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18F-FDG-PET/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在预测结直肠癌术前T分期和N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行外科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两周内行18F-FDG-PET/CT和MRI扫描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结果为金标准,检查结果与病理相关性行一致性检验,运用χ2检验对比联合和单独检查诊断分期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2例患者,其中男55例,女37例,年龄(64.7±10.6)岁。联合检查T分期结果与病理一致性强(Kappa=0.888),准确度(93.48%)高于单独PET/CT(69.57%)(P <0.001),但与单独MRI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90)。联合检查N分期结果与病理一致性强(Kappa=0.804),准确度(88.04%)高于单纯MRI(67.39%)和PET/CT(75.00%),( P =0.001、0.023)。联合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93.48%)和特异度(93.75%)均优于单独MRI(P =0.001、0.002)和PET/CT(P =0.037、0.037)。结论:术前行18F-FDG-PET/CT联合MRI对于结直肠癌术前T分期和N分期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尤其在评价N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与增强CT诊断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0例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1周内行18 F-FDG PET/CT及增强CT检查,最终经病理检查证实.结果 4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经病理证实20例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18 F-FDG PET/CT出现4例假阳性及3例假阴性,18 F-FDG PET/CT诊断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敏感性为85.0% (17/20),特异性为80.0%(16/20),阳性预测值为81.0%(17/21),阴性预测值为84.2%(16/19),准确性为82.5%(33/40);腹部增强CT出现5例假阳性及8例假阴性,腹部增强CT诊断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敏感性为60.0%(12/20),特异性为75.0% (15/20),阳性预测值为70.6% (12/17),阴性预测值为65.2%(15/23),准确性为67.5% (27/40);两者假阳性及假阴性经McNemar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4),两者敏感性及特异性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478,P=0.893;x2检验).结论 虽然18F-FDG PET/CT在诊断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方面同增强CT相比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还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及术后CEA水平升高与复发类型的关系。方法对464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得出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应用ROC曲线探讨CEA作为结直肠术后复发的预测指标的意义及最佳临界值的划分。结果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血清CEA水平升高是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独立的预测指标(P=0.01);对于ⅢB期患者,术前CEA浓度为4.1μg/L,Youden指数最高,为判断预后的最佳临界值。术后CEA水平升高在局部复发仅占36.6%,单发转移占66.7%,多脏器转移阳性率则高达75.0%。结论术前血清CEA水平升高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作为影响预后的分层指标,血清CEA的临界值可能与目前临床常用的诊断标准有所不同。术后血清CEA检查有利于结直肠癌复发的早期发现,对于远处转移的提示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18 F—PET—CT显像在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ET-CT显像在判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肺癌患者在手术前CT、PET、PET-CT显像结果。67例肺癌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手术共取出不同大小淋巴结319枚,其中转移淋巴结68枚,且所有取出淋巴结均经病理证实。以病理结果作为标准,分析CT、PET、PET-CT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分别计算CT、PET、PET-CT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指标,并对CT、PET、PET-CT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CT、PET、PET-CT判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分别为74.6%、80.9%、88.7%;61.8%、80.9%、86.8%;78.1%、79.4%、89.2%;43.3%、53.4%、68.6%;88.3%、93.4%、96.1%。CT诊断纵隔淋巴结的准确率低于PE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T-CT诊断的准确率高于PET,P〈0.05。结论:PET-CT显像对判断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5.
童金龙  朱虹  陈龙邦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10):1054-1056,1060
目的:探讨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在探测和诊断结直肠癌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全身PET/CT显像结果,临床平均随访时间为15.8个月,确诊依据为再次手术后病理、结直肠镜、多种影像学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68例患者中有55例肿瘤复发、转移,13例无肿瘤复发。PET/CT诊断肿瘤复发、转移的灵敏度为96.4%,特异性为76.9%,准确度为92.6%。8例腹部、盆腔常规CT和(或)B超检查阴性者,PET/CT显像发现1处或多处隐匿性恶性病灶,30.9%(17/55)的患者PET/CT显像发现病灶多于平扫CT和B超,显示广泛转移;11例因PET/CT显像而改变了临床治疗策略,其影响率为16.2%。结直肠癌转移灶的分布以肝、肺、腹膜腔及腹膜后多见。24例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升高,PET/CT显像阳性率为91.7%。结论:PET/CT能灵敏、准确地检出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病灶,对临床治疗决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YKL-40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96例超声检查发现卵巢肿块患者,均接受PET/CT检查与血清CEA、YKL-40检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为卵巢癌组与良性肿瘤组,另取同期50例体检健康妇女为对照组,比较3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对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并与增强CT进行比较.方法 以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间收治的85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中对所有患者(n=85)分别实施18F-FDG PET/CT检查和增强C...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跟踪随访上述病例并分析相关临床病理学指标及术前CEA水平同复发的关系。结果CEA升高组的术后复发率较高(54.9%),与CEA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血清CEA水平、肿瘤分期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率阳性相关(P=0.003).结论术前血清CEA水平是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问题的独立指标,术前血清CEA水平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治疗计划是有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沈小东  潘建虎 《重庆医学》2015,(18):2567-2569
