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6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肝左叶缺如罕见,Merrill在19000例尸解中只发现1例。此种异常在做钡餐检查时因胃明显移位而被疑及,放射性同位素扫描因左叶不显示可证实。但应用US、CT及MR显示肝静脉和肝叶的解剖则容易证实。作者报道5例肝左叶缺如,男4例、女1例。年龄55~68岁,临床分别诊断为输尿管肿瘤、肺癌并结肠息肉、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肝血管瘤、全身乏力和右季肋痛。5例US及CT均示左  相似文献   
2.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 ,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而且手术切除后容易复发。经导管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已成为治疗膀胱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 1995年 10月~1999年 10月 ,我们对 87例膀胱癌病人进行了大剂量化疗药物髂内动脉灌注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膀胱癌病人 87例 ,男 72例 ,女 15例 ;年龄 31~ 78岁 ,平均 6 3 .4岁。均经膀胱镜活检病理证实 ,其中移行细胞癌 74例 ,腺癌 8例 ,混合癌 5例。根据TNM分期[1] ,TIS期12例 ,Ta期 8例 ,T1期 2 7例 ,T2 期 18例 ,T3 期 17例 ,T4…  相似文献   
3.
1993~1998年,我们对96例中、晚期肺癌病人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96例,男63例,女33例;年龄40~70岁,平均56岁。癌肿位于左肺51例,右肺39例,双肺6例。鳞癌48例,腺癌1...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18F-FDG注射剂的合成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的Explora FDG4化学合成模块合成可供注射用的18F-FDG.结果:制得18F-FDG注射剂,TLC测定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8%,合成效率达58%以上.结论:采用本方法合成18F-FDG注射剂可在满足日常检查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在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病人中的应用。方法35例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的病人均进行了18F—FDGPET/CT显像,并与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PET/CT诊断阳性28例,2例假阳性,阴性7例,1例假阴性。PET/CT诊断的灵敏度为96.3%,特异性为75%,阳性预测值为92.9%,阴性预测值为85.7%。结论对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病人应用18F—FDGPET/CT检查能够明显提高复发及转移诊断的准确性,尤其是对常规检查找不到复发或转移灶的病人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6.
MRI在胃肠道肿瘤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在胃肠道肿瘤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9月,采用单次屏气快速扫描序列,并利用脂肪抑制技术、水成像技术及Gd-DTPA动态增强等检查方法,对230例胃肠道肿瘤病人进行了MR扫描,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I对T分期、N分期、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6%(197/230)、85.2%(196/230)、89.6%(95/106)。结论 MRI检查可较准确地显示胃肠道肿瘤侵犯胃肠道壁的范围和深度,同时可反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的转移情况,对于胃肠道肿瘤术前TNM分期的评估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保留灌肠对PET/CT诊断结直肠局限性代谢增高病灶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清洁并保留灌肠在PET/CT诊断结直肠局限性代谢增高灶中的价值.方法 对46例PET/CT常规全身显像乙状结肠及直肠部位出现不能确诊的局限性代谢增高灶者,给予清洁并保留灌肠后行盆腔局部延迟扫描,次日或第3天接受结肠镜检查.比较PET/CT显像结果与结肠镜检查结果.结果 清洁保留灌肠后行盆腔局部延迟扫描,30例局限性代谢增高病灶消失,结肠镜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清洁并保留灌肠可以有效排除大部分乙状结肠及直肠部位的生理性摄取,而对于清洁并保留灌肠后仍存在的局限性代谢增高灶,有必要近期内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  相似文献   
8.
HRCT与PET/CT联合诊断孤立性肺结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HRCT与PET/CT相结合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价值.方法 88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SPN接受PET/CT显像和HRCT检查;PET/CT用目测法结合半定量法判断病灶的良恶性,HRCT根据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判断其良恶性;比较单纯HRCT、PET/CT和联合诊断对SPN的判断结果.结果 88例SPN中,44例良性,44例恶性.HRCT和PET/CT对恶性SPN内部和周围征象的检出率均高于良性SPN(P均<0.05),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单独HRCT和PET/CT(P均<0.05).结论 HRCT与PET/CT联合诊断SPN的特异度和准确率均较单独诊断为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小肠淋巴瘤3例林红雨王澍崔新建例1,男,23岁。因右下腹部肿块伴持续性钝痛15d入院。查体:右下腹部可触及15cm×12cm×10cm包块,质韧,表面光滑,活动度大。X线检查示回肠末段狭窄,长约10cm,其中可见息肉样改变,近端肠管扩张,回盲部及升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18F-FDG PET/CT在健康体检中发现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2009年7月637例以健康体检为目的行18F-FDG PET/CT显像者的影像资料,并与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F-FDG PET/CT显像共发现恶性肿瘤10例,分别为甲状腺癌、肺癌、结肠癌各2例,食管癌、肝癌、肾癌、宫颈癌各1例。除肝癌与肾癌外,均表现为病灶局部18 F-FDG代谢增高。结论 18 F-FDG PET/CT显像可以在健康体检中有效地筛查恶性肿瘤,尤其对于肿瘤高危人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