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胃癌单抗ID1-2对833例内窥镜活检组织进行了免疫学荧光检查,胃癌阳性检出率为81.6%:胃溃疡为32.7%;肠化生性蒌缩性胃炎为40.0%;食管和结肠腺癌分别为60.0%和62.5%,与单纯性萎缩性胃炎和浅表性胃炎的阳性检出率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表明ID1-2单抗可用于检测活检粘膜组织中的癌细胞以及具有癌细胞相关抗原的癌前病变组织,如果与内窥镜及常规病理学检查联合应用,将可进一步提高早癌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株接种Rowett裸大鼠及BALB/c裸小鼠,成功地建立了两种荷瘤裸鼠模型。采用氯铵T碘化法将~(125)I、~(131)I标记于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GMG1:1D1-2。标记率为68%,IF和RIA法测定标记物显示仍保持明显的抗体活性。标记后的GMG1:1D1-2注入荷人胃癌裸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早期发育过程中及缺氧性痫性发作后海马小白蛋白(parvalbumin,PV)表达量和海马神经元内Ca2+荧光强度的改变,探讨PV在新生大鼠缺氧后癫痫易感性升高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出生后10 d的SD大鼠分为缺氧组与对照组(各64只),缺氧组建立改良Jensen缺氧诱导痫性发作模型,于1 d、3 d、7 d、14 d各组分别取16只大鼠取脑,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检测海马PV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神经元内Ca2+荧光强度。结果缺氧后7 d,海马CA1区、CA3区及DG区PV免疫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至缺氧后14 d,稍增加至对照组3 d的水平,而PV含量在缺氧后7 d、14 d则明显减少。对照组PV免疫阳性细胞数和PV含量在CA1区、CA3区及DG区均从3 d开始增加,并持续至14 d。与对照组比较,缺氧后海马神经元内Ca2+荧光强度增加。结论新生大鼠缺氧诱导痫性发作后海马PV表达减少可能导致其癫痫易感性升高。缺氧后细胞内游离Ca2+增加可能导致PV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4.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骨科较常见的损伤 ,好发于中老年人 ,治疗方法颇多 ,但均疗效欠佳。我科自 1992~1999年共运用手法整复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39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9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16例 ;年龄 37~ 78岁 ,平均 6 5岁 ,左右臂发生率基本相当 ,受伤原因主要为车祸伤及生活伤。按 Neer,C.S.1970分类 [1] ,39例中二部分骨折 2 1例、三部分骨折 11例、四部分骨折 7例 ,均为新鲜骨折 (2周内 )。1.2 治疗方法 :臂丛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 ,第一助手一手绕过患者背部与…  相似文献   
5.
持续被动活动对兔重建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半腱肌腱重建兔前交叉韧带(ACL),探讨持续被动活动(CPM)对移植物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对30只8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后肢膝关节行自体双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随机分为CPM组和非CPM组两组:CPM组术后第2天开始采用自制兔膝关节CPM器进行持续被动活动,共6周;非CPM组仅笼养。分别于术后第6、12、24周取材,每组每次取5只行生物力学观察。结果:与非CPM组相比,CPM组大部分标本两束融合成一体。从术后6周到24周,所有移植物的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弹性模量以及这些指标和其对照侧ACL的比值逐渐增加。在术后6、12、24周时,CPM组移植物最大载荷分别为22.72N、79.56N、122.20N,最大应力分别为4.58MPa、13.62MPa、21.79MPa;非CPM组移植物最大载荷分别为16.00N、70.68N、96.20N,最大应力分别为3.07MPa、11.58MPa、17.89MPa。3个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腱肌腱重建兔前交叉韧带术后早期进行持续被动活动可明显提高移植物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结节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玮  刘智  李刚  高春洪 《中国骨伤》2008,21(5):339-340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大多因从高处坠落伤、交通事故伤或体育运动伤所致。跟骨骨折的类型复杂多样,但其解剖变化仍有规律。跟骨结节骨折是跟腱附着于跟骨后结节处的骨折,以往多予保守治疗(石膏绷带固定)或开放式手术治疗,但术后存在较多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化脓性大汗腺炎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9月-2013年4月,笔者科室对6例8处化脓性大汗腺炎病变采用外科方法进行治疗,术前美蓝明确病变范围,切除标记范围内全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直至深筋膜表面,术后直接缝合2处,游离植皮3处,皮瓣或肌皮瓣覆盖3处。结果:1处植皮区因皮片部分坏死行补充植皮,其余皮片、皮瓣均愈合良好。随访时间6~27个月,除1例术后3个月出现局部复发外,其余均未见复发。结论:手术彻底切除病变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是治疗进展期化脓性大汗腺炎的唯一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病灶切除后首选皮瓣或肌皮瓣修复,尤其对于外露或功能部位的创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法,对兰州地区549例正常人及1385例各类疾病患者进行了血清T_3(ng/ml)、T_4(μg/dl)、rT_3(ng/dl)及TSH(μVI/ml)测定。结果表明血清T_3、T_4、rT_3及TSH正常值分别为1.44±0.43,  相似文献   
9.
BalB/c小鼠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亚单位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重组尿酶B亚单位(rUreB)作为幽门螺杆菌(Hp)口服疫苗成份的效果、探讨Hp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重组Hp保护性抗原UreB与粘膜免疫佐剂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共口服免疫BalB/c小鼠,ELISA分析血清、唾液和粪便、胃粘液中IgG、IgA抗体水平,体外培养脾淋巴细胞在Hp刺激下的增殖情况及IL-4、IFN-γ的变化。结果:BalB/c小鼠口服rHreB和CTB混合制剂能有效激发机体产生全身和局部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结论:rUreB可以作为Hp疫苗成分用于Hp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修薄的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联合游离植皮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应用和治疗效果. 方法 自2005年6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11例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年龄4-46岁,其中男8例,女3例;早期创伤7例,贴骨瘢痕及陈旧性损伤4例.清创后缺损面积5.0 cm×6.0 cm ~ 8.0 cm× 12.0 cm,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腱、骨质外露.11例患者均采用修薄的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联合游离植皮的方法修复创面. 结果 术后肌瓣及移植皮片均成活良好,7例术后随访3~10个月,外形良好,可正常穿鞋,移植皮片质地柔软,稍有色素沉着.结论 选用修薄的肌瓣游离移植表面植皮修复后组织的质地较薄,避免了皮瓣和肌皮瓣移植后臃肿的缺点,是修复足背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