目的:探讨18 F‐FDG PET/CT显像探测卵巢癌(OC)术后复发及转移的临床有效性,并对该影像学诊断进行可行性评价。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在该院接受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OC患者78例,根据诊断方法分为进行常规影像学检查(CMI)的对照组及进行18 F‐FDG PET/CT影像学的观察组,分别考察其影像学特征和诊断准确率。结果 PET/CT探测OC术后转移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4.81%、80.00%、84.04%,均高于 CM I 探测(69.62%、53.33%、67.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探测OC术后复发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6.11%、85.71%、84.88%,均高于CMI:68.06%、50.00%、66.28%,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8 F‐FDG PET/CT探测OC的分期不明确的占总数的7.14%,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分别占总调查对象的5.71%、21.43%、47.14%和8.58%。结论18 F‐FDG PET/CT显像能较准确地诊断OC术后的复发和转移,并有助于OC术后的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特征及癌胚抗原(CEA)、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35例(41个病灶)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18F-FDG PET-CT显像并经病理学确诊为结直肠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取其肿瘤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等PET/CT代谢参数,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上述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特征(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肿瘤标志物(血清CEA)及临床预后指标(NLR)的相关性。结果 原发灶PET/CT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MTV、TLG与患者性别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045、0.056、0.235及0.115(P均>0.05),与患者年龄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131、-0.156、-0.063及-0.231(P均>0.05),与肿瘤部位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35、0.431、0.432及0.554(P均<0.05)。MTV、TLG与肿瘤最大径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32(P<0.05)、0.633(P<0.05)。SUVmax、MTV及TLG与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7、-0.641及-0.713(P均<0.05)。TLG与血清CEA的相关系数r=0.625(P<0.05),MTV、TLG与NLR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61(P<0.05)、0.672(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原发灶各代谢参数均与肿瘤部位相关,其中MTV、TLG与肿瘤最大径均呈正相关性,SUVmax、MTV及TLG与肿瘤分化程度均呈负相关,TLG与肿瘤标志物血清CEA呈正相关性,TLG、MTV与临床预后指标NLR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影像学诊断肿瘤通常借助于医师肉眼对图像的观察,而近些年提出的影像组学强调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在医学影像图像中高通量地提取图像的特征,来量化鉴别良恶性肿瘤,并有助于对其进行分期及预测预后,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肿瘤异质性难以准确评估的问题,还对肿瘤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影像组学开始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在CT、MRI等领域研究较早,但在PET/CT领域却起步较晚,尤其在甲状腺癌中的探索较少,本文就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18)F-FDG PET检查在结直肠癌诊断和术后随访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18F- 脱氧葡萄糖(18F- FDG)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PET)在结直肠癌诊断和术后随访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结肠癌6例、直肠癌3例术前行PET检查;结肠癌10例、直肠癌12例术后行PET检查.结果:(1)9例结直肠癌术前PET检查有8例发现结直肠部位2.8 cm×3.0 cm~4.1 cm×5.0 cm大小高代谢浓聚影,其中有5例合并肝脏、骨骼、盆腔淋巴结等脏器转移;另1例结肠镜检查发现横结肠肝曲部位有1.1 cm×1.2 cm溃疡,病理活检示结肠癌,但PET检查未能发现;(2)10例结肠癌术后不同时期行PET检查,有6例显示肝、肾上腺及腹壁转移,1例显示吻合口复发;12例直肠癌术后PET检查发现有5例肝、肺、纵隔及腹腔淋巴结等器官转移,1例显示乙状结肠-直肠吻合口复发.结论:18F- FDG PET检查对结直肠癌诊断和术后随访灵敏度、准确性均高,是一种理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郭佳  陈跃 《四川医学》2011,32(2):258-260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 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 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PET/CT)在乳腺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7例乳腺包块的女性患者,PET/CT全身显像行鉴别诊断和分期。PET/CT结果由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病理证实15例为乳腺癌,12例为良性包块。15例中PET/CT诊断阳性14例,漏诊1例,其它影像学方法(CT、乳腺钼靶、超声)诊断11例;12例中PET/CT诊断阴性10例,误诊2例,其它影像学方法诊断阴性7例。PET/CT在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4/15(93.3%)、10/12(83.3%)、24/27(88.8%)、14/16(87.5%)、10/11(90.1%)。病理证实15例乳腺癌中的12例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18F-FDGPET/CT诊断阳性10例,假阴性2例。结论 18F-FDGPET/CT显像是鉴别诊断乳腺癌的较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18F-FDG PET/CT对肺部非典型性表现病变的误诊原因,以提高对此类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3例肺部病灶患者误诊原因,其中4例为恶性肿瘤(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乳头状腺癌1例),9例为良性病变(炎性假瘤2例、结核瘤7...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全身显像辅助诊断小肠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过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且临床高度怀疑为小肠肿瘤的24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将PET/CT检查结果与双气囊小肠镜、活检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例经病理证实为肠外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被排除.22例小肠肿瘤患者中,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出小肠恶性肿瘤16例(小肠恶性肿瘤病灶17处,淋巴结受累27处);小肠良性肿瘤及良性病变4例;1例肠结核患者PET/CT检查结果为假阳性;1例小肠印戒细胞癌患者PET/CT检查结果为假阴性.18F-FDGPET/CT诊断小肠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80.00%;阳性预测值为94.12%,阴性预测值为80.00%,诊断准确率为90.91%.结论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对小肠恶性肿瘤检测、良恶性鉴别、分期及指导临床治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对小肠肿瘤患者无创、无痛、有效的临床辅助诊断显像技术.  相似文献   

16.
