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中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和创伤症状,分析其相关性及影响心理创伤严重程度的因素,为有效的社区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用埃森创伤症状和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对筛检出的1 793例经历创伤事件的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制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分别与创伤症状各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r分布在0.065~0.271之间;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创伤症状各维度及总分呈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r分布为-0.069~-0.196.多元回归显示创伤症状得分的影响因素为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以及是否为学生干部.结论 社区应建立儿童青少年创伤事件监测体系,关注社区经历创伤事件的儿童青少年,并提供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社区经历创伤事件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为社区青少年教育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3年6-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锦州市、丹东市、营口市、辽阳市6市共6 152例中小学生,对其中1 793例经历创伤事件的社区青少年应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调查其家庭教养方式,应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调查其心理韧性水平,比较不同特征社区经历创伤事件青少年的家庭教养方式及心理韧性得分。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是否曾是学生干部青少年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是否曾是学生干部青少年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青少年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居住地及是否曾是学生干部青少年心理韧性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得分与心理韧性各维度的得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r为0.158~0.475,P<0.05);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得分分别与目标专注、人际协助、情绪控制、积极认知维度的得分及心理韧性总分呈负相关(r为-0.411~-0.141,P<0.05);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得分分别与目标专注、家庭支持、情绪控制维度的得分及心理韧性总分呈正相关(r为0.068~0.181,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是否曾是学生干部、年龄、性别是心理韧性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社区经历创伤事件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存在相关关系,家长应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社区儿童创伤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创伤症状的因素,为进行有效的社区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并运用埃森创伤症状调查问卷(ETI)对筛检出创伤事件儿童1 793名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创伤事件中自身经历发生频率居前3位的依次是一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死亡(34.58%),其他造成精神负担的事情(9.65%),被冷落或被抛弃(8.92%);目击创伤事件发生频率居前3位的依次是严重的事故、火灾或爆炸(32.01%),一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死亡(17.51%),严重的疾病(14.17%);认为是最严重创伤事件居前3位的依次是一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死亡(49.14%),严重的事故、火灾或是爆炸(23.54%),自然灾害(7.70%)。创伤症状量表得分为(21.26±14.02)分;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创伤症状得分的影响因素只有是否为班级干部。结论:社区应建立儿童创伤事件监测体系,关注社区经历创伤事件的儿童,提供有效的社区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9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感染结局分为感染和未感染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其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27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感染118例,院内感染发生率为42.2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天数、侵入性治疗、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血红蛋白、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是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高,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觉知压力在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为促进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1-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某市社区老年人80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觉知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对心肺复苏(CPR)后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分为乌司他丁组(UTI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UTI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缓慢静脉注射,3次/d,疗程为1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肌酐(Scr)、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肾损伤发病率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率。结果 UTI组患者在第5、7天的急性肾损伤发病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UTI组尿NAG、血Cys-C、TNF-α及IL-6浓度在第3、5、7天均显著下降(P<0.05)。除第7天外,UTI组血Scr浓度在第3、5天均显著下降(P<0.05);UTI组肾损伤发病率显著降低(P<0.05),但需CRRT治疗率无显著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显著减少心肺复苏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减轻肾功能损害、保护肾脏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辛欣  杜思怡  刘堃  高涵  张林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9):1050-1053
目的 调查锦州市部分社区儿童心理韧性与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现状,探讨社区儿童心理韧性与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之间的关系,为儿童安全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3年5-7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锦州市部分社区四、五、六年级在校学生450例作为调查对象。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5个维度)评价儿童心理韧性现状,突发事件应急能力问卷评估儿童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共发放问卷450份,剔除无效问卷47份,获有效问卷403份,有效率为89.6%。结果 不同性别儿童心理韧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儿童心理韧性总分及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儿童人际协助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四年级人际协助得分分别高于五年级、六年级(t=1.981、1.962,P<0.05)。不同性别、年级儿童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0、F=0.595,P=0.542、0.552)。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得分与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得分呈正相关(r=0.142、0.287,P<0.05)。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得分与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得分呈负相关(r=-0.155、-0.122、-0.108,P<0.05)。积极认知、家庭支持、情绪控制得分与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得分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心理韧性对儿童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有一定预测作用,良好的心理防御功能对提高儿童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对儿童造成的身心伤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社区儿童少年心理韧性与创伤症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影响心理创伤严重程度的因素,为进行有效的社区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运用埃森创伤症状量表(ETI)和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对筛检出创伤事件1793名儿童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性别经历创伤事件的儿童少年心理韧性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韧性各维度、心理韧性总分分别与创伤症状各维度、创伤症状总分均呈负相关(P <0.05),相关系数 r分布在-0.356~-0.040。多元回归显示创伤症状得分的影响因素有心理韧性。结论社区应关注社区经历创伤事件儿童少年,针对影响因素提供有效的社区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医学应对方式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希望水平与恐惧疾病进展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抽取15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希望水平量表(HHI)、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和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进行调查。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HHI总分(35.12±7.79)分、面对得分(16.63±4.96)分、回避得分(16.74±4.95)分、屈服得分(12.82±2.50)分、FoP-Q-SF总分(38.55±5.83)分。HHI总分与FoP-Q-SF总分呈负相关(r=-0.833,P<0.05);面对得分与HHI总分呈正相关(r=0.258,P<0.05),与FoP-Q-SF总分呈负相关(r=-0.360,P<0.05);回避、屈服与HHI总分呈负相关(r=-0.756、-0.636,P<0.05),与FoP-Q-SF总分呈正相关(r=0.765、0.728,P<0.05);应对方式是希望水平与恐惧疾病进展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1.38%。结论 应对方式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希望水平与恐惧疾病进展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医务人员应高度关注患者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肛周感染风险预警模型,以期为护理人员提供肛周感染风险筛查工具。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宁夏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内科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233例为研究对象,按其是否发生肛周感染分为感染组(68例)和非感染组(165例)。通过单因素分析构建二分类Logistic回归风险预警模型。以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验证模型区分度,以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拟合度。结果 中性粒细胞计数(OR=7.738)、肛周基础疾病(OR=5.758)、住院天数(OR=4.809)、便秘(OR=4.112)、年龄(OR=3.452)是发生肛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39(P<0.001),最大约登指数为0.804,最佳临界值为7.5,灵敏度为95.60%,特异度为84.80%,模型拟合度较好(P=0.717)。结论 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肛周感染风险预警模型有良好预测价值,得分越高,发生率越高,可作为临床肛周感染风险筛查的工具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