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胎视网膜神经元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人胎视网膜各种神经元凋亡的发生时间,神经元凋亡与增殖,分化的关系,方法:收集8~38周(受精龄)胎儿视网膜27例,成人视网膜3例,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翻译法(TdT-mediateddUTPnickendlabellingmethod,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光镜观察,结果:标记的凋亡细胞具有环形核,核浓缩或新月形等典型形态学特征,可见凋亡小体,胎儿视网膜神经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兔心肌缺血的模型制备方法进行改进 ,并探讨其在 MRI诊断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高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 AD)和同时低位结扎 L AD及左冠状动脉旋支 (L Cx)建立兔心肌梗塞模型 ,并在术后行 MRI检查 ,对取材后心肌标本行氯化三苯四氮唑 (TTC)及病理检查。结果  1L AD组 2 0 % (5 / 2 5 )发生心室颤动导致死亡 ,L AD +L Cx组无一例发生室颤死亡。 2 L AD组 EKG改变明显者占 5 6 % (14 / 2 5 ) ,其中 2 1.4 3% (3/14 )在即刻就有 EKG明显改变 ,并在 30分钟后恢复正常 ;EKG改变不明显者占 4 4 % (11/ 2 5 ) ;L AD +L Cx组 10 0 %有 EKG明显改变 ,且 30分钟后亦无明显恢复。 3L AD组心肌梗塞范围较小 ,并均限于左室前壁 ,室间隔前部损害 ;而 L AD+L Cx组心肌梗塞范围较大 ,且累及左室前壁及侧壁 ,无一例有室间隔前部损害。4 L AD组中有 30 % (6 / 2 0 )不能显示小灶缺血局部心肌运动降低 ,16 .6 7% (3/ 18)无法分辨早期小梗塞灶的 MRI信号变化 ;而 L AD+L Cx组均能显示缺血局部心肌运动降低及梗塞灶早期的 MRI信号变化。结论 低位结扎兔心 L AD+L Cx,手术死亡率低 ,EKG改变明显 ,梗塞面积较大 ,是 MRI研究中一种较理想的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硬组织切片技术和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例16~20周胎儿股骨骺板、干骺瑞进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简称IGF-I)的定位研究。观察到骺板储备区、增生区和肥大区均有IGF-I免疫反应阳住的软骨细胞;干骺端存在一定数量的IGF-I阳性成骨细胞,部分类骨质和骨基质也有阳性反应物沉积,少数破骨细胞也呈IGF-I免疫阳性反应。作者同时讨论了在硬组织切片上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的可能性和IGF-I在骨组织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Nestin、CK19及insulin等在胚胎胰腺发育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Nestin、CK19、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抑素在胚胎胰腺发育中的表达,探讨胰岛细胞分化发育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及免疫组化双染法(LAB SA),对30例6~14wk人胚胎胰腺中,Nestin、CK19、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抑素阳性的细胞进行定位。结果:(1)胚胎胰腺发育中Nestin阳性细胞存在于胰腺的间质,数量极少;CK19在胰腺导管上皮分化中持续表达,呈强阳性;(2)7wk胰腺导管上皮开始分化出胰岛细胞,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抑素表达阳性,三者的表达并无时段差异性;随着胎龄的增加,阳性细胞数增加,14wk时胰岛逐渐形成,表达达到高峰。结论:胚胎胰腺的发育中,胰腺间质存在胰腺干细胞;胚胎早期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开始分化并分泌胰岛素,其自分泌的激素可能参与调节胰岛细胞的迁移和胰岛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与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相关的候选基因,并对其中的候选基因进行初步的验证。方法用限制片段差异显示PCR技术(restriction fragments differential display PCR, RFDD-PCR)建立涎腺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株(ACC-M、ACC-2)的表达谱。对两个表达谱的片段进行比较,通过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初步筛选出候选基因。用半定量逆转录PCR技术对筛选出的基因进行初步验证。结果RFDD-PCR方法共获得5420个基因片段,其中包含12个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基因。半定量逆转录PCR方法发现MMP2、MMP7、MMP9、MMP14、MMP15、MMP24在ACC-M和ACC-2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构建了ACC-M和ACC-2细胞株的表达谱,为寻找目的基因奠定了基础。发现MMP2、MMP7、MMP9和MMP15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转移有关,不同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可能与不同的MMPs家族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基因表达谱差异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建立大鼠正常视网膜和糖尿病8周视网膜基因表达谱,比较两者差异,初步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基因。方法 通过限制片段差异显示 PCR( restriction fragments differential display-PCR,RFDD-PCR)获得正常大鼠视网膜及8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转录组片段。