18F-FDG PET/CT显像在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ET/CT全身显像在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测定标准摄取值,SUV)对经PET/CT全身显像的63例恶性肿瘤进行分析,观察恶性肿瘤病灶的影像学特点,并将PET和CT各自的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PET与CT共同观察到恶性肿瘤51例(80.9%);PET单独观察到9例(14.2%);CT单独观察到3例(4.8%).CT观察到良性病灶24例30处(38.1%).恶性病灶表现为18F-脱氧葡萄糖(18F-FDG)代谢明显增高的斑点状或团块状类圆形浓集影,平均SUV值为(5.35±1.34);良性病灶平均SUV值为(2.02±0.59)(P<0.05).3例CT单独发现的恶性肿瘤病灶无明显放射性摄取增高表现.CT能对恶性病灶的部位、形态和病理学特征,以及对肿瘤周围重要结构的侵犯清晰显示.结论 PET/CT对原发性恶性肿瘤和转移病灶的探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 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联合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鳞癌相关抗原(SCC-Ag)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 年1 月-2017 年1 月武汉市普爱医院收治的120 例疑似肺癌的患者接受PET/CT 检查,取血测定其血清MIC-1、SCC-Ag 水平。依据病理结果分为肺癌和良性病变组。比较PET/CT、血清MIC-1、SCC-Ag 单独和联合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肺癌组和良性病变组的SUVmax 分别为(9.22±1.37)、(2.28±0.93),MIC-1 分别为(1.35±0.23)及(0.37±0.09)ng/ml,SCC-Ag 分别为(3.89±1.02)及(0.72±0.17)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T/CT 诊断肺癌的敏感性(94.1%)高于MIC-1(77.9%)、SCC-Ag(76.5%)(P <0.05),特异性(48.1%) 低于MIC-1(84.6%)、SCC-Ag(82.7%)(P <0.05);PET/CT+MIC-1、PET/CT+SCC-Ag及PET/CT+MIC-1+SCC-Ag 3 种联合诊断方案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4%、92.3%,79.4%、88.5%,88.2%及100.0%(均P >0.05),PET/CT+MIC-1、PET/CT+SCC-Ag 及PET/CT+MIC-1+SCC-Ag 联合诊断肺癌的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765 及0.843。结论 肿瘤标志物MIC-1、SCC-Ag 可作为PET/CT 诊断肺癌的补充手段,三者联合能够有效改善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8.
18F-FDG PET/CT与MRI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和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9例怀疑乳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 d内进行PET/CT、MRI检查及得到病理结果.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18F-FDG PET/CT和MRI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组织病理学证实在29例患者中,良性肿瘤9例,恶性...  相似文献   

19.
18F-FDG PET扫描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品相  范文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5):2366-2367,2378
目的 评价^18F—FDG PET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63例患者作了^18F-FDG PET检查,PET显像的结果与临床诊断作比较以评价PET显像的诊断准确性及临床价值。其中22例疑为结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中15例患者作了CT检查,以评价PET检查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敏感性和准确度。结果 41例疑似为结直肠癌的患者确诊为结直肠腺癌37例,息肉4例,PET的诊断准确率92.7%、灵敏度100%,特异度25.0%。PET对肝转移诊断准确度85.4%,灵敏度75.0%,特异度93.5%。PET对腹腔淋巴结转移灵敏度63.0%,特异度86.4%,准确度75.0%。对22例结肠癌术疑为结直肠癌复发或转移的患者,PET在检测肿瘤转移或复发的灵敏度92.8%,明显高于CT63.6%。特异度PET为42.9%,低于CT75.0%,准确度两者相似(76.2%,66.7%)。结论 PET检查对可疑的结直肠癌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腹腔淋巴结转移灵敏度高,有利于制定手术方案。另外PET较CT对可疑的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更敏感,并有助于复发肿瘤的定位和确定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