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篇
  4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4 3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分成两组 ,2 6例使用新型NCPAP(InfantFlowSystem ,EME ,英国 )为nNCPAP组 ;17例使用水封瓶CPAP ,为bNCPAP组 ,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nNCPAP组、bNCPAP组成功率分别为 84 6 %、5 2 9% ;失败率 15 4 %、4 7 1% ;气胸、纵隔气肿发生率 3 8%、11 8% ;腹胀 7 7%、2 9 4 % ;治愈率 92 3%、6 4 7% ;病死率 7 7%、35 3% ;两组的成功、失败以及治愈和病死率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经NCPAP治疗两组PaO2 皆明显增加 (P <0 0 1) ,nNCPAP组比bNCPAP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两组均有改善通气、降低PaCO2 的作用 (P <0 0 5 ) ,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nNC PAP较bNCPAP疗效好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联合迭代模型重建(IMR)技术在肝脏CT增强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 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扫描方案A组动脉期100 kV,门静脉期120 kV,B组动脉期120 kV,门静脉期100 kV。各组管电流均固定为250 mAs。A组动脉期和B组门静脉期采用IMR,A组门静脉期和B组动脉期采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得到4组图像,包括A1组(动脉期,100 kV,IMR),B1组(动脉期,120 kV,FBP),A2组(门静脉期,120 kV,FBP)以及B2组(门静脉期,100 kV,IMR)。分别比较A1组和B1组,A2组和B2组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 [图像噪声、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 和主观评价指标(低对比分辨力、病灶边缘锐利度、图像失真及诊断信心度),并计算有效剂量。结果 有效剂量A1组较B1组、B2组较A2组明显下降(t=11.05、11.64, P<0.01)。低对比分辨力、病灶边缘锐利度A1优于B1组、 B2优于A2组(Z=6.391、3.200、6.559、3.409, P<0.01),图像失真和诊断信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噪声A1组低于B1组,B2组低于A2组(t=12.889、15.163, P<0.01),SNR和CNR A1组高于B1组,B2组高于A2组(t=15.458、1.325、15.308、3.136, P<0.01)。结论 与常规管电压FBP重建相比,低管电压联合IMR重建可显著降低肝脏增强CT的辐射剂量,并提高其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3.
降钙素原在诊断儿科中枢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科中枢感染性疾病中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测量法,对58例中枢感染患儿进行血降钙素原(PCT)检测.并将其与C反应蛋白(CRP)进行比较.结果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急性期PCT、CRP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病毒性脑炎整个病程中PCT、CRP水平升高不明显.化脓性脑膜炎组治疗前后PCT、CRP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CT可以作为区别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儿科中枢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及预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姜彦 《中国民间疗法》2002,10(11):56-57
咽异感症常由精神、神经及局部邻近器官病变引起 ,常规药物治疗效果甚微 ,且易复发。我科近 2年来采用半夏厚朴汤治疗本病 6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60例 ,男性 2 2例 ,女性 38例 ;年龄最大62岁 ,最小 1 9岁 ;病史最长 2 0年 ,最短 3个月。均经西医药物治疗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作外伤性视神经病(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动物模型,观察其电生理及形态学改变,为指导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只成年家猫进行视神经解剖观察;选择成年家猫30只.经上颌窦和鼻腔筛蝶窦双入路,用自制视神经管损伤器在内镜监视下损伤管内段视神经,建立TON模型。观察伤后瞳孔变化,监测损伤后1h、1d、3d、1周、2周及4周时的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R—VEP)变化,并分别于损伤后1d、3d、1周、2周及4周处死动物,观察视神经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损伤后有8只猫患眼出现Marcus—Gunn黑朦强直性瞳孔,其余22只患眼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均不灵敏。VEP各波:1h、1d.3d、1周的N75P100、P100N145振幅降低超过50%,N75、P100及N145潜伏期延长超过10ms,2周以后的波形趋于一条直线。光镜下示视神经组织随时间推移而呈现空泡样变性,范围逐渐扩大,从伤后1d开始,视神经纤维束逐渐肿胀,纤维空泡变性;1周后空泡变性扩大为片状;至2周后出现大片空泡,并形成大空泡。电镜下示伤后1d视神经轴突内空泡变性,轴膜与髓鞘之间形成间隙,髓鞘松解;伤后3d轴突肿胀,空泡样变增多,髓鞘松解明显;伤后1周轴突髓鞘半环行套叠,泡状解离,有大量崩解产物出现,轴突呈空泡样和均质状,微丝、微管消失;伤后2周髓鞘呈现“洋葱皮”样改变;4周后髓鞘向心性扩展挤压,轴浆消失,整体崩解。结论家猫外伤性视神经病模型与临床视神经损伤具有相近的生物学特性,可以进行后续治疗等相关研究。伤后1d以上的视神经病理生理改变基本一致,只是量和度有所不同,故视神经损伤后应及早进行手术减压,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喉癌和喉咽癌发生重复癌的情况.方法 收集1985~2004年间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n=239)和喉咽癌(n=55)患者的病史资料,294例中发生重复癌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喉癌中发生重复癌29例(12.13%),喉咽癌中重复癌14例(25.45%),喉癌与喉咽癌患者重复癌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2).该组重复癌病例属同时性33例,异时性10例;发生主要部位在食道的有20例(46.51%)、甲状腺和肺部各7例(16.28%)和肺部(n=7,16.28%).喉癌患者中发生与未发生重复癌患者的3年累积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2).重复癌接受治疗与放弃治疗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6).结论 头颈部是重复癌的高发部位,早期诊断和及时积极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雷诺氏病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1989年我们应用针刺配合654—2穴位注射治疗雷诺氏病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42例患者中,男5例,女37例,男:女=1:7.6;14岁~20岁者12例,21~30岁者15例,30岁~40岁者8例,40岁以上者7例;Ⅰ期28例,Ⅱ...  相似文献   
8.
姜彦  王萍 《中医药学报》1999,27(6):46-46
膈肌痉挛是膈肌的不自主间歇性收缩运动.现代中医称之为"呃逆"。病因复杂,容易复发,笔者临床辨证取穴对膈肌痉挛进行治疗,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1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17~57岁:病程2天~9个月;31例患者均以呃逆之声频作为主症,且均经过阿托品、安定治疗,效果不佳。其中24例为中枢性膈肌痉挛,7例为周围性膈肌痉挛。2治疗方法按中医辨证方法分为虚寒、阴虚及实热三型。针刺主穴:膻中、上脘、膈俞;配穴;虚寒型加刺足三里、脾俞、天枢:阳虚型加刺三阴交、温溜、太溪;实热加刺太冲、血海、内关。根据中医辨…  相似文献   
9.
10.
针灸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适应症。现将我们应用各种针(灸)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体会简介如下。1 毫针透刺与辨证取穴法  王××,男,31岁,农民。1990年10月24日入院。双下肢TAO十年。入院时左下肢疼痛较重,每晚睡眠不足4小时,精神萎靡,身体消瘦,左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