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荷瘤裸鼠分治疗组4组,T1为TCS-Hepama-1+ADM组,T2为TCS-Hepama-1高剂量组,T3为TCS-Heopama-1低剂量组,T4为ADM组,对照组也分4组,C1为生理盐水组,C2为TCS组,C3为TCS+Hepama-1组及C4为TCS-NMIgG组。  相似文献   
2.
脑部环形强化病灶的磁共振波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维化学位移成像氢质子磁共振波谱(2D CSI1H-MRS)对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S及MRI表现,包括胶质瘤20例、转移瘤18例、脑部炎性病变16例、放射性损伤8例.比较4组乳酸(Lac)峰出现率,计算增强区及增强区内部的胆碱(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酐(Cr)的浓度及NAA/Cho、Cho/Cr、NAA/Cr比值.结果:(1)4组病变的Lac峰出现率无明显差异.(2)胶质瘤、转移瘤、炎性病变、放射性损伤的NAA/Cho分别为0.43±0.32、0.69±0.29、1.26±0.53、0.63±0.34,胶质瘤显著低于其他3组病变(P<0.05);当取NAA/Cho<0.4时,MRS区分胶质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80.2%、77.4%、71.5%、89.4%,均高于MRI,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时各项指标均提高.(3)4组病变的Cr浓度分别为0.17±0.05、0.10±0.05、0.21±0.08、0.21±0.09,转移瘤显著低于其他3组病变(P<0.05);当取Cr<0.06时,MRS区分转移瘤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分别为81.3%、81.9%、74.1%、90.1%,均高于MRI,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时各项指标均提高.结论:2DCSI1H-MRS在脑内环形病变的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两种方法联合使用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身血管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动脉粥样硬化所形成的血管狭窄和斑块能够达到可视化定性及定量评估。多模态成像可通过评估血管壁斑块的组成和代谢过程来进行心脑血管风险的预测。本文概述了当前影像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改进LeNet-5模型的WHOⅡ/Ⅲ级脑胶质瘤影像自动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8例WHOⅡ级和Ⅲ级胶质瘤患者的MRI资料;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将前67例患者作为训练集,后31例患者作为测试集。首先,用深度学习技术及训练集的760张MRI T2WI图像,在卷积神经网络下(LeNet-5模型下)进行训练,模拟影像科医师的判断过程,从而建立了WHOⅡ/Ⅲ级脑胶质瘤影像自动分级系统。然后,对测试集的68张MRI T2WI图像进行临床验证。结果相较于原始LeNet-5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对WHOⅡ/Ⅲ级脑胶质瘤的测试准确率明显提高;当epoch=45时,正确率达到最高,epoch大于45时,趋于不变。同时改进后模型的测试错误个数均减少,总体错误率降低;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对胶质瘤分级的准确率较改进前有提高。结论改进的LeNet-5网络模型能够较好地识别胶质瘤影像表现的深层特征,提高了胶质瘤影像分级的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5.
6.
3D-FS-FLASH序列在肝细胞癌MR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MRI三维 ( 3D)FS FLASH序列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方法  2 0名患者 2 8枚病灶运用二维和三维序列行二次动态增强检查。观察各序列对病灶的显示能力 ,测量信号值 ,计算对比噪声比 (CNR)和增强指数 (EI)。并对三维资料运用多种方法重建。结果  3D FS FLASH动态增强发现病灶 2 8枚 ,优于二维增强的 2 4枚 (P <0 .0 5 )。二维增强动脉期、T2WI和三维增强动脉期CNR高于二维和三维平扫及增强实质期 (P <0 .0 0 1)。三维序列中病灶的EI >二维序列病灶EI>三维序列肝实质EI >二维序列肝实质EI (P <0 .0 0 1)。经重建 ,5枚病灶可显示供血动脉 ,1枚显示引流静脉 ,1例静脉曲张避免了误诊为肿瘤。结论  3D FS FLASH动态增强扫描不但诊断肝细胞癌优于 2D序列 ,还能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7.
乳腺恶性肿瘤磁共振征象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乳腺恶性肿瘤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白影像特点。材料与方法 27例乳腺恶性肿瘤行MRI平扫,其中12例行动态增强扫描,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分析乳腺恶性肿瘤的形态、信号、强化特点以及与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27例患者中平扫15例具有不规则形态、T2WI不均匀高信号、周边有毛刺等典型恶性征象,余12例需行动态增强扫描者,7例呈“快进快出”方式强化。浸润性小叶癌T2WI信号较低,强化不明显,呈不典型表现;粘液腺癌及叶状囊肉瘤肿块较大,周边毛刺不明显,强化呈“快进慢出”方式,表现亦不典型。结论 MRI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扫描是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性的螺旋CT血管造影(SCTA)与MR血管造影(MR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以及对治疗的指导价值,并对两者作比较。方法28例病人同时行SCTA、MRA、DSA,以DSA作为金标准,对SCTA与MRA作比较。结果①23例行SCTA及时间飞跃法(TOF)MRA者,SCTA诊断脑动脉瘤的准确性高于TOFMRA(P<0.05)。②SCTA较TOFMRA测量脑动脉瘤的最大径准确性高(P<0.01),TOFMRA测量值常偏小。③SCTA测量的栓塞治疗最佳投照角度与DSA符合率94.7%。④动态增强(DCE)MRA的图像清晰度及价值与SCTA相似。结论SCTA对体积小、破裂出血的脑动脉瘤的诊断准确性以及对动脉瘤测量的精确性高于TOFMRA,SCTA可较准确地测量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最佳投照角度,DECMRA是脑动脉瘤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的较好方法,DCEMRA的实用价值与SCTA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评价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两种不同的管腔形态特征及对应脑梗死类型的差异。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缺血性脑卒中住院诊断为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发病1周内行HR-MRI及头颅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观察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管腔形态特征及头颅DWI上脑梗死类型。依照HR-MRI上闭塞管腔的形态学特征将患者分为斑块形成组与非斑块形成组;DWI上脑梗死类型分为单发脑梗死、多发脑梗死、无脑梗死灶。结果 44例患者纳入分析,斑块形成组30例,非斑块形成组14例。斑块形成组闭塞位置位于近端16例,远端14例,非斑块形成组闭塞部位为近端13例,远端1例,两组闭塞部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5,χ~2=4.99),非斑块形成组闭塞部位多为M1段近端。斑块形成组与非斑块形成组单发性脑梗死分别为11例和5例,多发性梗死分别为15例和2例,无梗死灶分别为4例和7例,两组脑梗死类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6,χ~2=8.29),斑块形成组脑梗死类型多为多发性脑梗死,而非斑块组多为单个脑梗死或无梗死灶。结论高分辨MRI对大脑中动脉闭塞管腔管壁形态特征评价具有重要价值,闭塞管腔内是否有斑块与主干周围有无侧支形成可能是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不同脑梗死类型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维增强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在内脏动脉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3例内脏动脉瘤患者行三维增强MR血管造影检查,19例同期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三维增强MR血管造影用屏气超快速三维梯度回波序列,图像减影后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43例共50个内脏动脉瘤,涉及脾动脉32个(其中5例脾动脉异位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占64%;肠系膜上动脉7个(14%),腹腔动脉干5个(1例为腹腔系膜干),肾动脉4个,肝动脉2个.三维增强MR血管造影能清楚显示动脉瘤部位、大小、形态,并在立体直观显示动脉瘤及其与周围血管脏器关系方面优于DSA.43例中,行栓塞治疗15例,手术9例,保守观察19例.结论 三维增强MR血管造影能尤创、准确诊断内脏动脉瘤,所提供的三维解剖细节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可作为内脏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