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discectomy,UBED)联合纤维环缝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 2020 年 10月—2021 年 10 月采用 UBED 联合纤维环缝合术治疗的 19 例 LDH 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 12 例,女 7 例;年龄26~59 岁,平均 39.1 岁。病变节段:L45 13 例,L5、S1 6 例。病程 3~15 个月,平均 6.7 个月。术前神经功能检查示患者肌力、感觉、腱反射均不同程度减弱或消失。根据纤维环裂口位置选择单纯缝合器缝合法(14 例)或锚钉辅助缝合法(5 例)。术前,术后 3 d 及 3、6 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腰腿痛情况和腰椎功能状态;术后 3 d 及 3 个月复查腰椎 MRI 了解髓核摘除及神经减压情况;术后6 个月采...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 伴脊柱侧凸患者骨密度(BMD)与血清骨钙素(BGP)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7例NF1伴脊柱侧凸(NF1-S)患者为观察对象(病例组),年龄8~18岁,Cobb角40°~143°;17例正常儿童及青少年作为对照组,年龄7~19岁。两组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量非优势侧的股骨近端和腰椎(L2~L4)的BMD,同时采用免疫分析仪检测BGP水平,血生化分析仪检测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Ca)、血磷(血P)、尿钙/肌酐比值(尿Ca/Cr)和尿磷/肌酐比值(尿P/Cr)。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BMD及各项骨代谢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病例组患者腰椎BMD与对应各项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两组受试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所测各部位BMD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GP(135.6ng/ml)、血Ca(2.59mmol/L)、血P(1.75mmol/L)、尿Ca/Cr(0.10mg/mg)均高于正常对照组(79ng/ml、2.45mmol/l、1.47mmol/l、0.06mg/mg),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而ALP(141.6u/L vs 141.8u/l,t=3.611,P=0.991)和尿P/Cr(0.47mg/mg vs 0.46mg/mg,t=0.054,P=0.957)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NF1-S患者腰椎BMD与BGP(r=-0.916,P=0.000)、尿Ca/Cr(r=-0.968,P=0.000)存在显著性负相关。结论:NF1-S患者BMD明显低于正常人;BGP、血Ca、血P和尿Ca/Cr均高于正常人,测定BGP、尿Ca/Cr水平是监测NF1-S患者BMD变化较为敏感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国际脊柱畸形研究组(Spinal Deformity Study Group,SDSG)推荐的腰骶椎滑脱分型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方法:对2001年1月~2010年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3例发育性和峡部裂性腰骶椎滑脱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性12例,女性41例,年龄10~40岁(28.7±10.8岁),每例患者均有完整的术前站立正侧位X线片且均未进行预先测量。由4位脊柱外科医生分别根据SDSG分型标准进行分型,2周后此4位医生分别对这些患者的X线片再次进行分型,收集分型结果,分别作可信度和可重复性分析,计算Kappa值检验一致性。结果:4位医师对53例患者分型的可信度为71.7%~86.8%(Kappa值0.572~0.794),可重复性为83.0%~92.5%(Kappa值0.721~0.891)。滑脱轻、重度分级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分别为94.0%(Kappa值0.777)和96.7%(Kappa值0.862)。轻度滑脱患者中分型可信度为86.1%(Kappa值0.744),可重复性为86.6%(Kappa值0.751);重度滑脱患者中分型可信度为83.3%(Kappa值0.693),可重复性为87.5%(Kappa值0.788)。结论:腰骶椎滑脱SDSG分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但其在指导手术策略制定中的应用价值尚需进行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4.
童芬美  胡庆丰  朱承跃  吴双军 《浙江医学》2021,43(13):1459-1461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股骨上端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和杭州市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上端骨折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单药预防,研究组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程度、血清D-二聚体水平、DVT发生率、术后出血情况及伤口引流量。结果术后第12天,研究组患者患肢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和伤口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手术创口渗血和血肿等情况发生,皮下注射部位均无淤血或血肿等情况发生,颅脑和椎管内均无出血。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预防老年股骨上端骨折术后下肢DVT形成,其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单药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颈椎矢状面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PPECD治疗37例软性椎间盘突出和/或椎间孔狭窄的CSR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Macnab标准评定手术疗效,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颈椎功能状态,VAS疼痛评分评价颈肩部和上肢部疼痛程度,观察影像学指标手术节段椎间盘角 α、脊柱功能单位(FSU)角β、C2~C7 Cobb角γ、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2~C7 SVA)、T1倾斜角(T1S)、颈部倾斜角(NT)和椎间隙高度的变化.结果 3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神经和血管损伤.术后1例患者出现患侧拇、示、中指伸直受限,对症治疗12周后略有改善.疗效优良率91.9%.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时椎间盘角α、FSU角β、C2~C7Cobb角γ和NT均增大,VAS疼痛评分、NDI、T1S和C2~C7 SVA均减小(P<0.05),而椎间隙高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PECD治疗CSR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还能改善颈椎的矢状面形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带线锚钉治疗尿毒症患者股四头肌腱自发性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尿毒症伴自发性股四头肌腱断裂的患者共9例,均以带线锚钉修复重建股四头肌腱,记录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随访时间、恢复时间、恢复后膝关节最大屈曲度、髌骨高度(Insall-Salvati法)以及膝关节IKDC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61.2±8.4)min/膝;手术出血量平均(34.6±10.7)ml/膝;随访时间平均(19.6±4.8)个月;自术后至恢复正常日常活动能力时间平均(10.1±2.7)个月;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平均(122.5±12.6)°;髌骨高度平均(1.06±0.09)cm;膝关节IKDC评分平均(94.1±6.7)分;1例患者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经换药后愈合.结论 带线锚钉强度高,应力分布均匀,能有效修复尿毒症患者股四头肌腱的自发性断裂.  相似文献   
7.
