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7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  探索构建儿童伤害预防家庭监护评估能力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为针对家长进行儿童伤害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邀请中国24位伤害预防、儿童保健等领域专家参与德尔菲专家咨询,根据咨询结果筛选并确定最终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级指标权重。  结果  最终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由0,1~2,3~5,6~11和12~17岁5个分量表构成,每个分量表都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层次分析法得到一级指标权重:“环境”为0.28,“产品”为0.16,“行为与技能”为0.31,“心理”为0.25。“环境”“产品”和“行为与技能”对应二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均是“水域”;“心理”对应的5个二级指标权重排前3位的是“家庭氛围”“教养方式”和“情绪管理”,权重都在0.2以上。  结论  经专家咨询构建的儿童伤害预防家庭监护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内容完整,且家长的监护行为与技能是伤害预防监护的评估重点。  相似文献   
2.
张丽  李艺扬 《吉林医学》2014,(19):253-254
<正>1病例摘要患者,女,44岁。因"阴道大量流血15 d"急诊入院。孕6产2,人流4次。该患者平素月经规律,经量中等,无明显痛经。1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色鲜红,有血块,约为平素月经量2~3倍,口服止血药物可好转,2 d前就诊于当地市医院,行刮宫术,病理尚未回报。今日流血量突然增多,约为平素月经量4~5倍,伴大血块,无明显腹痛,伴肛门坠胀感,头晕、乏力症状明显,晕厥1次,急诊入院。入院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VCE取材Bethesda 2001报告系统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采用VCE取材Bethesda2001报告系统对3 056例健康体检女性进行阴道细胞学检查,并对不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以上病变者经阴道镜取材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阴道细胞学检查(VCE取材Bethesda 2001报告系统)检出宫颈异常鳞状上皮细胞66例,阳性率2.15%。其中不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7例(25.76%),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4例,(6.06%),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8例(42.42%),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4例(21.21%),宫颈鳞癌(SCC)3例(4.55%)。66例细胞学阳性诊断病例经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CIN I级以上病变60例(90.91%),其中CIN Ⅰ级35例(53.03%),CIN Ⅱ级12例(18.18%),CIN Ⅲ级7例(10.61%),宫颈鳞癌6例(9.09%)。结论:VCE取材Bethesda2001报告系统取材方便、报告准确,阴道细胞学检查阳性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达90.91%,VCE取材Bethesda2001报告系统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胚胎及胎儿发育不同时期心脏、大血管及肺的变化并找出其潜在规律。为临床评估胎儿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发育状况及预测其发育异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不同孕周的胚胎及胎儿共167例,测定135例孕12—36周的胎儿心脏、大动脉及肺的正常发育值,推测其发育规律。并通过组织胚胎学方法对胚胎及胎儿心脏组织发生进行研究。结果心脏、大动脉的生长发育遵循一般型模式。心脏重量增加最为明显。胎龄3个月时肺动脉粗于主动脉,到9个月胎龄时主动脉的外径超过肺动脉。组织胚胎学研究表明,在胚胎30天时心脏已据基本雏形。妊娠7个月后的心脏组织学特征同成人相似。胎肺各轴线和重量从3—9个月胎龄基本呈匀速发育。结论心脏的较快发育期在妊娠7个月之前。胎肺在整个孕期呈匀速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胚胎及胎儿发育不同时期肾、肾上腺及肝脏的发育模式,为临床评估胎儿泌尿系统、肝脏的发育状况及预测某些发育异常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中日联谊医院妇产科以及长春市部分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由于计划生育原因或者意外终止妊娠的各孕周的胚胎和胎儿共167例.对其中135例孕12+6~36周胎儿的肾脏、肾上腺及肝脏的三维径线和质量进行了测量和统计.通过组织胚胎学方法观察余32例孕4+2~12+6周的胚胎及胎儿肾脏组织的发生过程.结果 3个月胎龄胎儿的肾脏平均质量为0.1g,到孕9个月时达到7.8g.肾脏体积的发育与质量增加几乎是相称的.3~9个月胎龄胎儿左、右肾上腺各径线的长度和质量基本上呈匀速发育.在体积上.胎儿早期肾上腺大于肾脏,至孕4~5个月时二者体积相当,此后肾脏体积逐渐大于肾上腺.3个月胎龄时的肝脏仅有1.6g,到9个月时增加了53倍,达85.7g.组织胚胎学研究表明,妊娠40d时在胚胎的腰骶部基质组织中出现生后肾原基,50d时,发育成后肾.到妊娠90d时,已形成形态清晰、完整的肾小球.