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49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9名消防员耻骨骨炎患病情况调查姜海洋,徐剑平,乔保平,杨德秀,李卯,侯永新深圳机场医疗急救中心深圳518128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郑州450052关键词耻骨;骨炎;调查;消防员许多学者认为耻骨联合的反复微损伤是导致创伤性耻骨骨炎的根本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癌(BC)中胸苷酸合成酶(TS)的表达对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膀胱癌石蜡标本中的T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TS蛋白在膀胱癌与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肿瘤低分化、临床病理分期晚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TS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增强可能是膀胱癌患者一个重要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腹腹腔镜肾上腺醛固酮瘤(APA)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06-2019-06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9例APA患者,均行经腹腹腔镜肾上腺APA切除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9例经腹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5~180 min,平均82.54 min。术中出血量30~100 mL,平均63.24 mL。未发生严重出血、感染、肾上腺危象、大血管及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2 d即可下床活动,1~3 d开始进食,留置肾周引流管3~5 d。应用激素替代治疗7~9 d,并逐步减量至停药。全部患者均获3~2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44例血钾及高醛固酮血症均恢复至正常。血压正常者43例,仅6例需口服药物控制血压。无1例肿瘤复发。结论经腹腹腔镜APA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以及疗效理想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经验不足的外科医生,比较腹腔镜下经腹入路肠系膜间途径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传统经腹入路侧结肠途径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在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59例左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的资料,采用常规侧结肠入路32例,而经中结肠系膜间入路27例,比较围手术期结果和随访资料,比较两种方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术后疼痛程度等情况。结果经中结肠入路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常规侧结肠入路组(P<0.05),经中结肠系膜间入路组术后疼痛明显减轻,两组患者在术中失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中结肠系膜间途径直接暴露输尿管可节省游离侧结肠所需时间。该方法对于经验有限的外科医生也是安全可行的,并具有与侧结肠手术相似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选取2010-01—2019-01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1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和定期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血尿在术后2天内消失,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均好转出院。住院时间为6~11 d。术后病理肉眼所见为灰黄灰红组织,切面灰白色,质中到硬,免疫组化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8例、80%)、波形蛋白Vimentin(+)(10例、100%)、平滑肌抗体SMA(+)(7例、70%)、细胞角蛋白CK(+)(8例、80%),确诊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术后随访平均37个月(6个月~96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病例。结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易与膀胱恶性肿瘤混淆,主要依据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完整切除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与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相关的新检测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侧68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癌旁正常膀胱组织标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其相互联系,以及其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6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45.6%(31/68),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血管浸润有关(P<0.01),有无淋巴结转移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01):10例癌旁正常膀胱黏膜VEGF表达均为阴性;VEGF表达阳性者生存超过5年者(39.3%)明显低于VEGF表达阴性者(93.7%,P<0.05)。结论VEGF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检测VEGF表达对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羟喜树碱局部热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附6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羟喜树碱局部热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对保留膀胱的63例膀胱癌患者,术后采用羟喜树碱膀胱内直接加热法定期热化疗,并随防26~64个月,平均48.6个月,观察疗效.2年后复发1例,3年后复发2例,5年后复发3例.羟喜树碱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可靠,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耻骨骨炎12例X线表现姜海涛1)王勇2)乔保平3)朱敬松1)1)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郑州4500032)河南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郑州4500033)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郑州450052关键词耻骨骨炎;X线;骨刺;骨折;骨桥;耻骨囊...  相似文献   
9.
环孢素A的慢性肾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孢素A的慢性肾毒性是影响临床同种肾移植术后病人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机理仍不清楚。目前研究认为,转化生长因子β等细胞因子在环孢素A慢性肾毒性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具有多药耐药性,对放化疗均不敏感,25%~30%的患者就诊时已发生转移,行根治性手术后仍有20%~40%的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发生转移者中位生存期(OS)仅8~12个月,5a生存率不足10%[1]。传统以干扰素α和IL-2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总有效率低且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2]。临床试验[2]证实以舒尼替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在治疗转移性RCC方面能够获得较高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改善晚期转移性RCC患者的生存状况,然而尚缺乏大样本的临床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