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移植不同质量的玻璃化冻融胚胎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寻找合适的冻融胚胎移植选择策略,以保证妊娠率、降低多胎率.[方法] 对应用玻璃化冷冻技术进行人类早期胚胎冻融移植周期492 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移植优质胚胎数量以及移植胚胎中包含8 细胞胚胎数目将其分为3 组,比较各类组间的临床妊娠率和多胎率差异.[结果]共复苏了1 425 枚胚胎,存活1 340 枚,胚胎存活率为94.0%,其中完整胚胎1 268 枚,胚胎完整率为89.0%,临床妊娠率为43.9%,多胎率37.0%.移植3 枚优胚的妊娠率显著高于移植1~2枚优胚的妊娠率(P〈0.05);移植1枚优胚的多胎率显著低于移植2~3枚优胚的多胎率.移植8细胞胚胎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其他细胞数胚胎组(P〈0.05),随着移植8细胞胚胎数目的增加,多胎率亦增加,但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移植的玻璃化冻融优胚数目和8细胞胚胎数是影响临床妊娠率和多胎率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保证患者的妊娠率,降低多胎率,应移植2 枚优质胚胎,其中包含1 枚8细胞优质胚胎.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检测在常规G显带下,45,X[115]/46,X+mar[45]/46,XY[29]异常核型中额外小染色体的来源。方法:利用PCR对SRY基因进行检测;对人的Y染色体进行标记,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用Y染色体杂交,发现在额外小染色体上有荧光信号。结论:额外小染色体来源于Y染色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部分卵子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half-ICSI)指征的选择及其在辅助生殖技术中挽救受精失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实施采卵周期的常规体外受精(IVF)及half-ICS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特征、受精率及妊娠率.[结果]half-ICSI组在不孕年限、不孕年限大于10年、原发性不孕及男方轻中度少弱畸精子症所占比例显著高于IVF组(P<0.05);half-ICSI组低受精率及完全受精失败率较IVF组明显增高(P<0.05),但Half-ICSI组中低受精组的妊娠率与常规IVF妊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lf-ICSI组内IVF、ICSI均受精组各项精液参数均高于仅ICSI受精组,但仅在处理前精子总活率、处理前A级精子、处理前B级精子、处理后B级精子百分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lf-ICSI中根据移植胚胎来源分为IVF组、IVF+ ICSI及ICSI组,以移植IVF+ICSI混合胚胎的着床率及妊娠率为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不孕、不孕年限大于10年、男方轻中度少弱畸精子症的患者,无论是单项或合并多项明确不孕原因存在可疑受精障碍,可考虑行half-ICSI治疗,避免完全受精失败及妊娠率低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40岁以上女性采用全胚胎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替代新鲜胚胎移植作为超促排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首次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中心 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1863例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和1083例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临床相关因素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 结果 女性年龄超过40岁时,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新鲜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32.56% vs. 16.10%,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移植周期类型与临床妊娠密切相关,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对新鲜胚胎移植的妊娠优势比为2.49(95%CI 1.09~5.69,P<0.05)。 结论 年龄超过40岁女性采用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可获得比新鲜胚胎移植更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是人类最常见的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周围神经单基因遗传病。唐北沙等.成功定位了一个CMT2型大家系并将之命名为CMT2L,研究发现了小分子热休克蛋白22基因(HSP22)突变(423G→T,K141N)为CMT2L的致病突变。为研究HSP22的细胞内定位和生物学功能,我们运用体外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EGFPN1-^wtHSP22、pEGFPN1-^mtHSP22载体,转染SHSY5Y细胞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蛋白的细胞内定位和聚集物形成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新鲜周期和冻融周期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EP)的发生率,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EP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湘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3年1月-2015年4月行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CSI-ET)治疗的移植周期3 028例,其中新鲜移植周期1 696例,发生EP 75例,冻融移植周期1 332例,发生EP 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EP发生率,并探讨体外受精周期中发生E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冻融周期EP发生率为3.7%,新鲜周期EP发生率为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盆腔输卵管病变、既往EP史、既往人工流产史、子宫内膜厚度及不孕类型是胚胎移植后EP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  冻融周期胚胎移植相比于新鲜周期,其EP发生率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液体外处理方法及技巧。方法:2010年取卵周期数为1402例实施部分上游法及部分密度梯度离心法;2011年取卵周期数为1667例实施大部分梯度密度离心法+上游法及少部分上游法;2012年取卵周期数为1321例实施全部梯度密度离心+上游法。观察并记录各年份患者受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本院自2010年-2012年,临床妊娠成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密度梯度离心+上游序贯法可使精子的运动参数及形态学均得到明显改善,增加患者妊娠率及保障精子核DNA链完整性,是较好的体外处理精液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液体外处理方法及技巧。方法:2010年取卵周期数为1402例实施部分上游法及部分密度梯度离心法;2011年取卵周期数为1667例实施大部分梯度密度离心法+上游法及少部分上游法;2012年取卵周期数为1321例实施全部梯度密度离心+上游法。观察并记录各年份患者受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本院自2010年-2012年,临床妊娠成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密度梯度离心+上游序贯法可使精子的运动参数及形态学均得到明显改善,增加患者妊娠率及保障精子核DNA链完整性,是较好的体外处理精液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