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产妇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自2012年2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孕周小于24w的产妇24例,对这24例产妇行腹腔镜手术,研究妊娠期产妇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结果24例产妇在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情况,顺利分娩率95.8%,新生儿体重正常率为100%。结论妊娠期产妇行腹腔镜手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产妇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生产较为顺利,新生儿一切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妇产科1999~2012年间收治的GTD患者233例及同期分娩产妇6 231例。结果:相对同期分娩数、GTD发生率在≥41岁妇女中最高,其次为≤20岁妇女。≤20岁妇女首次妊娠时发生葡萄胎几率较高,围绝经期GTD好发于妊娠次数≥4次的妇女。不同年龄段葡萄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均为停经和阴道流血,但不同年龄段内所占比例不同,≤35岁患者以停经为主。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患者既往有葡萄胎病史占70.83%,其中年轻GTN患者中既往葡萄胎病史所占比例较高。结论:1年龄对不同类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相对同期分娩数的发病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2青春期首次妊娠时发生葡萄胎几率高,围绝经期GTD好发于妊娠次数≥4次的妇女。3≥36岁及≤20岁患者中多以阴道流血为首发症状,而≤35岁GTN患者多有葡萄胎史。  相似文献   
3.
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技术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艳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6):511-513
近年来国内对临床动脉行血气分析穿刺技术进行较多的临床研究,包括各种穿刺部位的选择与定位方法;特殊病人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采血的对比观察;婴幼儿或儿童血气测定等,现将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手卫生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降低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我院从2008年11月开始,加强了手卫生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5例,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静脉紫杉醇和顺铂化疗,将所有患者分为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组(贝伐组)21例和紫杉醇组(化疗组)24例。胸腔给药,每3周为一周期。贝伐组采用贝伐珠单抗300 mg 联合紫杉醇60 mg 进行治疗;化疗组采用紫杉醇60 mg 进行治疗。根据 RECIST 1.1评价标准和 NCI-CTC-AE 3.0分级标准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胸腔积液均呈下降趋势,治疗胸腔积液的总有效率贝伐组为81.0%,化疗组为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可以更好地控制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染色体17pl3.3 位点杂合缺失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扩增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肝组织17pl3.3 位点的3个微卫星标志,即D175643, D175926 和D1751574,并比较和确定杂合子等位基因缺失。结果 3个微卫星标志总的杂合率为89.8 % (79/88) ,杂合缺失率为41.7 % (33/79) ;杂合缺失与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和肝内转移明显相关(P<0.01)。结论 染色体17pl3.3 位点杂合缺失是肝细胞癌最常见的遗传学事件之一,该位点的缺失与肝癌门静脉癌栓和肝内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在烧伤科及其他各种危重症的护理工作中,经常会使用到出入量的测量工具、胃肠内营养的配制杯等,而在临床中又无合适的量具。工作中使用的费改利工具缺乏准确性,不利于对危重病人病情的准确观察,同时费时费力。为提高工作效率,笔者设计了一套使用及测量的工具,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胚胎及胎儿发育不同时期心脏、大血管及肺的变化并找出其潜在规律。为临床评估胎儿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发育状况及预测其发育异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不同孕周的胚胎及胎儿共167例,测定135例孕12—36周的胎儿心脏、大动脉及肺的正常发育值,推测其发育规律。并通过组织胚胎学方法对胚胎及胎儿心脏组织发生进行研究。结果心脏、大动脉的生长发育遵循一般型模式。心脏重量增加最为明显。胎龄3个月时肺动脉粗于主动脉,到9个月胎龄时主动脉的外径超过肺动脉。组织胚胎学研究表明,在胚胎30天时心脏已据基本雏形。妊娠7个月后的心脏组织学特征同成人相似。胎肺各轴线和重量从3—9个月胎龄基本呈匀速发育。结论心脏的较快发育期在妊娠7个月之前。胎肺在整个孕期呈匀速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近年来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肝病疾病谱及其变化趋势,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性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旨在为肝病的防治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 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9年间,本院住院的、出院主要诊断为肝病且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齐全的患者,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各种肝病的构成比及逐年变化;进一步分析乙型病肝炎毒性相关的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资料(包括乙型病毒性、感染史、家族史、输血史、饮酒史)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相关资料。 结果回顾性分析发现,此9年间,本院住院的肝病患者的疾病谱,仍以病毒性肝病,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病为主。肝恶性肿瘤患者数量及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多数患者发现肝癌前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或就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经抗病毒治疗后,肝癌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结论本研究发现近年来,住院的肝脏病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疾病,尤其是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构成比呈现上升趋势。经抗病毒治疗的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 方法:应用刮宫术结合子宫B型超声和宫腔镜检查等手段查明2 451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病因,并对部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围绝经期子宫出血1 289例(52.6%)。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增生致子宫异常出血者占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构成比(56.0%,722/1 289)显著高于生育期(41.2%,347/841)和绝经期(36.1%,116/321)子宫内膜增生致子宫异常出血者的构成比。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明显高于生育期患者(P<0.005,OR=4.219)。大部分围绝经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分期为I~Ⅱ期,病理分型为腺癌。 结论: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可能是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