结论 在整个胚胎及胎儿期,肾的发生与塑型一直在持续着;胎儿早期肾上腺体积大于肾脏;孕5~9个月是胎肝发育较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 方法:应用刮宫术结合子宫B型超声和宫腔镜检查等手段查明2 451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病因,并对部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围绝经期子宫出血1 289例(52.6%)。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增生致子宫异常出血者占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构成比(56.0%,722/1 289)显著高于生育期(41.2%,347/841)和绝经期(36.1%,116/321)子宫内膜增生致子宫异常出血者的构成比。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明显高于生育期患者(P<0.005,OR=4.219)。大部分围绝经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分期为I~Ⅱ期,病理分型为腺癌。 结论: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可能是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进的吸耳球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断端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3年9月~2016年12月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改进的吸耳球进行阴道断端缝合202例(观察组),与2012年1月~2013年9月传统方法(将无菌纱布放入一次性医用无菌手术手套中,填塞到阴道内)缝合阴道断端95例(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9.7±20.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01.2±30.1)min(t=-7.224,P=0.000);术中出血量(88.8±47.6)ml,明显少于对照组(115.4±56.2)ml(t=-4.234,P=0.000);观察组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4例(P=0.010);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39.5±9.8)h,与对照组排气时间(40.4±13.7)h,无统计学差异(t=-0.646,P=0.519);2组住院时间分别为(5.2±1.5)d和(5.6±2.1)d,无统计学差异(t=-0.876,P=0.062)。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术中应用改进的吸耳球使阴道断端视野暴露清楚,使原本复杂的缝合变得容易,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减少,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简便穿刺抽液和缝合止血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12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下巨大卵巢囊肿剥除术32例,均为单纯性巨大卵巢囊肿(囊肿直径10~20 cm,平均15 cm),利用trocar的锐利针尖,连同套管鞘一同用力刺入囊肿内,退出trocar,置入吸管抽吸,同时采用快速缝合止血重建卵巢。结果32例卵巢巨大囊肿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85 min,(45.5±12.5)min;术中出血量20~60 ml,(38.6±9.1)ml。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肛门排气时间6~24 h,(10.5±3.5)h;住院时间3~5 d,(3.9±0.8)d。术后1、3、6个月门诊随访,月经正常,妇科检查正常,未见其他并发症,B超提示患侧附件正常。结论腹腔镜下巨大卵巢囊肿剥除术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一、病例摘要患者26岁,已婚16个月,孕0产0。因"反复外阴红肿4个月余,加重5d"入院。患者4个月前外阴略红,分泌物脓性、量多就诊于当地诊所,诊断为"阴道炎"。给予自制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出现双侧大阴唇肿胀、疼痛。经当地县医院给予红霉素软膏外用治疗,双侧大阴唇肿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胎儿发育不同孕期的形体特征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评估胎儿发育状况和指导孕妇科学膳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47例孕12~36周胎儿的体长、坐高、肢体长度、头颅径线和体重进行了测量和统计。结果:胎儿的体长和坐高在3个月胎龄时分别为10.5 cm和7.7 cm;到7月胎龄时身长达36.3 cm,坐高达26.1 cm,为一生中生长最快的时期。从8月胎龄开始,胎儿的身长和坐高增幅下降。孕期全程,胎儿身长对胎龄的直线回归方程式为Y=-2.75+5.31χ,R值为0.82,P0.01;坐高的直线回归方程式为Y=-1.39+3.50χ,R值为0.77,P0.01。上、下肢长度在3月胎龄时分别为3.1 cm,3.2cm。从4月胎龄始,下肢和足的生长速度加快,到9月胎龄时下肢长于上肢3.3 cm、足长于手1.4 cm;胎儿的上肢、下肢、手和足的发育随胎龄呈直线型增长。3月胎龄胎儿的BPD和枕额径分别为19.6 mm和26 mm;以后胎儿BPD和枕额径增长迅速,孕6月时达到57.9 mm和72.3 mm。BPD增加了38.3 mm,枕额径增加了46.3 mm。6月胎龄后,BPD和枕额径增速放缓,9月胎龄时,BPD和枕额径分别仅增加了21.5 mm和25.1 mm。胎儿的BPD也与胎龄呈正相关关系。体重增加的快速期始于胎龄6个月,在3个孕月的时间内,胎儿体重增加了2倍,增长值达1 400 g之多。除3个月胎龄外,各月份的胎儿体重均高于15年前的胎儿。结论:目前胎儿形体生长发育长度指标与15年前没有明显差别。胎儿体重在妊娠6个月后生长明显加快;并高于15年前的胎儿,提示现今孕妇营养状况优于15年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