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损伤对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对意识、无意识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Jacoby的加工分离程序(PDP),以具体图形和抽象图形为实验材料,分别对器质性、功能性脑损伤患者和正常健康者的意识、无意识提取贡献率进行测试。结果:在2种图形编码条件下,器质性脑损伤组和功能性脑损伤组的意识性提取贡献率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器质性脑损伤组的无意识提取贡献率显著低于正常组;而功能性脑损伤组的无意识提取贡献率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不同程度脑损伤对意识、无意识记忆的影响不同。意识性记忆在脑损伤中比无意识记忆更容易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2.
3.
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术式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的传统开颅术(简称传统组)、CT引导血肿吸引术(定向组)和微创骨窗入路(微创组)3种手术方法,分析手术疗效,探讨手术适应证。方法对105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单盲研究方法,对比3种手术方式疗效。结果术后1个月内传统组(34例)死亡2例,微创组(35例)和定向组(36例)均无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内三组中均无新发死亡病例。结论微创骨窗入路及CT引导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好,手术死亡率与致残率低,微创组及定向组Kamafky行为能力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技巧,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中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共5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右侧狭窄26例、左侧15例、双侧12例;中度狭窄(30%~69%)35例、重度狭窄(70%~99%)16例、完全闭塞2例。结果其中50例单纯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2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动脉瘤夹闭术、1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管腔狭窄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并支架取出术。术后颈部CTA及灌注成像提示颈动脉血管形态良好、血流通畅,脑组织灌注不同程度改善。随访3~24个月,1例因心肌梗死死亡、2例术侧颈部皮肤麻木、1例声音嘶哑、3例仍有轻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脑卒中病例。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性病变安全、有效的外科方法,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及娴熟的手术技巧是保证手术成功、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血管构筑学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相关血管构筑学因素与出血的关系,以期预测脑AVM出血的危险性。 方法: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200例脑AVM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分析脑AVM的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等的情况,比较不同血管构筑的AVM患者出血的比率。 结果:穿支动脉供血、小病灶、位于基底节和后颅窝、单支静脉引流、深部引流、有静脉狭窄或闭塞及伴发动脉瘤者易出血。结论:与脑AVM出血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是供血动脉的类型、AVM的大小和部位、引流静脉的数目、引流静脉的类型和有无狭窄或闭塞、是否合并动脉瘤。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根据CT扫描确诊的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20例,发生迟发性血肿的时间为最短伤后7小时,最长9天,80%发生在72小时内。认为:脑挫伤是某些迟发性脑内血肿的发病基础,以中老年患者多见,伤后72小时内为发病高峰期。本病预后差,早期诊断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脑胶质瘤的化学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胶质瘤的化学治疗始于抗肿瘤药物出现不久的 40年代末至 5 0年代初期 ,随着新抗癌药物的不断出现和用法的进步 ,化疗在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化疗原则上用于脑胶质瘤术后 ,与放疗同步进行 ,复发脑胶质瘤亦是化疗的指征。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可以根据药物本身的特性选择口服 ,肌肉、静脉、鞘内注射 ,储液囊瘤腔内注射以及动脉灌注等方法。过去一直认为化疗对脑胶质瘤治疗作用有限的主要原因是药物对肿瘤细胞杀伤力不强、肿瘤组织中药物有效浓度低及药物的全身毒副作用等。近年来 ,随着导管技术的发展 ,脑胶质瘤的动脉化疗 (…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Jacoby提出的加工分离程序为实验方法,以具体图形和抽象图形为实验材料,分析额叶损伤对意识、无意识记忆的影响。方法:于2004-06/2005-12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济宁医学院第一教学医院和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选取16例额叶损伤患者(额叶损伤组)和20例正常人(正常组)进行对照研究,采用Jacoby的加工分离程序,对意识性提取成绩和无意识提取成绩进行分离,同时选用两种图形材料(具体图形和抽象图形)对知觉启动和语义启动进行分离。结果:16例额叶损伤患者和20例正常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种实验材料(具体图形和抽象图形)的实验结果均显示,额叶损伤组的意识性提取成绩明显低于正常组(具体图形:0.531±0.175,0.825±0.130;抽象图形:0.288±0.201,0.590±0.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04)。②额叶损伤组的知觉启动成绩也明显低于正常组(0.325±0.140,0.544±0.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而额叶损伤组的语义启动成绩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40±0.116,0.850±0.188,P=0.167)。结论:额叶损伤易导致意识记忆损伤和无意识记忆的知觉启动损伤,而对无意识记忆的语义启动无影响。语义启动的存在可以帮助额叶损伤患者部分填补其由于意识记忆和知觉启动丧失所造成的记忆功能的损害,这一发现对记忆康复工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47例巨大垂体腺瘤术后常见并发症,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并总结临床处理方法,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结果并发尿崩12例、水电解质紊乱10例、高热6例、癫痫3例、垂体功能低下2例、肢端肥大术后麻木感消失或减退8例、死亡1例。认为开颅显微手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术后的并发症以水、电解质紊乱为常见;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熟练的手术技巧、严格沿肿瘤分离、垂体柄的辨认与保护及保留穿通动脉对术后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面神经受颅底邻近血管压迫是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表明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three-dimens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3D MRI)即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和三维毁损梯度回波成像具有显示HFS患者的面神经与邻近血管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