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锋  吴盛迪 《肝脏》2012,17(6):391-394,406
目的观察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不同疾病状态中整合素受体β3亚单位的表达情况。方法清洁级雄性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饲以正常饮食(n=6),另一组饲以高脂饮食(n=24)。高脂饮食组分别在饲养1、2、3个月时随机处死8只白兔,取肝组织行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根据病理结果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Western印迹和实时PCR检测肝组织内整合素受体β3亚单位蛋白和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β3亚单位在肝脏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根据病理结果,高脂饮食白兔分成3组:单纯脂肪肝组(n=10)、无纤维化的NASt组(n=6)和伴有纤维化的NASH组(n=8),NAS积分分别为2.43±0.79,5.38±1.30和5.13±1.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脂肪肝组整合素受体β3亚单位的蛋白和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NASH-组的表达明显增加,并且随着肝纤维化的加重,表达量增加更显著(均P<0.05)。此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脂肪肝组肝组织内表达整合素受体β3亚单位的细胞无明显增多;而NASH组阳性细胞显著增多(均P<0.05),其中伴有纤维化的NASH组阳性细胞最多;这些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肝细胞间隙内。结论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脂肪肝组相比,NASH组肝组织内有着更显著的整合素受体β3亚单位的表达,并且表达量随着肝纤维化的出现而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利福昔明联合肠菌移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合适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给予利福昔明与肠菌移植联合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腹部不适及排便异常有无改善,同时行心理学评价,并收集肠菌标本进行测序。结果:共入组7例患者,总治疗次数11次。联合治疗对腹泻症状改善效果显著,总体有效率71.4%,显效高峰在2周~1个月,不超过3个月;患者伴发的焦虑或抑郁情绪改善。不良反应以短期腹泻最多见。所有经治者肠道微生态均发生改变,而后随时间推移向基线回归。供菌者的肠菌组成与疗效及肠菌移植治疗的不良反应密切相关。结论:联合治疗有一定疗效且较为安全,并能影响经治者的肠道微生态,但维持时间短,病情易复发。  相似文献   
3.
1 病史摘要 14岁,男性, 因"咽痛、发热1周,SCr升高3 d"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我院).入院前1周,出现发热,伴咽痛、腰部酸痛、恶心和呕吐,至私人诊所予利巴韦林及头孢唑啉治疗3 d后症状无好转,转至当地市医院就诊,查BP 160/70 mmHg,SCr 878 μmol·L-1;尿常规:蛋白(+);血常规:Hb 128.4 g·L-1,WBC 6.04×109·L-1,N 0.50.予抗感染、降压等治疗后咽痛有好转,SCr未下降、仍有低热,至我院进一步诊治.病程中,患儿无咳嗽、咳痰、气促,无皮疹、关节疼痛和双下肢水肿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表面标志物:CD90和CD44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癌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20例已经随访1年以上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经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20例患者中,术后1年内复发和无复发各10例。标本用石蜡包埋,以1μm的厚度连续切3片。1片做HE染色,用于病理诊断。另外2片则用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观察CD90和CD44的表达情况,在显微镜下观察、摄片,检测各标志物在肝癌组织的阳性率,并比较它们在复发病例和无复发病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CD90和CD44在不同个体的肝癌组织中表达有差异,两者的阳性率均为0.13%~4.10%。CD90和CD44的表达与肝癌的预后有一定的关系,CD90在复发组的表达显著高于无复发组,且复发组CD90或CD44阳性的LCSCs的临近血管率均显著高于无复发组。结论:肝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LCSCs有明显异质性,且它们可同时表达多种肿瘤干细胞标志物。LCSCs标志物的阳性率及其与血管的关系和肝癌复发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在慢性肝病和(或)门脉高压的基础上出现肺内血管异常扩张、气体交换障碍、动脉血氧合作用异常,导致低氧血症及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是终末期肝脏病的严重肺部并发症。动物实验表明肺微血管扩张、血管新生和血管内单核巨噬细胞聚集是导致气体交换异常的主要原因,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目前HPS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肝移植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将重点讨论HPS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相关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是腹水最主要的病因,约占腹水患者的70%。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腹水(简称肝腹水),简而言之,即漏入到腹腔内的水分超过腹腔对水分的重吸收,导致腹腔内的水分蓄积。患者主要表现为腹胀,腹围增大,小便量减少,有时还会伴随双下肢的凹陷性水肿。如果腹水伴随细菌感染,临床上称为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相关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腹水量较多时,可以通过体格检查来发现,少量腹水则需通过超声等检查来识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8种人肝癌干细胞标志物在化学药物诱导的大鼠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二乙基亚硝胺及N-亚硝基吗啉建立化学药物诱导的大鼠原发性肝癌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种人肝癌干细胞标志物CD133、CD90、CD44、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2(ABCG2)、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OV6和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s,ALDH)在大鼠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通过13点评分法及Image-Pro Plus 6.0软件对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ABCG2、CD133、CD44和AFP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其余4个标志物无显著差异。结论:化学药物诱导的大鼠肝癌细胞中含有肿瘤干细胞标志物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技术在无创评估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ARFI技术检测159例患者的肝脏弹性参数 (Vs),以肝纤维化病理分期为金标准进行分组,其中69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 Pugh评分进一步分为代偿期或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比较肝弹性参数与肝纤维化程度和肝静脉压力梯度 (hepatic vein pressure gradient,HVPG) 的相关性。结果  ARFI所测各组肝Vs分别为:S0期 (1.06±0.13) m/s、S1期 (1.16±0.07) m/s、S2期 (1.30±0.18) m/s、S3期 (1.52±0.26) m/s和肝硬化组 (1.88±0.41) m/s [代偿组 (1.87±0.13) m/s、失代偿组 (212±041) m/s]。除S0与S1期外,其余各组间弹性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ARFI诊断不同分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 (S≥S2)、0.942 (S≥S3)、0.914(肝硬化)和0.740(失代偿期肝硬化);对应的肝Vs最优值分别为1.26、1.37、1.50和1.84 m/s,相应的敏感度分别为85.2%、88.9%、80.0%和72.0%,特异度分别为99.7%、86.2%、87.8%和70.5%。对肝失代偿期患者,肝Vs与HVPG相关系数为0748,以203 m/s为截点值判断临床严重门脉高压(HVPG≥16 mmHg)的曲线下面积为0.96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和99.3%。结论  ARFI技术不仅可间接评估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并可进一步评估肝硬化严重程度,为临床提供重要的治疗和预后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9.
抗肝纤维化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盛迪  王吉耀 《肝脏》2009,14(1):71-73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经阶段,是由于各种致病因子(常见病因为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遗传和代谢疾病、化学毒物或药物、肝脏淤血、寄生虫、脂肪肝等)引起肝脏损伤和炎症,导致细胞外基质(ECM)在肝脏过度沉积。其中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是纤维化的中心事件。随着肝纤维化发生机制进一步阐明,防治策略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抑制HSC活化和抑制ECM合成,促进降解,成为当今抗肝纤维化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肝纤维化可减轻或逆转.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对判断慢性肝病的疾病进展、临床结局、选择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及其疗效考核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肝穿刺病理检查仍然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肝穿刺是一种有创检查,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依从性较差;存在抽样误差和观察者误差;且仅取到五万分之一的肝组织.可能会低估真实病情[1].血清学检查具有无创、易检测、重复性好、价格适宜等特点.近十年的各类研究表明血清学多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