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5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CE-MRI)相关定量参数对喉癌和下咽癌同步放化疗疗效预测和监测的作用。方法收集喉癌和下咽癌初诊患者32例,活检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测量治疗前、治疗中(放疗剂量50Gy)、治疗末(治疗结束时)肿瘤的相关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 K~(trans))、速率常数(exchange rate constant, K_(ep))、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比(V_e)。于治疗末判断肿瘤缓解情况。结果治疗末完全缓解组(complete response, CR)13例,部分缓解组(partial response, PR)19例。CR组与PR组分析比较显示:治疗前CR组参数值K~(trans)、K_(ep)、V_e分别为(0.234±0.115)/min、(1.208±0.366)/min、(0.231±0.084),PR组分别为(0.186±0.038)/min、(0.930±0.283)/min、(0.241±0.063),CR组治疗前K~(trans)、K_(ep)平均值较PR组高,V_e较PR组低,K_(ep)统计学差异显著(t值为2.419,P值为0.022);CR组与PR组治疗中定量参数及其变化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治疗前K_(ep)≥0.893/min预测疗效,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2.3%、52.6%、68.75%,曲线下面积为0.745。结论治疗前DCE-MRI相关定量参数对于预测喉癌及下咽癌同步放化疗疗效有一定作用,以K_(ep)预测价值最大,治疗中DCE-MRI相关定量参数及其变化值对于监测肿瘤治疗后水分子扩散运动变化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有一定价值,但尚不足以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3.
罗德红  李琳  周纯武 《癌症进展》2006,4(2):111-1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评价颈部神经源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比分析3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源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横断面及其MPR表现,包括神经鞘瘤23例,神经纤维瘤5例,颈动脉体瘤6例。结果神经鞘瘤23例,肿瘤边缘规则,肿物整体强化不明显,内部均有斑驳状高、低混杂密度。颈动脉体瘤6例,均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MPR像均清晰直观显示肿瘤与颈动脉的关系。椎旁间隙肿瘤16例,横断面图像显示肿瘤与椎间孔关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2.7%、100%、81.3%,MPR显示肿物与椎间孔关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能明确颈部神经源性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尤其是横断面图像结合MPR能全面直观地显示肿瘤与邻近血管、椎间孔和椎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5.
6.
1病历摘要 患者男,63岁,工人.因右上腹痛1月余于2005-04-18入住本院.患者近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感上腹部隐痛,一直按"胃炎"在外院服用陈香露白露片(胃痛类非处方药),多潘立酮治疗,症状仍反复.半个月前出现右上腹胀痛,轻度厌油,无呕吐、腹泻,无长期发热.  相似文献   
7.
8.
鼻咽癌好发于东南亚,也好发于我国南方地区(包括广东、香港、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移居的中国人,具有明显的种族和地域分布特点[1],因此,提高鼻咽癌的诊治水平对提高中国人及华裔的健康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影像学技术飞速发展,放射治疗技术尤其是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日趋成熟,对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认识不断提高,影响鼻咽癌分期的预后因素不断变化,鼻咽癌分期系统不断发展,放、化疗联合应用已逐步成为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方案,这些进步既提升了鼻咽癌的诊断、分期和治疗水平,也明显提高了鼻咽癌局部控制率和5年总生存率[2-6].尽管如此,鼻咽癌影像学的检查、诊断规范以及相关研究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MRI与CT检查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对鼻咽癌2008年分期、1992年福州分期及2002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系统进行比较.方法 分析76例鼻咽癌初诊患者MRI和CT影像资料,依据2008年分期以MRI为标准,评价MRI与CT对鼻咽癌新分期的差异.并以MRI为标准,比较鼻咽癌不同分期系统间的差异.MRI与CT对肿瘤侵犯范围比较采用McNemar法检验.结果 MRI判断鼻咽癌翼内肌(22例)、翼外肌(15例)、颅底(35例)及颅内(11例)侵犯方面与CT(分别为24、11、32、6例)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在判断咽旁间隙侵犯(50例)、咽后组淋巴结转移(48例)、T1期(18例)、T2期(15例)、N0期(18例)、N1期(33例)上,与CT(分别为61、23、11、22、24、27例)不一致者分别为11例、25例、7例、7例、6例及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多显示的11例咽旁间隙侵犯,MRI证实5例为咽旁间隙受压,6例为咽后组淋巴结转移,而MRI较CT共多显示咽后组淋巴结转移25例,以上2点为引起T、N分期差异的主要原因.鼻咽癌2008年分期与1992年分期比较,T分期上升9例,下降1例,N分期上升16例,临床分期上升15例,下降1例;与2002年UICC分期比较,T分期上升7例,N分期上升10例,临床分期上升12例.结论 与鼻咽癌2008分期规定的MR检查比较,CT在显示病变咽旁间隙侵犯及咽后组淋巴结转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相对于1992年分期及2002年UICC分期,鼻咽癌2008分期主要使肿瘤T、N分期上升、临床分期上升.  相似文献   
10.
腮腺多形性腺瘤的CT表现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 分析腮腺多形性腺瘤的CT表现,了解其影像特点。资料与方法 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18例,包括原发良性多形性腺瘤12例,复发4例(其中1例与原发多形性腺瘤重叠),恶性多形性腺瘤3例。结果 12例良性多形性腺瘤中,8例呈圆形或椭圆形,4例呈多结节分叶形,12例肿物均边缘清楚,但密度不均匀,内部有不同形态的低密度区。4例复发肿瘤均为多发,呈多结节、多环形各2例。3例恶性混合瘤肿物轮廓均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密度不均匀,均可见大片坏死区。结论 边界清楚,肿物内部有不同形态的低密度区为腮腺良性多形性腺瘤的CT特点。肿瘤的边界不清楚,有大片坏死区应考虑恶性多形性腺瘤的可能性,长期腮腺肿物的病史,近期迅速增大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