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了960次大白鼠尾动脉吻合实验,采用端端吻合法800次,即刻通畅率96.5%,套叠吻合法160次,即刻通畅率100%。作者认为利用大白鼠尾动脉作吻合训练,具有节省动物、可多次操作、无需无菌条件、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并介绍了操作方法和注意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使用神经导航技术进行脊柱内固定。方法在神经导航辅助下,对16例患者置入70根椎弓根(侧块)螺钉。通过术后X线摄片核实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结果置入的70根椎弓根(侧块)螺钉长度和直径选择合适,其中68根(97·1%)固定位置及方向准确;早期曾有1根穿出至椎体前方(<1mm),未作处理;1根穿出至椎间盘,经翻修后固定情况良好。无神经和血管损伤症状。结论使用神经导航技术,可以前瞻性地判断置入椎弓根(侧块)钉的大小、位置,实时监测置入过程,提高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术中脊柱影像三维重建及注册配准对神经导航的准确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观察了0. 25、0. 5、1. 0、2. 0、3. 0和4. 0Gy全身照射后3至6 h羊红细胞(SRBC)免疫对小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PFC)的影响。结果发现,各剂量照射后,免疫与照射的时间间隔较长者,辐射对PFC反应的抑制显著加深。照射后3及6h免疫,脾脏PFC反应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照射后3h免疫时,PFC反应的D_(37)值为4. 13Gy;照射后6h免疫时,PFC反应的D_(37)值为1. 74Gy。  相似文献   
4.
姚健  施伟  袁颖  林巍巍  陈雪  李奕  王晓冬 《解剖学报》2007,38(5):505-510
目的 观察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对陈旧性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切除成年SD大鼠部分左侧坐骨神经,饲养60d形成陈旧性坐骨神经缺损后,以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修复缺损,同时设自体神经修复和不修复两对照组.修复术后3个月做神经-肌复合电位、腓肠肌湿重及再生神经形态学检测.结果 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修复组实验侧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腓肠肌湿重、移植物远侧再生神经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厚度等结果与自体神经修复组相似.不修复对照组则未记录到神经-肌复合电位,未观察到再生神经纤维结构,腓肠肌湿重明显小于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结论 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在一定程度上能修复缺损60d的大鼠坐骨神经.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对大鼠坐骨神经非新鲜损伤的修复作用。我们在成年SD大鼠左侧股中部切除部分坐骨神经制造神经缺损模型。15d后,实验组(9只)用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修复神经缺损,自体神经修复作为阳性对照(6只),保持神经缺损为阴性对照(6只)。第二次手术后3个月,电生理学、形态学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再生神经虽略差于自体对照组,但明显优于缺损对照组,腓肠肌的萎缩形态学指标变化则较接近自体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对已缺损15d的大鼠周围神经具有较好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6.
腰椎棘突间区的解剖学参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为腰椎棘突间内固定器械的设计和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测量52具成人完整福尔马林固定标本T12-S1。段脊柱的棘突间距、棘突顶距、棘突长度、相邻棘突上下缘及中央厚度。测量数据用SPm115。软件行方差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组数据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棘突间距从上到下逐渐减小,L1~2为7.61mm(女,7.75),L5~S1为4.03mm(女,6.49)。棘突顶距、棘突长度中段较大,上段和下段较小。棘突顶距,T12~L1为54.63mm(女,54.63),至L2-3,增大为60.18mm(女,53.64)又逐渐变小,至L4~5,减小为45.07mm(女,49.40)。棘突长度,L3最大,25.45mm(女性L4最大18.71mm),L1和L5分别为21.63mm(女,17.08)和21.41mm(女,17.44)。相邻上-棘突下缘厚度普遍大于下一棘突上缘厚度。差值呈偏态分布,中位数为3.28,75%位数为5.13。棘突顶距与身长呈中低度正相关。相邻椎间隙指标呈中高度正相关。女性较男性棘突较短、薄、矮。结论:该研究为腰椎棘突间内固定器械的设计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日本血吸虫病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对大丰市455 人进行了12年的前瞻性观察。血吸虫病组表抗携带率为14.21% , 比非血吸虫病组的9.56% 高; 肝癌20岁以上截缩标化人年死亡率, 血吸虫病组为283.82/10 万, 非血吸虫病组为38.66/10万, RRM H为5.72,SMR分别为3.76 和0.65,P< 0.01;前者组内男女肝癌死亡率比RRM H 为1.51, P> 0.05,后者组内RRM H 为3.98,P< 0.01。用叉生法分析血吸虫病和表抗携带两因素的作用,则肝癌20岁以上截缩标化人年死亡率,血吸虫病和表抗携带双阴者为21.16/10万, 血吸虫病单阳者为118.47/10 万,表抗携带单阳者为232.33/10 万,血吸虫病和表抗携带双阳者为1228.75/10 万; 后三者与前者相比, RRM H 分别为3.99, 8.47, 34.57, P均< 0.01; 血吸虫病和表抗携带对肝癌联合作用指数S为3.2,Poisson 回归乘法模型拟合良好。结果提示两者与肝癌分别有密切联系,且有明显的相乘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咪康唑对妊娠期复发性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复发性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克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咪康唑治疗。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轻中度和重度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和80.0%(P<0.05)。观察组临床瘙痒、白带异常、阴道黏膜充血评分分别为(0.33±0.05)分、(0.51±0.07)分、(0.35±0.0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2±0.17)分、(1.46±0.23)分、(1.17±0.21)分(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均为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康唑能有效治疗妊娠期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运动灸配合反射抑制模式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的改善作用。方法纳入合格受试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试验组(A组,30例)采用运动灸配合反射抑制模式治疗;对照组(B组,30例)采用运动灸治疗;对照组(C组,30例)采用反射抑制模式治疗。观察指标为改良Ashworth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结果 3组治疗结束后及随访期间,组间ND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各关节均有所改善,但是A组肘关节、膝关节改善均优于B组和C组。各组急性期总有效例数最高,其次为恢复期,后遗症期;A组急性期总有效例数远高于B组、C组,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例数差别不大。结论运动灸配合反射抑制模式对改善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优于单一疗法,而且对急性期患者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肝脏原发性未分化多形性肉瘤(UPS)的CT与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原发性UP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6例肿瘤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肝左叶,1例位于尾状叶。6例病灶呈不规则形,边界模糊;2例呈类圆形,边界尚清。7例呈混杂密度,1例密度较均匀。8例肿瘤增强扫描动脉期均呈轻度不均匀强化,静脉期肿瘤强化程度、范围均进一步增加;6例肿瘤延迟期持续强化。4例肿瘤并发下腔静脉或门静脉癌栓。结论 肝脏UPS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