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鼻内筛窦切除术结合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作以评价.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耳鼻喉科先后收治96例鼻息肉患者,本组患者中48例行鼻息肉摘除术治疗(对照组),其余患者联合行鼻息肉摘除术与鼻内筛窦切除术(观察组).将两组临床疗效与术后复发情况作以比较.结果:术后治愈、好转患者在观察组占79.2%,对照组术后达此疗效等级的患者所占比重为64.4%,两组临床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14,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3%近似于对照组8.3%(X2=0.143,P>0.05).结论:鼻息肉应用鼻息肉摘除术与鼻息肉摘除术联合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均能取得良好疗效,但就治愈率而言,后一种治疗方案更具优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 D3抑制人喉癌 Hep-2细胞增殖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及其凋亡相关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10-8、10-7、10-6 mol/L)1,25二羟维生素 D3处理 Hep-2细胞24 h、48 h、72 h,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 Hep-2细胞的增殖情况,计算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 Hep-2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 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 Bax 和 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25二羟维生素 D3可以抑制 Hep-2细胞增殖(P <0.05),最高抑制率可达30.71%,在上述浓度内随着浓度增加、时间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呈时间-剂量依赖性。10-7、10-6 mol/L 1,25二羟维生素 D3作用48 h 后,Hep-2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 <0.05)。1,25二羟维生素 D3处理48 h 后,Hep-2细胞 Bax 蛋白表达上升,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25二羟维生素 D3能够抑制人喉癌 Hep-2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其抑制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1,25二羟维生素 D3可通过上调 Bax 蛋白表达、下调 Bcl-2蛋白表达诱导 Hep-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射频减容术治疗下鼻甲肥厚的效果。方法对42例下鼻甲肥大所致鼻塞的患者采用鼻内窥下射频减容术缩小下鼻甲。结果双侧下鼻甲体积缩小,鼻塞症状消失或减轻。结论射频减客术是安全、有效、微创地治疗下鼻甲肥大所致鼻塞的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重度鼻中隔偏曲并发鼻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科于2003年2月至2005年6月对16例重度鼻中隔偏曲并发鼻出血患者一期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6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22~61岁,平均42岁。右侧鼻出血11例,左侧5例。此次鼻出血病史最长2周,最短半天,平均4.5 d。总失血量最大1 000 m  相似文献   
5.
李家容  戚思国  蒋路云 《四川医学》2011,32(12):1902-1904
目的探讨鼻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0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患者早期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单侧鼻塞及脓血涕;晚期表现为鼻腔恶臭、坏死及发热。经鼻内镜检查,早期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晚期粘膜坏死覆脓痂,质脆伴异味。CT显示13例肿瘤居于鼻腔前部,6例居于鼻中隔;14例病变累及上颌窦,3例累及筛窦,5例同时累及上颌窦与筛窦。病理学免疫组化染色表达NK相适抗原和T细胞分化抗原。结论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检查有利于确定病变范围及临床分期,取材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确诊鼻NK/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清胶囊治疗热毒证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一清胶囊治疗热毒证(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边缘性牙龈炎、复发性口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再评价。方法:将热毒证(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边缘性牙龈炎、复发性口疮)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清胶囊组375例,0.5g/粒,口服,2粒/次,3次/d。牛黄解毒胶囊189例,0.5/粒,口服,2粒/次,3次/d。疗程为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连续用药5天,边缘性牙龈炎、复发性口疮连续用药7天。结果:本试验共筛查569例受试者,随机化564例。纳入FAS分析546例,其中试验组366例,对照组180例,纳入PPS分析507例,其中试验组339例,对照组168例。完成试验548例,未完成试验16例,其中试验组脱落7例,对照组脱落9例。结论:一清胶囊能有效治疗热毒证,与阳性对照药牛黄解毒胶囊相当。试验结果还显示一清胶囊能改善热毒证(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边缘性牙龈炎、复发性口疮)的主要症状,尤其能明显改善"牙龈肿痛",且改善"牙龈疼痛"明显优于牛黄解毒胶囊。本次试验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严重不良事件,牛黄解毒胶囊腹泻11.89%发生率相比,一清胶囊腹泻发生率为1.6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与牛黄解毒胶囊相比,一清胶囊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优势和更高的受益/风险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颈部外伤救治的临床经验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颈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后存活30例,死亡2例。24例开放外伤患者创口Ⅰ期愈合,1例遗留右上肢运动障碍。5例闭合外伤患者均痊愈,无声嘶。气管切开的患者2周内拔管。结论颈部外伤救治时重点在于防止出血及抗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术后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抑制喉癌细胞Hep-2细胞增殖作用以及对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1,25二羟维生素D3(10-8 mol/L、10-7 mol/L、10-6 mol/L)分别处理Hep-2细胞24、48、72h,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Hep-2细胞的增殖情况,并计算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1,25二羟维生素D3对Hep-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1,25二羟维生素D3对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1,25二羟维生素D3均可抑制Hep-2细胞增殖,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使G0/G1期Hep-2细胞比例增高。1,25二羟维生素D3干预后Hep-2细胞TSC1、TSC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高(P0.01),Rhe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mTOR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1),mTOR蛋白磷酸化表达降低尤为明显(P0.01);4EBP-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高(P0.01)。结论 1,25二羟维生素D3改变喉癌细胞Hep-2细胞周期分布,影响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耳鼻咽喉手术后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行耳鼻咽喉相关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术后疼痛预防和治疗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发生疼痛时给予盐酸曲马多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术前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预防疼痛。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在疼痛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以及术后不同时段(5h,10h、24h)的疼痛发生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曲马多栓能有效抑制耳鼻咽喉术后的疼痛,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鼻中隔偏曲是鼻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此类鼻出血以前认为应先进行填塞或其它物理方法烧灼止血后,待鼻黏膜完全愈合后再行二期鼻中隔手术。但对于重度鼻中隔偏曲导致的鼻出血患者,因鼻腔过于狭窄而无法进行准确堵塞及其它物理方法止血,反而因反复堵塞造成鼻腔黏膜损伤、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