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窠囊最早源于宋代许淑微所提的"湿痰、痰饮成癖囊"之说,后世医家又做了进一步分析。窠囊作为有形实邪,是痰瘀互结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病位常在胃,表现为痞满、纳呆、呕恶、噎膈等症,具有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病势迁延难治等特点,与胃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基于窠囊理论,可将窠囊蛰伏胃脘、孳生癌毒归为胃癌的主要发病机制,治以理气化痰、活血祛瘀、涤痰逐饮、健脾补肾等法为主,为胃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的精髓是"辨证论治",治疗乳癖亦是如此,必须根据每个病人的年龄,病程,肿块形态、动态、硬度,疼痛的规律、性质等差异,以及病因病机、证候特点,选用针对性强的方药"同病异治",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兹将笔者临床分型辨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仙方活命饮治疗疽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中玉  王玉萍 《河南中医》2004,24(10):74-75
仙方活命饮为外科最常见的方剂之一,近年来大专院校教材《方剂学》列此方于清热解毒之类中,主治“痈疡肿毒初起”,以“局部红肿掀痛”为辨证要点,“阴证疮疡忌用”。笔者认为此方是外科消法中和营的代表方剂,不仅适用于痈疮肿毒初起红肿掀痛属于阳证而体实者,对于久病阴疽证而体实者亦可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中玉  赵一燃  门磊  弓晓杰  李珂珂 《中草药》2022,53(17):5417-5426
目的 研究钩枝藤总生物碱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表达谱的影响,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对功能基因进行分析和挖掘,以期为钩枝藤抗肺癌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非小细胞肺癌NCI-H1975细胞分为对照组和钩枝藤总生物碱处理组,使用RNA-Seq技术开展全转录组测序,获取DEGs;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差异基因核心模块并分析其影响功能,进一步分析关键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的影响;通过分析钩枝藤总生物碱对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细胞肿瘤浸润的情况,确定关键基因表达与免疫浸润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和药物组共检测到2976个DEGs,其中药物组664个DEGs上调,2312个DEGs下调。钩枝藤总生物碱对铁死亡、氧化磷酸化、线粒体、溶酶体、细胞间隙连接、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样受体等介导的信号通路产生重要影响。在DEGs核心模块中,白细胞介素11(interleukin 11,IL11)的高表达可显著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角形四肽重复干扰素诱导蛋白3(interferon 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3,IFIT3)、白细胞介素7受体(interleukin 7 receptor,IL7R)、2'',5''-寡腺苷酸合成酶2(2'',5''-oligoadenylate synthetase 2,OAS2)、S-腺苷甲硫氨酸基结构域蛋白2(radicalS-adenosyl methionine domain containing 2,RSAD2)、受体转运蛋白4(receptor transporter protein 4,RTP4)、不育α基序结构域9样(sterile alpha motif domain containing 9-like gene,SAMD9L)、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associated factor 1,XAF1)的表达水平影响了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纯度和免疫细胞浸润的类型,可能改变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微环境。结论 钩枝藤总生物碱能够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转录谱,具有潜在的抗非小细胞肺癌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吴煜主任治疗脾虚痰凝型肝癌的用药规律。方法:选择2017年9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吴煜主任门诊接受诊疗的脾虚痰凝型肝癌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统计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并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进行核心药物的聚类分析,挖掘核心组合及新处方。结果:共纳入病例223例,处方223首,使用药物共107味。使用频次最高的前3位药物依次是茯苓(222),太子参(221),浙贝母(220)。药物性味以温、平性,甘、苦、辛味为主,主要归脾、肺、胃、心、肝经。使用频次最高的前3位药物组合依次是太子参-茯苓(179),浙贝母-太子参(178),茯苓-浙贝母(178)等。置信度=1的关联药物共39组;相关度为7,惩罚度为4,通过复杂系统熵聚类层次分析获得3~4味核心组合11组,新处方6首。结论:吴煜主任治疗脾虚痰凝型肝癌用药规律体现了其甘温健脾、化痰散结的治疗原则,随症加减以调和阴阳,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7.
带血管的游离神经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ylor首先应用带血管的游离神经移植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至今15年间,对此术的基础研究、临床解剖研究和应用有了很大的深入和发展。此术应用于疤痕床上神经修复、长段神经缺损和神经干损伤修复时,效果优于传统神经移植已基本明确,但动物模型难以模拟临床,而临床报道的例数过少、随访时间短又缺乏对照,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观察。  相似文献   
8.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伴有异型增生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时,称为胃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演变成胃癌的关键环节,具有一定的可逆性。本文基于"脾虚邪滞"阐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机理,探讨健脾培元、通滞祛邪在其治疗中的应用,为相关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补中益气汤是中医学经典名方之一,是著名医家李东垣治疗脾胃病思想的集中体现。温艳东教授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近30年,十分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消化内科常见病、疑难病。温艳东教授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强调辨病辨证相结合,组方用药灵活,经验丰富,效如桴鼓。本文将通过重温补中益气汤的理论渊源,详细介绍温教授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特色经验,系统阐述温艳东教授临证思路和诊病特点,并佐以温艳东教授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胃病之验案,以飧同道。  相似文献   
10.
背景:以往研究已证实,在心肌梗死的大鼠体内,柔毛水杨梅粗提物 EGJ 能有效促进外源性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心肌细胞。课题组进一步分离 EGJ,最终得到植物源性的活性因子 cardiogenin,其是否也能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呢? 目的:分离柔毛水杨梅的活性因子 cardiogenin,并观察其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心肌细胞的作用。方法:分离并纯化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用柔毛水杨梅醇的粗提物 EGJ 100 mg/L 和 cardiogenin 10 mg/L 来处理间充质干细胞。在处理间充质干细胞的第 3 天和第 7 天用免疫荧光的方法进行心肌分化特异性标记物免疫染色,检测被处理的间充质干细胞是否表达心肌特异性标记物。结果与结论:处理 3 d 后,EGJ 组和 cardiogenin 组有 39%的细胞表达心肌分化早期的特异性标记物 Mef2。第 7 天,EGJ组和 cardiogenin 组有 70%以上的细胞表达心肌细胞的肌球蛋白重链 MHC。结果显示 EGJ 和 cardiogenin 均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但 cardiogenin 的用量比 EGJ 少 5~10 倍,诱导分化的效率也略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