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多层螺旋CT多方位重建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方位重建(MPVR)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2002年2月至2003年9月临床疑诊阑尾炎收治入院手术患者39例,术前均作了常规扫描和MPVR重建2种CT检查,术后31例确诊为阑尾炎,从阑尾充血、水肿至阑尾脓肿共分5级(正常阑尾为0级)。结果对照手术病理,MPVR重建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率872%,敏感度903%,特异度75%,阳性预测值933%,阴性预测值667%。常规CT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度385%,敏感度387%,特异度375%,阳性预测值706%,阴性预测值136%。28例确诊急性阑尾炎的MPVR重建片所示5种主要征象及出现频率如下阑尾肿大(管腔直径>6mm)(964%),阑尾结石(267%),回盲部肥厚(367%),阑尾周围炎(714%),脓肿(107%)。结论多层螺旋CTMPVR重建技术显著提高了CT对临床症状模棱两可、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前诊断能力,并可减少重型阑尾炎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发或转移性肝癌微创治疗的指征与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2008年1月~2015年1月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或转移性肝癌微创治疗112例患者临床资料,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36例,微波消融治疗(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MCT)34例,B超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12例,B超导向经皮无水酒精注射治疗(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therapy,PEIT)14例,TACE联合经皮MCT(PMCT)治疗16例。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为治疗有效。结果胸腔积液发生26例,不同程度发热82例,肝脓肿6例,腹水14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无出血、胆漏、邻近脏器损伤和死亡。每一种微创治疗有效率50%以上,尤其肿瘤热消融治疗达到80%以上,3年生存率达到50%。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组3年、5年生存率(50%、31%)显著高于单一TACE治疗组(16.7%、2.8%)(χ2=4.676,P=0.031;χ2=6.229,P=0.013)。结论严格掌握各种微创治疗指征,依据患者肝功能和肿瘤特点采用个体化的微创治疗方案,适时选择多种微创技术联合治疗,是提高微创治疗复发与转移性肝癌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依据“CT严重性指数”(CTSI)可对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MRI同CT一样对胰腺疾病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增强超声检查也是一种可应用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纤维化诊断、炎症分级及监测类固醇治疗反应的有效方法。随着PET/CT扫描技术的进展,其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检出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些新进展将有助于改进胰腺疾病的诊断和分期。  相似文献   
4.
肝癌病人门脉海绵变性的血管造影和病理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对180例肝癌病人做了腹腔动脉干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其中98例造影后做了肿瘤切除术和病理检查。对这些病例分析,发现门静脉阻塞和门脉内无向肝性及离肝性血流,是肝内门脉海绵变性(CTPV)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认为门脉主干癌栓伴有CTPV者预后较好,可作栓塞治疗。文中还对CTPV的形态结构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SSFSE-MRCP与ERCP对梗阻性胆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单次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SSFSE-MRCP)(包括梗阻部位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梗阻性胆管疾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采用单次激发投射快速自旋技术,对51例临床怀疑胆管梗阻患者进行SSFSE-MRCP检查,并均行常规ERCP检查,对MRCP影像资料和ERCP进行对照分析,所有资料均经手术病理或ERCP检查证实。结果 SSFSE-MRCP图像清晰,检查成功率高;MRCP对胆管梗阻定位准确率100%,定性准确率为78.4%,ERCP定性准确率为70.6%。结论 MRCP安全、简便、无创伤,成功率高,对胆管梗阻疾病的定位诊断准确。结合ERCP检查,可提高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非增强三维重建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非增强三维重建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2002年2月~2003年9月临床疑诊阑尾炎收治入院手术患者39例,术前均作了常规扫描和三维重建CT检查,术后31例确诊为阑尾炎,从阑尾充血、水肿至阑尾脓肿共分5级(正常阑尾为0级). 结果对照手术病理,三维重建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率87.2%,敏感性90.3%,特异性75.0%,阳性预测值93.3%,阴性预测值66.7%.常规CT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率38.5%,敏感性38.7%,特异性37.5%,阳性预测值70.6%,阴性预测值13.6%.28例确诊急性阑尾炎的三维重建像上所示5种主要征象及出现频率如下阑尾肿大(管腔直径>6 mm)(96.4%),阑尾结石(26.7%),回盲部肥厚(36.7%),阑尾周围炎(71.4%),脓肿(10.7%). 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显著提高了CT对临床症状模棱两可、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前诊断能力,并可减少重型阑尾炎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心脏 X 线普通摄片,包括后前位及斜位片,在一般X 线书籍中都记载焦点膠片的距离为200厘米;伴以食管造影,右前斜位角度为45°,左前斜位为55°;后前位片用高电压投照,膠片的大小,后前位用30×38厘米(12×15吋)片,斜位用28×35.5厘米(11×14吋)片,必要时再摄取侧位片.这样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掌握尚有困难,对诊断也还不能令人满意,我院心脏病患者较多,心脏摄片在放射科的工作中占相当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考察肾茶提取物对麻醉犬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以肾茶提取物48.0、144.0、432.0mg/kg三种剂量经十二指肠给药,用生理记录仪记录给药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考察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肾茶提取物对麻醉犬Ⅱ导联心电图各主要波形(如QRS间期、P-R间期、T波振幅及ST段偏移)及心率均无明显影响;给药90min和120min时,麻醉犬血压有显著下降。结论肾茶提取物仅对麻醉犬的血压有暂时的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肾茶提取物对小鼠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肾茶提取物56.0、112.0、244.0mg/kg(相当于肾茶提取物生药量0.56、1.12、2.44g/kg)灌胃给药,观察给药后小鼠自主活动、爬杆运动和腹腔注射阈下剂量戊巴比妥小鼠的入睡率,考察其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结果肾茶提取物对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运动协调能力及入睡率均无明显影响。结论肾茶提取物对动物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