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8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垂直微创切口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应用使烧(创)伤后畸形的整复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既往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置入多选用平行于扩张器长轴的切口,这一术式缺点主要在于首次扩张时间晚、周期长、切口张力大及易发生扩张器外露等并发症。2002年5月~2004年5月,我们采用垂直微创切口埋置扩张器140个,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制异种猪去细胞真皮修复切除瘢痕区创面的愈合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制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皮移植在瘢痕切除后植皮区的成活率和瘢痕形成情况组织病理学结果,并于单纯行自体中厚皮移植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4-03/2005-04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四临床部烧伤整形科烧烫伤后瘢痕形成患者21例共29处。瘢痕增生伴痛痒症状明显者15例,瘢痕挛缩明显者6例;供皮区正常皮肤者15例,扁平状瘢痕皮肤者6例。其中取23处为实验组;取6例6个部位的另一侧肢体创面作为对照组,参与患者知情同意。①用健康白色家猪制得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②移植部位:四肢、躯干。完整切除瘢痕,实验组根据创面大小剪裁自制真皮基质,移植最大面积为10cm&;#215;8cm,真皮面接触植皮区,自体刃厚皮覆盖其上。对照组切除瘢痕后单纯行自体中厚皮移植。两组切除瘢痕手术操作相同。于术后2周和2个月观察植皮成活率和瘢痕形成情况,13个月时取1例患者复合皮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移植皮成活标准为移植皮片色泽红润平坦,与受皮区基底贴附牢固,创缘愈合好,皮片质地柔软,颜色与周围皮肤接近。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纳入患者21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两组植皮区大体观察:实验组术后2周,植皮成活率100%(23/23)。可见大部分自体刃厚皮红润,有些植皮区尚可看到自体刃厚皮下的网状真皮支架,刃厚皮与其下的真皮基质结合牢固。术后2个月复查,复合皮平整柔软,弹性较好,关节活动正常,但稍有色素沉着,与对照组的中厚皮覆盖的植皮区效果相似,但实验组供皮区瘢痕形成明显轻于对照组。②组织病理学观察:光镜下可见复合皮皮肤结构完整,但表皮较薄,表皮一真皮连接区较平坦,真皮内可见胶原纤维排列较规整,可见微血管结构及成纤维细胞,少许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应用自制异种猪去细胞真皮支架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可明显改善瘢痕切除后植皮的愈合质量,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间段犬腭骨-上颌骨缝内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探索颅面部骨缝组织在张力作用下的变化.方法 制作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SMA)扩张器,并用口腔矫形测力器测定其最大力值为3.5 N.选择8周龄杂种犬4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全麻下,去除硬腭中部后部骨质,缝合口腔和鼻腔侧黏膜,形成宽约8 mm的腭裂模型.实验组将NiTi-SMA安置在硬腭上,分别于牵张后3、7、14、28、56 d处死动物,并制作电镜标本.透射电镜下观察腭骨-上颌骨缝内细胞的变化过程.结果 电镜下腭骨-上颌骨缝牵张,首先表现为组织断裂,渗出,细胞死亡,随后是骨和纤维生成细胞群增殖活跃,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功能增强,最终恢复正常缝组织结构.结论 电镜下可以区分缝细胞的类型和功能状态,提示缝牵张是组织修复与再生并存的过程,张力引发细胞反应特别是成骨反应是导致骨缝增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成批危重烧伤患者面部和手部等关节部位创面的早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整形美容原则和技术早期处理成批危重烧伤患者颜面部和手部等关节部位的深度创面,兼顾功能和外观修复的方法 .方法 23例重度烧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4.4±6.3(17~46)岁,为深Ⅱ~Ⅳ度烧伤,总面积15.7%±13.9%(6%~75%)TBSA,均伴中度或重度吸入性损伤.23例中气管切开14例;伴少尿性肾功能不全1例;面部严重烧伤12例,为深Ⅱ~Ⅳ度烧伤,面积0.5%~3% TBSA;手部严重烧伤20例(计39只手),为深Ⅱ~Ⅳ度烧伤,面积1%~4% TBSA.伤后3天,应用整形美容的原则和技术行手部切(削)痂、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伤后2~3周,行面部剥痂、自体中厚皮分区移植术.结果 所有患者颜面部和手部皮片成活良好,面部重要器官和手部的功能及外形满意.结论 对成批危重烧伤患者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应用美容和整形的原则和技术,早期处理颜面、关节等功能部位的创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烧伤后整形手术区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1988~1998年1590例伤后的整形手术,其中54例发生术区感染,感染率为3.5%,在统计的5项危险因素中,其中手术时间超过4h。