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发展到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较少见,目前尚缺乏较恰当的解释。我们在工作中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37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怕冷、乏力、眼睑及面部浮肿,嗜睡、舌发硬。当地医院按“肾炎”治疗4个月不见好转,于8个月前来我院门诊检查,B超:肝胆未见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低电压,T 波异常。头颅 CT:轻度脑积水,颅内未见占位性病变。给予维脑路通,脑复  相似文献   
2.
格雷夫斯(Graves)病属于自身免疫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出现相应的功能异常甚至器质性损伤。该例患者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乏力、心悸、易饥饿、消瘦等)伴皮疹为首发表现,后续出现发热、全身浅表淋巴结痛性肿大、抗核抗体阳性、肝功能损伤等多系统损伤表现,最终经淋巴结病理活组织检查证实为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经多学科协作会诊,考虑该患者为Graves病合并结缔组织病继而引起HNL可能性大,病情复杂,易被延误诊治,现报告其多学科诊治经过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具有其家族性,已为许多临床工作者所知,但其亲属发病情况则统计资料少见。本文作者接触该病较多,8个月来统计临床确诊甲亢612例,现报告于下。资科与方法 612例甲亢系来自门诊及住院患者,依据症状体征,吸碘试验,甲状腺素抑制试验。T_5、T_4放免分析等确诊。初诊居多,少数为治疗复查患者,其中男性144例,女性468例.男:女为1:3.3,最大年龄58岁,最小10岁,平均年龄36.1岁。  相似文献   
4.
小儿美克尔憩室的放射性核素显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平  冯珏  张秀梅  王鹏 《河北医药》2007,29(9):1028-1029
美克尔憩室的临床表现以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由于其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较为困难,而高锝酸盐(99TCmO4-)腹部显像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1,2].笔者对50例疑为美克尔憩室并出血的患儿进行了99TcmO4-腹部动态显像,以探讨美克尔憩室核素显像的影像特征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定量分析对评价干燥综合征唾液腺功能的价值。方法将78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和32例非干燥综合征患者分别进行^99Tc^mO4^-唾液腺动态显像,根据时间-放射性曲线,计算功能参数并进行定量分析,然后分别将干燥综合征各组(SS)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唾液腺功能轻度受损组中MAR、UR、S/T、Tmax、Tmin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SR、Vmin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唾液腺功能中度、重度受损组中MAR、UR、S/T、MSR、Vmin等参数均低于或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min则明显大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只有Tmax这一参数SS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AR、UR、S/T、MSR、Vmin等参数是评价SS唾液腺功能的重要的灵敏指标。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结合时间-放射性曲线及功能参数定量分析能够无创、方便、客观地评价SS患者唾液腺功能。  相似文献   
6.
背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变区域内存在着存活的、但血流供应不足的脑组织,只要及时恢复血供,就可挽救。新型显像剂^99Tc^m-HL91脑乏氧显像可以显示脑血流灌注显像为低灌注区的乏氧、缺血但存活的这些脑组织。目的:探讨新型乏氧显像剂^99Tc^m-HL91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评估价值,为早期干预提供影像学依据。设计:以患者和健康自愿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对比的验证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核医学科和一所省级医院的神经内科,核医学科。对象:2000-03/2001-09在河北省人民医院随机选取门诊和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8例及健康志愿者4例。方法:对18例临床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4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脑乏氧断层显像,其中临床诊断脑梗死1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例,取标记好的^99Tc^m-HL91 555~Ⅰ110 MBq静脉推注,20~30min内行脑乏氧断层显像,17例患者同时进行了CT或MRI检查,11例患者次日行^99Tc^m-ECD脑灌注断层显像,并对3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用视觉判定脑血流灌注显像低灌注区域内及周边部位放射性能变化,出现放射性浓聚者,为阳性,未出现放射性浓聚者为阴性,介于两者中间者为临界(用计算机ROI技术与对照侧比较,两侧比值大于25%以上者诊断为阳性,小于者计人阴性组,本研究不设临界组)。主要观察指标:脑乏氧显像,CT,MRI,脑灌注显像结果。结果:18例患者中脑乏氧显像阳性者5例,分别为脑梗死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例。11例同时行^99Tc^m-ECD脑血流灌注显像者中6例表现为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CT或MRI检查异常者9例,4例健康志愿者未见异常显示。结论:^99Tc^m-HL91脑乏氧显像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因素较多,但对脑血流灌注显像出现低灌注区时可以区分组织乏氧或坏死,对指导早期康复干预和预后评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型乏氧显像剂99Tcm-HL91在缺血性 脑血管病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新型乏氧显像剂^99Tc^m-HL91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脑乏氧断层显像,其中临床诊断脑梗死1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例,取标记好的^99Tc^m-HL91 555-1110MBq静脉推注,20-30min内行脑乏氧断层显像,17例患者同时进行了CT或MRI检查,11例患者次日行^99Tc^m-ECD脑灌注断层显像,三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18例患者中脑乏氧显像阳性者5例,分别为脑梗死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例。11例同时行^99Tc^m-ECD脑血流灌注显像者中6例表现为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CT或MRI检查异常者9例。结论:^99Tc^m-HL91脑乏氧显像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因素较多,但对脑血流灌注显像出现低灌注区时可以区分组织乏氧或坏死,对指导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早期帕金森病99Tcm-TRODAT-1多巴胺转运蛋白SPECT脑显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应用99Tcm TRODAT 1进行多巴胺转运蛋白 (DAT)SPECT脑显像 ,探讨其在早期诊断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Hoehn Yahr分级为Ⅰ级的 7例偏侧帕金森病患者和 7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99Tcm TRODAT 1SPECT脑显像。应用计算机感兴趣区 (ROI)技术半定量计算纹状体 /小脑、尾核 /小脑和壳核 /小脑放射性计数比值 ,分别代表纹状体、尾核和壳核的DAT功能水平 ,对帕金森病患者纹状体及其组成部分的DAT功能与健康志愿者的相应区域DAT功能进行比较 ,并对帕金森病患者患侧肢体对侧和同侧纹状体、尾核和壳核的DAT功能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双侧纹状体DAT功能均低于健康志愿者 (1.5 5± 0 .16,1.46± 0 .14 ,1.80± 0 .0 4,P <0 .0 5 ,P <0 .0 1) ,并以患侧肢体对侧纹状体功能降低明显 (P <0 .0 1) ;与健康志愿者相比 ,双侧尾核DAT功能降低 (2 .2 0± 0 .0 5 ,1.88± 0 .3 8,1.62± 0 .2 2 ,P <0 .0 5 ,P <0 .0 0 1) ;与健康志愿者相比 ,双侧壳核DAT功能降低 (1.92± 0 .10 ,1.61± 0 .15 ,1.43± 0 .2 0 ,P <0 .0 1,P <0 .0 0 1) ,且以患侧肢体对侧壳核DAT功能降低明显 (P <0 .0 5 )。所有受检者在显像过程中及显像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99Tcm TRODAT 1SPECT脑显像有助于临床早期诊  相似文献   
9.
当今核医学发展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珏 《河北医药》2002,24(5):431-432
核子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我国始建于50年代末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核仪器、核药物的不断研制,以及计算机的升级换代,核医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走向分科专业化,衍生出了核心脏病学、核肿瘤学、神经核医学、内分泌核医学等专业,已成为临床检查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本文限于篇幅仅对神经核医学、核心脏病学的现状及近年来的发展做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99Tc^m-TRODAT-1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SPECT脑显像现已应用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早期诊断。本文探讨纹状体^99Tc^m-TRODAT-1特异性摄取和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评分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