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型颅脑外伤水钠紊乱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水钠紊乱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 3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每天检测血电解质、尿比重和尿量变化并根据其变化进行治疗。结果  33( 86 8% )例出现血钠紊乱 ,7例 ( 18 4 % )出现尿崩症。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常发生水钠紊乱 ,根据水钠检测水平进行治疗 ,降低死亡率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后中晚期手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中、晚期显微手术夹闭的疗效并探讨中期治疗(4-10 d)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95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后4-10 d入院,且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Ⅰ~Ⅲ的患者,41例接受中期动脉瘤手术夹闭,54例接受晚期手术夹闭(11-30 d),以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对患者预后进行评分.结果 出院后6个月,中期组30例(73.2%)患者预后良好(mRS 0~2级),而晚期组为42例(77.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致预后不良的最主要原因为动脉瘤破裂再出血.结论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中期,积极闭塞动脉瘤可为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创造条件,尤其是临床状况良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4.
脑动静脉畸形(brain anteriovenous malforma-tion,bAVM)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血管性疾病,一直以来,Spetler-MatinⅣ~Ⅴ级的脑AVM都是神经外科治疗的难题.本文通过对2004年至2009年连续收治的20例接受外科治疗的Spetzler-Martin Ⅳ~Ⅴ级脑动静脉畸形的资料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复习所得的经验和体会,对其外科治疗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人星形细胞瘤中eNOS和VEGF的表达与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血管生成及恶性程度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7例星形细胞瘤和4例胶质增生组织eNOS、VEGF的表达水平,并检测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以反映微血管密度.结果微血管密度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而显著增多(P<0.05).eNOS、VEGF在血管内皮及肿瘤细胞胞质中均有表达,其阳性程度及标记指数(LI)均随血管密度及恶性程度增高而显著增高(P<0.05).eNOS与VEGF的表达水平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1).结论eNOS与VEGF可能相互影响促进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在星形细胞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对判断恶性程度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基底节脑出血微创(小骨窗)开颅手术与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疗效,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因素。方法符合出血性脑卒中规范化治疗人选标准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55例,其中微创手术28例(微创组),传统手术27例(骨瓣组)。观察术后并发症,术后3d及2周意识情况,以及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以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3d意识障碍者骨瓣组19例,微创组10例(P〈0.01)。骨瓣组出现肺部感染和(或)器官功能障碍17例,而微创组为11例(P〈0.05)。术后3个月骨瓣组植物状态5例,死亡3例,占29.6%;微创组分别为3例和2例,占17.8%(P〈0.05)。除去植物状态及死亡病例,两组AD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手术可使患者意识较早恢复,减少并发症,从而减少植物生存和死亡率,对晚期神经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侧后交通动脉优势的共颈后交通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患侧后交通动脉优势的共颈后交通动脉瘤患者,7例患者行动脉瘤夹闭,10例患者行动脉瘤栓塞术。结果所有患者同侧后交通动脉均保留,术后无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脑缺血事件发生;术后夹闭组3例患者瘤颈有较明显残留,随访发现,有1例患者有残留部分增大趋势;栓塞组仅1例患者瘤颈有部分残留,随访残留部分无增大趋势。结论对于治疗同侧后交通动脉优势的共颈后交通动脉瘤的患者,支架辅助下动脉瘤栓塞技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探讨Onyx胶在脑动静脉畸形(AVM)栓塞治疗中的应用及栓寨后治疗.方法 共21例DSA确诊的脑AVM患者,采用Onyx胶治疗;根据栓塞程度行栓塞后处理(随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显微手术等).结果 影像学完全栓塞8例(38%),其中术后少最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次全栓塞4例(19%),1例术后重度脑水肿去骨瓣后因颅内感染自动出院失访,随访观察1例,伽玛刀治疗2例;部分栓塞9例(43%),其中5例手术完全切除,2例伽玛刀治疗,另2例随访观察,其中1例术后3个月出现脑室内出血.结论 Onyx液态栓塞剂有较好的弥散性和可控性,能有效改善脑AVM的栓塞效果,对次全栓塞者可选择随访观察或伽玛刀治疗,部分栓塞者应首先考虑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9.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人群发生率一般为1/10万~7/10万,占颅内肿瘤的10%,仅次于脑胶质细胞瘤和脑膜瘤,女性多见[1].在临床上常表现为月经紊乱、闭经、不孕、视力视野障碍、内分泌改变等,易被误诊为生理性改变、妇科疾病、眼科疾患或内分泌的疾患.本文报道了我院1996~2004年经手术治疗的61例女性垂体腺瘤病例,对其临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与先天性巨结肠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扩张段和移行段分别在双耳解剖显微镜下做全层铺片,以NADPH—d酶组化法着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以医学图像测算软件对神经元的面积、光密度等作量化处理。结果:扩张段神经节和神经纤维排列层次明显,色深量多,节内神经元色深,沿神经节周边及突起的基部排列。移行段神经节及神经纤维杂乱,量少色浅,节内神经元多浅染或未染,着色程度有较大差异。移行段近端、中段、远端神经元着色依次减弱。结论:NO6阳性神经元分布与代谢异常使肠壁舒张不能,部分导致了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