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1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医学生物文献数据库、维普资讯、PubMed及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出自各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18年7月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伴抑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根据系统评价标准依次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纳入14个研究,共118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伴抑郁在降低HAMD评分、提高QLOIE-31评分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癫痫发作频次改善率效应值合并量OR=3.53,95%CI(1.73,7.17),Z=3.48(P=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安全性效应值合并量OR=0.59,95%CI(0.35,0.98),Z=2.03(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足疗程治疗癫痫伴抑郁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临床安全性良好,但因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有限,上述结论尚待高质量的RCT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2.
广西医科大学医学课程双语与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WTO)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趋密切和频繁。自 2 0 0 0年以来 ,为了适应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要求 ,我校及时调整医学教育的规模与结构 ,在稳定本科教育的同时 ,招收了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硕连读班 (简称本硕班 )和外国留学生班。本硕班采用双语教学 ,部分课程教师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亦采用双语教学 ,或用英语进行小结 ;而外国留学生班则采用全程英语上课。双语授课课程指采用了外文教材 ,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 0 %以上 (含 5 0 % )的课程 (外语课除外 )。 3年多来 ,经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积累了管理经验 ,锻炼了师资队伍。现就我们在开展双语和英语教学方面的一些工作体会总结如下。1 领导重视 ,分批培训教师招收本硕班和留学生班是我校提高办学层次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大举措 ,是落实我校第四届教代会提出的“赶全国一流水平 ,创南疆医学名校”办学目标的具体措施。为了取得共识 ,校长唐步坚教授高度重视 ,下拨专项经费 ,参与制定培训计划。从 2 0 0 0年下半年开始 ,开办脱产和半脱...  相似文献   
3.
4.
南宁市产妇产后保健知识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南宁市产妇对产后保健知识的需求状况。方法:以随机抽样法对364例产妇进行入户调查或电话采访。结果:298例(81.9%)产妇对产后保健知识有较高的需求欲望,较需要的内容为:产褥期常见病症状及处理,产后住院期、出院后产褥期的饮食与营养以及休息与活动等。结论:南宁市产妇对产后保健知识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产后的饮食与营养、休息与活动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各分型致病因素的多因多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制定先天性心脏病一级预防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510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进行1:2病例对照配对调查,其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法乐氏综合征和动脉导管未闭4种主要分型CHD各102例,其他分型CHD共102例,在建立总的不分型CHD与各危险因素的条件Logistic模型并筛选出CHD总的危险因素之后,采用多个因素量和多个自变量的条件Logistic模型,对各分型CHD与可  相似文献   
6.
化学治疗是目前控制结核病流行的主要方法,我国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采用统一短程督导化学治疗方案.抗结核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药物不良反应.据报道,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1-3].年龄、性别、HBsAg、肝炎史、糖尿病、营养不良等生物因素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有影响[4-5],本研究旨在探讨非生物因素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行为方式、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 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全国各地各类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布不尽相同, 而华南地区独特的气候、饮食及生活方式对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影响至今尚不明确。因此, 亟需通过区域性大型队列的建设, 为区域重大疾病的病因学研究、早期预测和干预策略提供本土化人群证据, 也为国家重大慢性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华南区域自然人群慢性病前瞻性队列于2017年12月正式启动, 覆盖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和海南省, 以35~74岁常住居民为主要研究对象, 包括城市与农村、汉族与以壮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多类型自然人群。本队列围绕华南区域常见重大慢性病建立集健康信息和生物样本为一体的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 并开展长期随访。现已建立116 520人的基线数据库, 年龄为(54.9±12.5)岁, 女性71 077人(61.0%)。基线数据库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数据以及生物样本。本文对华南区域自然人群慢性病前瞻性队列设计的理念、研究进展和随访设想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并优化室间隔缺损潜在生物标记物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M-MS测定方法。方法借助Uni Prot数据库和辅助软件Skyline建立ICAM-1多重反应监测质谱定量(MRM-MS)方法,进一步筛选其各肽段及母子离子对,并通过改变MS的碰撞能量CE值和去簇电压DP值进一步优化其MRM质谱扫描方法。结果从ICAM-1的11个肽段88对离子对中优选出3个肽段9对离子对作为ICAM-1的定量依据。采用优化后的MRMMS进行检测,10个血清样本中ICAM-1蛋白含量为(318.40±97.20)ng/m L,与经酶联免疫法测定的结果(330.30±130.24)ng/m 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Uni Prot数据库和辅助软件Skyline,经过多个循环可以建立并优化ICAM-1蛋白的MRM-MS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不分型先天性心脏病(CHD)与室间隔缺损(VSD)两者的致病危险因素及其异同。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115对CHD患儿与对照儿父母的环境暴露因素并检测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与胱硫醚β-合成酶(CBS)T833C基因型,对不分型CHD与VSD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妊娠合并症(OR=2.069,OR=2.963)、孕期情绪紧张或忧郁(OR=4.653,OR=3.98)为不分型CHD和VSD共同的危险因素,孕早期接触农药(OR=8.62)、孕早期感冒(OR=4.125)、母MTHFR基因677TT型(OR=3.872)为不分型CHD的危险因素,孕早期服中成药(OR=4.026)仅为VSD的危险因素。结论:一些危险因素可能会引起多个部位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而某些危险因素仅引起某一部位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各类型CHD的致病因素存在着各自特有的危险因素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XPD基因751、31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运用TaqMan MGB荧光定昔实时PCR分析方法对病例组300例肝细胞癌患者和对照组312例非肿瘤患者进行XPD基因751和312位点的基因型分析.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比较各基因型在两组中分布频率的差异,以及基因多态性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 XPD基因751位点3种基因型AA、AC、CC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携带XPD751野生纯合子AA基因型者比较,携带XPD751AC或CC基因型者患肝细胞癌风险无显著增加(P>0.05).XPD基因312位点3种基因型GG、GA、AA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携带XPD312野生纯合子GG基因型者比较,携带XPD312 AA基因型个体罹患HCC的风险是携带XPD312 GG基因型的2.67倍(OR=2.67,95%CI:0.431~16.5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携带至少一个XPD312A等位基因的个体罹患肝细胞癌的风险是GG基因型的2.62倍(95%CI:1.626~4.22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XPD基因751位点多态性与吸烟、XPD基因312位点多态性与吸烟、XPD基因312位点多态性与HBsAg阳性之间在肝细胞癌发生中存在交瓦作用,交互作用的OR值分别为4.291、5.341、7.348.结论 DNA修复基因XPD312A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南部地区人群肝细胞癌的危险等位基因,XPD基因多态性与吸烟、HBsAg阳性之间在肝细胞癌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能增加罹患肝细胞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