<正>I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一种累及人体多个系统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为1/3 0001/3 500[1]。NF1病人发生骨骼畸形的概率为10%1/3 500[1]。NF1病人发生骨骼畸形的概率为10%25%[2],其中最常见的表现是脊柱侧凸,大约为10%25%[2],其中最常见的表现是脊柱侧凸,大约为10%30%[3]。临床上按有无脊柱结构性改变可分为两种类型:即非萎缩性脊柱侧凸和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型神经纤维瘤病(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伴脊柱侧凸患者胸椎椎弓根分型的特点。方法2005年7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NF1伴脊柱侧凸者采用螺旋CT行胸椎连续扫描。在Lenke分型基础上对其进一步细化,将椎弓根形态分型为:A型(正常型);B型(狭窄型);C型(峡部硬化型);D型(完全硬化型);E型(椎弓根缺如型)。A、B、C、D、E型胸椎椎弓根分别为911个、561个、334个、422个和172个,共2400个。按照上述分型标准,在图像编档和通信系统( PACS )上逐层阅片,选择胸椎椎弓根显示最清楚的层面对椎弓根横径进行测量并分型,分别统计不同组别的 NF1伴脊柱侧凸( scoliosis secondary to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S )患者胸椎椎弓根类型发生率,并对其畸形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 NF1-S 中,畸形率( B~E )为62%;其中非萎缩性脊柱侧凸15例,胸椎椎弓根畸形率为41.1%;萎缩性脊柱侧凸85例,胸椎椎弓根畸形率为65.7%,萎缩性脊柱侧凸的胸椎椎弓根畸形率明显高于非萎缩性脊柱侧凸(χ2=78.8,P<0.001)。凹侧、中立椎和凸侧椎体的胸椎椎弓根畸形率依次下降(80.8%>66.8%>47.9%,P<0.001)。(40&#176;~59&#176;)组、(60&#176;~79&#176;)组与≥80&#176;组间胸椎椎弓根畸形率依次上升(50.7%<59.6%<69.2%,P<0.001)。≥18岁组的胸椎椎弓根畸形率(55.3%)明显低于<18岁组(63.5%, P=0.001);此外,不同性别间胸椎椎弓根畸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63.4%,女60.4%,P=0.13)。结论在NF1-S患者中,胸椎椎弓根畸形率为62%。其中萎缩性脊柱侧凸中胸椎椎弓根畸形率明显高于非萎缩性脊柱侧凸;凸侧胸椎椎弓根畸形率明显低于凹侧;随着Cobb’s角的增大,胸椎椎弓根畸形率明显增加;在成人NF1-S患者中胸椎椎弓根畸形率明显低于未成年患者;不同性别NF1-S患者胸椎椎弓根的畸形率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FLLDH患者17例行UBE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分别评估术前和术后第3天、第3个月下肢、腰部疼痛和机体功能恢复情况,MacNab标准评价近期手术疗效。结果 17例FLLDH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1.2±19.3) min。随访时间(3.8±1.2)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第3天和第3个月下肢和腰部VAS疼痛评分及DOI评分均改善(P<0.05),术后第3个月DOI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优良率为94.1%(16/17),随访期间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UBE治疗FLLDH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微创脊柱手术已从微型开放方式迅速发展为管状或经皮内镜入路方式.除了微创方法的潜在益处(伤口更小,减轻局部疼痛,失血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其更好地保留了后柱结构.生物力学研究证明了后柱(包括多裂肌、棘间韧带、小关节和关节囊)在维持脊柱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 ].Soliman[2]于2013 年首次提出了两个独立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