应用Fraent Analysis等软件,对差异片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确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基因/表达序列标签( expression sequence tag, Ksr)。结果 获得有意义的片段共3639个,有差异的片段840个,占表达数的23.08%。其中包括5个视觉传导相关基因,13个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基因和3个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基因。糖尿病8周大鼠视网膜Rhodopsin kinase,β-arrestin,Phosducin, rod photoreceptor cGMP-gated channel 和 Rpe65的表达下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GluR1-4下调,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及γ-氨基丁酸受体各亚型则普遍上调,而甘氨酸受体表达无变化。结论 糖尿病8周大鼠神经视网膜已受到累及,其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可能与糖尿病早期视功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2、14和泛素因子E4A(UBE4A)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及癌旁正常卵巢组织间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RFDD-PCR、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USP2、USP14和UBE4A在4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卵巢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卵巢组织上的表达差异。结果: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2、USP14和UBE4A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正常卵巢组织中无表达或低表达。结论:USP2、USP14和UBE4A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卵巢癌中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活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泛素蛋白酶系统(UPS)在正常和8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图谱,探讨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中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在限制片段差异显示PCR(RFDD-PCR)技术建立正常和8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基因表达谱的基础上,对差异片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UPS DR相关基因,并以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RT-PCR技术进行验证。结果:RFDD-PCR结果显示,泛素蛋白酶系统DR相关基因UBS3A、PSMD8和PSMD11在糖尿病组表达上调。RT-PCR结果显示,糖尿病组UBS3A表达比正常组明显增高,PSMD8和PSMD11则仅在糖尿病组中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正常组UBE3A阳性免疫反应物见于内丛状层,外丛状层和锥、杆体细胞层,PSMD8和PSMD11未见阳性细胞;糖尿病组UBE3A、PSMD8和PSMD11阳性细胞明显增多,见于节细胞层、内核层和外核层。结论:UPS与DR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与坏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凝胶电泳及原位末端标记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神经元的凋亡与坏死。采用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2 小时,再灌流0.5~48 小时,造成脑缺血再灌流模型(30 只),用HE、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神经元的改变。结果:缺血损伤区位于视前区、纹状体和皮质,再灌流0.5 小时,视前区的缺血损伤区有较多的凋亡细胞,而皮质、纹状体仅有散在的凋亡细胞。再灌流3~6小时,凋亡细胞数量增多,并可见坏死细胞,12小时达高峰,持续到24 小时,并可见凋亡细胞各种形态,凋亡细胞主要位于缺血损伤区内界,坏死细胞也增多。48小时完全坏死区周围有成群的凋亡细胞。电泳显示涂片状背景上有明显的DNA带。细胞凋亡参与缺血再灌流所致的神经元损伤,凋亡细胞与坏死细胞并存,细胞凋亡使梗塞区面积扩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获得2个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Penta D、Penta E)在云南回族人群中的基因型及等位片段频率分布,获得相应位点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204份EDTA抗凝血样采自云南昆明地区无血缘关系的回族个体,利用荧光标记复合扩增及毛细管电泳自动荧光检测的方法,对该群体样本检测,获得2个STR基因座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等群体遗传学数据,并检验它们基因型频率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计算法医学常用各种概率。结果全部样本的每个STR基因座都获得了清晰的基因型分型结果。2个STR基因座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获得2个STR基因底的基因型分型结果,适用于法医学亲权鉴定和个人识别,为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了2个STR基因座的云南回族群体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