手术前住院日超在和术区有残留创面和(或)术区瘢痕凹不平,还3项因素均可明显增加术感染的发生率。术前过早备皮是导致术区感染的可能因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术后术区感染的发生率似乎无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保留轴型血管的前提下,应用蒂傍轴型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替代原有以轴型血管为主要血供的传统轴型皮瓣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烧(烫)伤后瘢痕畸形矫正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27例为观察组,分别以腹壁浅动脉(8例)、旋髂浅动脉(13例)、腹壁下动脉脐旁穿支(4例)、逆行桡动脉(2例)的蒂傍血管为主要供血血管,在轴型血管分支血供区域内形成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20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轴型皮瓣对创面进行修复。对皮瓣成活率,皮瓣长宽比值及皮瓣的随意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7例转移皮瓣全部成活,2组皮瓣的成活率、皮瓣长宽比值、断蒂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观察组皮瓣中心轴线与轴血管垂直线夹角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蒂傍轴型血管薄皮瓣较传统轴型血管薄皮瓣具有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的临床重要性已广受重视。白介素2必须通过IL-2R方能发挥作用。在烧伤领域内研究此课题者,在国内尚罕见报告。对10名健康人及29名烧伤病人,烧伤面积5~98%,平均19.6%,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细菌内毒素(LPS)对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γ-干扰素(IFN-γ)作用的影响,探讨其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取增生性瘢痕患者的正常皮肤进行成纤维细胞培养,分别用终浓度为0.005、0.010、0.050、0.100、0.500和1.000μg/ml的大肠杆菌LPS(E.coli055:B5)刺激,传代至表型稳定(第8代)。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LPS刺激后8、24和γ2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和IFN-γ含量的变化。阴性对照为DMEM培养基;阳性对照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结果:随着LPS浓度的增加(0.005~0.100μg/ml),各时间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的含量增加,而IFN-γ的含量降低,呈明显量一效依赖关系,在0.100μg/ml浓度时作用最为明显,TGF-β1、IFN-γ的含量与阳性对照相近(P〉0.05)。但随着浓度的进一步增加(0.500μg/ml),这一作用开始下降,当刺激浓度达到(1.000μg/ml)时,则呈相反作用。结论:一定浓度的LPS刺激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分泌TGF-β1并抑制IFN-γ的分泌,这可能是增生性瘢痕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特殊毁损性创面的修复与重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报道特殊毁损性创面的修复与重建.方法1993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147例患者的毁损性创面175处,其中电烧伤96例,热压伤18例,一氧化碳中毒昏迷、癫痫发作等原因烧伤18例,药物渗漏、创面感染致深部组织坏死6例,放射性烧伤3例,化学烧伤2例,爆炸伤2例,冻伤2例.175处毁损性创面应用局部皮瓣,前臂逆行岛状皮瓣,胸大肌皮瓣,胸三角皮瓣,背阔肌皮瓣,腓肠肌肌皮瓣,胫前、胫后动脉岛状皮瓣等修复.创面缺损范围1cm×1cm~20cm×28cm,皮瓣最大22cm×30cm,最小1.5cm×2.0cm,同时行去细胞异体肌腱移植,修复缺损肌腱7例.结果169个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6个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经切除坏死痂皮植皮愈合;7例去细胞异体肌腱移植全部成活.28例经4个月~8年随访,功能、外形均满意.结论根据毁损性创面部位、范围和程度,选择不同类型的皮瓣进行修复和去细胞异体肌腱移植,是恢复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烧伤缺损与畸形的特点及其整复治疗。方法:将近20年来收治的鼻烧伤畸形及其修复进行归类,除采用皮片移植等修复各种瘢痕畸形以外,采用皮瓣包括手桡动脉血小皮支前臂岛状皮瓣、植皮后形成的颈部血管化皮瓣;对缺乏传统方法修复条件的病例,采用髂腰部残存皮肤预制薄皮瓣转移进行鼻再造。结果:75例鼻部烧伤畸形,经修复后功能与外形获得恢复与改善。结论:依畸形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对合并面部瘢痕的病例,应特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