1组低于A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临床出现再出血概率方面,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临床治愈率方面,A1组高于A2组患者极为明显(P<0.05);在临床患者死亡率方面,A1组低于A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SAH患者,选择尼莫地平给予临床治疗后,在降低临床出现脑血管痉挛概率以及再出血概率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意义,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表现为明显增高,成功凸显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性 ,45岁 ,乌孜别克斯坦人 ,因患糖尿病 6年 ,右上腹烧灼性疼痛伴阵发性剧痛半年入院 ,患者 6年前在乌孜别克斯坦确诊为 2型糖尿病 ,间断服用口服降糖药 (药名不详 ) ,空腹血糖一直在 10mmol/L以上。近半年来体重下降明显 ( 110kg下降到 70kg) ,伴出现上腹部腹壁持续性烧灼样疼痛 ,右侧为主 ,开始有痛觉过敏 ,时有针刺样 ,时有虫咬样 ,时有刀割样 ,阵发性剧痛 ,发作时难以忍受 ,持续几分钟至半小时后自行缓解 ,以夜间为主 ,白天有所缓解 ,影响睡眠 ,无恶心呕吐 ,无反酸嗳气 ,无腹胀腹泻 ,无外伤史 ,无感染倾向 ,未出现带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的定量及半定量参数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5例,术前均行颈部DCE-MRI增强检查,获取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e)和非定量参数:增强曲线下初始面积(initial area under the gadolinium curve,IAUGC)、最大增强斜率(maximum slope of increase,Max Slope)、对比增强比率(contrast enhancement rate,CER)以及时间-信号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s,TIC);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Fisher检验分析两组间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并通过绘制ROC曲线来评价DCE-MRI中的各参数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方面的诊断效能.结果在4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结节12个(良性组),恶性结节34个(恶性组),良性结节:平均Kep、Ktrans、Ve值分别为(3.63±2.83)min?1、(1.41±1.01)min?1、(0.48±0.19)min?1;恶性结节分别为(2.70±2.42)min?1、(1.23±1.23)min?1、(0.51±0.22)min?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良性结节:Max Slope、CER、IAUGC值分别为(0.10±0.10)s、(2.04±0.67)s、(0.78±0.38)s,恶性结节分别为(0.07±0.10)s、(1.55±0.67)s、(0.94±0.67)s,且两组间CER值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对于区分良恶性结节的最佳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0.75、0.6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TIC曲线显示甲状腺恶性结节多表现为Ⅱ型曲线,良性结节多表现为Ⅲ型曲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DCE-MRI中的半定量参数(CER)及TIC曲线类型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初步数据显示基于DCE-MRI的定量参数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方面价值有限,尚需要更大样本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哈医“依里灭”疗法治疗急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64例,采用哈医“依里灭”疗法;对照组80例,予左氧氟沙星,甲氰咪胍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164例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80例总有效率为77.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哈医依里灭疗法治疗急性胃炎疗效可靠,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制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严重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自制封闭式负压引流对软组织严重损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5例(86个创面)软组织损伤或/和感染者,经清创后,将自制蜂窝式引流管填入创腔内,缝合或以透明膜封闭创面,引流管接自制可控负压装置,给予持续50。60kPa负压引流。40例51个创面采用传统换药或引流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所有创面均治愈。41个新鲜创面中有32个经7~13d治疗,伤口一期愈合。45个陈旧性及感染创面中,20个创面伤口无需缝合而愈,25个创面经二期缝合或植皮后顺利愈合。在创面缩小程度、换药次数及总体治疗费用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封闭式负压吸引装置能充分引流和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缩短治愈时间和消除感染,是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及感染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1986~1987年新疆南部和田发生了一起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流行。本研究用免疫电镜方法(IEM)对6例急性期病人的60份粪便标本进行了排病毒规律的检测。其中5例排病毒阳性(83.3%);全部粪便标本的病毒颗粒检出率为28.3%(17/60)。发病前1~4天的粪便标本阳性率为100%(3/3);发病后9~12天的阳性率为14.3%(1/7);发病两周后的22份标本全部阴性。17份不同病期收集的阳性粪便标本,94.1%(16/17)出现在病人血清转氨酶(SGPT)高峰值前,此时SGPT在100IU/L以下。故此,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的隔离期,应定为病后2~3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