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应用ATP生物荧光法监测和评价腔镜器械人工清洗与机械清洗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7、8月份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和卵巢手术所使用的腔镜器械,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签法)随机抽取30套腔镜器械,包括:分离钳及管腔、5mm穿刺器各30件.按国家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要求进行人工清洗与机械清洗.在清洗前、初步冲洗后、酶液浸泡刷洗后、超声清洗后、干燥后等5个时间点,分别采用ATP生物荧光测试管中专用棉拭子沾湿无菌水进行取样,测定相对光单位值(RLU).RLU值≤2000为清洗合格判断标准.结果:清洗前不同腔镜部件的RLU值存在统计学差异(X2=11.265,P=0.000),其中操作钳齿RLU值最高.完成清洗干燥程序后与清洗前比较,3种不同腔镜部件的RLU值均减少,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机械清洗组的操作钳齿和钳柄管腔,其RLU值均低于人工清洗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而穿刺器在两组清洗方法中RLU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清洗后,90个内镜部件的清洗合格率为84.4%,不合格率为15.6%(X2=69.091,P=0.000).三种不同部件的清洗合格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清洗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钳柄管腔(93.3%)、操作钳齿(90%)、穿刺器(70%),(X2=6.948,P=0.031).通过清洗和干燥后,三种腔镜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均比清洗前提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腔镜器械采用机械清洗的清洗效果优于人工清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态下洁净手术间第1台手术与接台手术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悬浮空气粒子采样器及悬浮空气细菌采样器,对76例第1台手术和55例接台手术分别于手术间静态、手术开始时(切皮)、术中不同时段及手术结束缝皮下切口时,在手术区进行空气粒子及浮游菌浓度测定。[结果]在90min和缝皮肤时接台手术的手术区0.5μm、5μm空气微粒数高于第1台手术,而第一台手术和接台手术在各时间点上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台手术在无人状态下的净化时间和切皮前有效净化时间对接台手术的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手术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手术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的方法及管理措施。方法取2004年1~6月在普外科择期手术行全麻的108例成人患者作为非评估组,由护士不作评估直接进行静脉穿刺。将2005年同期的152患者作为评估组,护士综合评估、决策后再选择留置针头开放静脉,并采用分步法静脉输液和输液安全管理。结果实施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后,一次穿刺成功率从85.2%提高到96.7%(P<0.05),未发生输液并发症。结论实施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洁净环境下棉布无茵器械包保持无菌状态的最佳存放时间以及影响无菌物品储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前瞻性随机研究,对灭菌后不同时段的棉布无菌器械包及无菌储存间空气环境微粒及菌落进行监测。结果棉布无菌器械包在灭菌后7、14、16、18、20d取样培养均未发现细菌生长。灭菌后22d有1包无菌物品有沙门氏菌生长。结论在符合洁净环境条件下,棉布无菌器械包有效存放时间可为2周,以减少棉布无菌器械包过期重复处理灭菌的次数、费用和Z,.yj消耗.降低手术物品的损耗,降低医院的手术成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洁净环境下棉布无菌器械包保持无菌状态的最佳存放时间以及影响无菌物品储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前瞻性随机研究,对灭菌后不同时段的棉布无菌器械包及无菌储存间空气环境微粒及菌落进行监测。结果棉布无菌器械包在灭菌后7、14、16、18、20d取样培养均未发现细菌生长,灭菌后22d有1包无菌物品有沙门氏菌生长。结论在符合洁净环境条件下,棉布无菌器械包有效存放时间可为2周,以减少棉布无菌器械包过期重复处理灭菌的次数、费用和人力消耗,降低手术物品的损耗,降低医院的手术成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效率绩效奖励指标体系对手术室运作效率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对手术室运作进行管理;观察组应用手术效率绩效奖励指标体系根据第一台手术切皮准时率、手术接台时间和日均手术量3个指标进行渐进递增式奖励.[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第一台手术准时开台率从59.21%提高到79.67%;手术接台时间从(68.40±41.51)min缩短到(57.16±26.83)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量增加了81例.[结论]手术效率绩效奖励指标体系能有效提高手术室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取消洁净手术室术晨物体表面湿式清洁对手术室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2008年10-12月取3间10 000级洁净手术室,对照组在术晨常规实施物体表面的湿式清洁,研究组在术晨取消湿式清洁。两组均于手术结束后彻底清洁手术室,手术室停用时采用值班运行的低净化状态,日晨启动高净化状态,比较两组的物体表面细菌量、空气沉降菌落数、空气微粒数、外科伤口部位感染(infection surgical site,SSI)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在全天手术结束、手术室湿式清洁后30 min、次日高净化后30 min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空气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对照组术晨物体表面清洁前后≥0.5μm和≥5μm的尘粒数均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两组SSI率均为0。结论手术结束后彻底清洁手术室,并在停用时采用值班运行的低净化状态,术晨可以取消物体表面湿式清洁;该做法不影响手术室物体表面和空气的质量,能节约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绩效量化考核表应用的效果。方法将考核内容分为基本要求项目和奖励加分项目,建立登记制度,落实层级检查制度,实行个人自评、组长和护士长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对个人的工作绩效进行量化考核。比较实施考核后两年的成绩评价考核表的效果。结果手术室护士的基本要求项目平均分两年均在98分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分和奖励加分平均分两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绩效量化考核表的应用使科内引入了良好的激励机制,增强了全体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提高了护理质量,护士的素质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室器械供应部辅助人员的岗位设置、培训、使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改革手术室器械供应部人员结构,新设器械清洗员、打包员、物品检查供应员等3种辅助人员工作岗位,经系统培训后完成清洗器械、打包和物品供应等工作。设计应用《辅助人员工作质量量化考核表》,客观评价辅助人员工作质量。结呆2004年与2002年比较,护士的直接护理时间增加17.9%,间接护理时间下降38.2%。外科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由78.2分提高到92.3分(t=-7.937,P〈0.05)。2005年辅助人员工作量化考核平均成绩为(99.25±1.48)分。结论手术室器械供应部合理使用经过培训的辅助人员,提高了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了用人成本。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手术配合要点与护理方法。方法总结33例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0±4.25)min,切皮至干细胞取出完毕的平均时间为(20±3.17)min,干细胞取毕到植入手术结束的平均时间为(50±6.44)min。33例取骨髓量平均为(180±9.45)ml。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发生。患者出院后随访10周,1例患者移植失败,3个月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全组干细胞移植治疗成功率为97.0%。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时,加强时间管理和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能提高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成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