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通过超声标准化测量飞行人员椎动脉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椎动脉储备功能。方法对704例男性飞行人员行颅外段椎动脉超声标准化测量,检查内容包括内径、流速、血流量等参数,得出椎动脉各参数95%可信区间范围。将一侧椎动脉分为≤0.25cm组、0.26~0.35cm组、>0.35cm组,绘制各组对侧椎动脉内径与椎-基底动脉血流总量的散点图,验证两者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并得到各组线性相关公式,比较各组间公式斜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704例男性飞行人员颅外段椎动脉各参数95%可信区间范围:左侧椎动脉内径(0.35±0.05)cm、平均流速(15.79±4.51)cm/s、血流量(94.01±36.83)ml/min,右侧椎动脉内径(0.33±0.05)cm、平均流速(13.91±4.31)cm/s、血流量(74.99±35.40)ml/min,椎-基底动脉血流总量(168.72±39.56)ml/min;(2)各组间对侧椎动脉内径与椎-基底动脉血流总量呈线性相关;(3)三组斜率依次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储备功能与椎动脉内径呈正相关,内径越细,储备功能越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ARFI)成像技术对药物性肝损伤(DILI)与病毒性肝炎(VH)治疗效果评价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来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消化科就诊并住院治疗的诊断为DILI或HV且符合入选标准者患者共74例。每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及ARFI检查,获得肝脏的声触诊组织定量(VTQ)值。同时选取100名健康志愿者,获得其肝脏VTQ值,作为对照。 结果DILI患者34例,VH患者40例。治疗前DILI组与VH组肝脏VT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4±0.18)m/s vs(1.70±0.41)m/s,P>0.05],但两者肝脏VTQ值均高于正常志愿者[(1.12±0.16)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LI组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的肝脏VT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4±0.23)m/s vs(1.06±0.40)m/s,P>0.05],均低于治疗前肝脏VT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H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的肝脏VTQ值[(1.59±0.16)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治疗后3个月的肝脏VTQ值[(1.12±0.23)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2组间肝脏VT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RFI技术作为一种无创定量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客观地评价肝组织硬度,动态观察DILI及VH治疗前后肝脏的硬度变化,并可根据患者的恢复周期为临床肝炎的病因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门静脉右支(RPV)与肝后段下腔静脉(RHSIVC),行直接性门腔分流支架植入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超声引导下对10只实验兔经皮穿刺RPV,调整穿刺针角度后,穿刺RHSIVC,送入导丝并沿导丝放入支架,建立直接性门腔分流通道,观察实验兔支架内血流充盈情况,并测量血流速度。术后30min解剖实验兔,观察支架位置及是否存在肝包膜下出血、腹腔大血管及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结果对9只实验兔成功实施超声引导下直接性门腔静脉分流支架植入术,另1只因术中下腔静脉出血过多致死。超声所测平均RPV内径为(0.23±0.02)cm,RHSIVC内径为(0.38±0.05)cm,RPV与RHSIVC之间平均角度为(22.38±1.60)°;平均穿刺时间(11.4±3.69)min,穿刺RPV、RHSIVC平均次数分别为(1.30±0.48)次和(1.50±0.71)次,平均支架长度(1.06±0.09)cm,支架内平均血流速度(8.14±0.89)cm/s。术后大体解剖结果显示,除1只死亡外,9只实验兔支架均位于RPV与RHSIVC之间的肝实质内,且未出现肝包膜下出血、腹腔大血管及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兔体内直接性门腔静脉分流支架植入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9岁,教练机-8飞行员,飞行时间3 570 h.患者因入睡困难2个月余,胸痛1个月就诊.入院查体:左侧上肢血压:104/70 mmHg(1 mmHg=0.133 kPa),右侧上肢血压:134/76 mmHg,双侧收缩压相差30 mmHg,左锁骨上窝可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双侧椎动脉起始处走行变异,均于C5水平人横突孔(图1,见封四);右侧椎动脉代偿性增宽,内径约0.41 cm,左侧椎动脉纤细,内径约0.08 cm.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检查显示:右侧椎动脉内血流通畅,峰值流速72.5 cm/s,左侧椎动脉血流呈反向血流信号(图2,见封四),峰值流速39.1 cm/s;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处呈花色血流信号,收缩期峰值流速347 cm/s.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阵发性房颤(PAF)成功前后心房电机械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空军总医院住院的PAF患者60例及健康体检的窦律患者20例,实验分3组:对照组(n=20)、射频消融组(n=30)、药物治疗组(n=30).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治疗后随访时复查上述检查.对比治疗前3组的P波时限、振幅,心房容积及应变率等指标及两组PAF患者治疗后的上述参数.结果 治疗前射频消融组和药物治疗组的PAF患者间P波时限、振幅,心房容积和应变率等心房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心房参数均出现好转,应变率等机械参数明显改善(P<0.05);6个月时心房参数进一步好转,且射频消融组各参数改善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讨论 P波时限、振幅,心房容积及应变率可以较好地评价心房电机械功能,射频消融和药物治疗后PAF患者的心房传导、机械运动功能均得到改善,且射频消融组在疗效和心房参数改善上均优于药物治疗组.机械运动功能改善早于电传导功能,可作为评价PAF患者复律后心房功能改善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