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中国HIV-1高暴露持续血清阴性(highly exposed persistently seronegative,HEPS)者的Nef、Gag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应答特点,探讨HIV-1特异性CTL应答在这类特殊人群中抵抗感染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0例HIV-1高暴露持续血清阴性者,11例经性接触感染且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及4例未经暴露的健康志愿者.以覆盖HIV-1 gag全长和部分nef的14个肽段库为刺激原,应用IFN-γ ELISPOT法测定3组人群的特异性CTL应答,并对3组的应答强度、宽度以及对肽段库识别比例进行比较.结果 50%(5/10)的HEPS,100%(11/11)的HIV/AIDS患者均存在Nef及Gag特异性CTL应答,而4例健康对照均为阴性.存在应答的HEPS者对14个肽段库的平均应答强度和宽度分别是HIV/AIDS患者的4.3%和37.7%.在HEPS者中主要识别的肽段库均为HIV/AIDS患者中识别比例相对较低的肽段库.结论 与HIV/AIDS患者相比,HEPS者中的HIV-1特异性CTL应答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可能在保护机体免于HIV-1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检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干扰素α(IFN-α)的情况,以探究其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和单核细胞功能是否存在缺陷。方法前瞻性纳入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肝炎门诊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6例,同期选取与之年龄相匹配的HBV携带者16例和健康人18例。采集血样,分离PBMC,分别与含未甲基化的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序列的寡脱氧核苷酸2216(CPG ODN2216)、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 I:C)刺激共培养,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量其分泌IFN-α量。结果经ODN2216刺激后,CHB组患者PBMC分泌IFN-α量平均为31.20(7.33~44.04)pg/ml,HBV携带者组PBMC分泌IFN-α量平均为109.91(13.74~240.27)pg/ml,健康对照组PBMC分泌IFN-α量平均为107.95(48.59~227.33)。CHB患者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691,P=0.007)。CHB患者组显著低于HBV携带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06,P=0.027)。经poly(I:C)刺激后,三组PBMC分泌IFN-α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28,P=0.427)。结论较HBV携带者和健康对照组,CHB患者体内PBMC中树突状细胞分泌IFN-α明显下降,而单核细胞分泌IFN-α量无显著性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病人发生噎食的原因,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发生噎食病人的资料,寻找发生的原因。结果发病相关的因素主要为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暴饮暴食等进食障碍、错误的进食体位、食物保管不当、偷拿别人的食物所造成的紧张进食速度加快,咀嚼不充分。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减少噎食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一病例不同位点组织显微切割方法对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及其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克隆性检测结果的影响和意义。方法随机选取病理存档宫颈SCC 22例,CIN 48例,采用单位点或多位点显微切割方法,分别切取病变上皮组织及其相应的间质,抽提DNA,用限制性内切酶HpaⅡ酶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人类X染色体上的雄激素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比较酶切前后的结果,判断病变的克隆性特征。结果纯合子8例,杂合子62例,杂合率88.6%。CIN组单克隆性病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单位点显微切割病变的单克隆率为CINⅠ5/20(25%)、CINⅡ/Ⅲ16/22(72.7%)和宫颈SCC17/20(85%);多位点显微切割病变的单克隆率为CINⅠ3/20(15%)、CINⅡ/Ⅲ13/22(59%)和宫颈SCC12/20(60%),其检测结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点微切割的病变中,10例呈现不同的X染色体失活类型。结论单位点显微切割的方法检测宫颈病变单克隆性比多位点显微切割更为准确,对判断CIN的肿瘤属性有意义。多位点显微切割对研究SCC发生的单中心或多中心起源有意义。本组结果提示大部分SCC起源于单个位点的单克隆改变,而部分病例为多位点的单克隆发生。  相似文献   
5.
女性耳垂、耳屏、对耳屏和屏间切迹的形态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21名女大学生耳垂、耳屏、对耳屏和屏间切迹的形态观测并分型.方法:目测耳垂、耳屏、对耳屏和屏间切迹4个结构的类型,且计数.结果:人体左右耳无显著差别,个体间有显著差别.讨论:为人体体调提供数据,为将来美容外科等提供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6.
集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病人自尊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集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病人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4例住院抑郁症病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在两组均使用相同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治疗组同时给予集体心理治疗,每周1次,8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病人采用自尊量表(SES)、自卑感量表(FI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SES、FIS评分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4.535、8.907,P〈0.001)。结论集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病人自尊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接受式音乐疗法辅助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抑郁症病人6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只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除接受药物治疗外,还进行音乐治疗。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测评。结果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t=5.92~11.45,P〈0.01)。音乐疗法对抑郁的疗效与对焦虑的疗效相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音乐疗法作为精神科辅助治疗具有临床实践意义,接受式音乐治疗可有效改善抑郁症病人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血钠、血钾和肾功能情况。方法总结280例HIV/AID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血钾、血钠和肌酐、尿素氮水平,并探讨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多见于CD4^+淋巴细胞〈200个/mm^3的患者,其发生率为19.4%和13.3%,显著高于CD4^+T淋巴细胞≥200个/mm^3组。在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患者中,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70.6%(24/34)和60.7%(17/28),显著高于非低钠、低钾血症组。在280例HIV/AIDS患者中,仅发现2例肾功能异常。结论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多发生于AIDS晚期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者更易出现,临床医师应在CD4T淋巴细胞数量〈200/mm^3时注意患者的血钠和血钾水平;HIV感染对肾脏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左玲燕  李太生  谢静  韩扬  徐珊  李雁凌 《现代护理》2007,13(20):1940-1942
目的探讨有效的教育指导方法,提高我国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103例艾滋病患者开始抗病毒治疗前及治疗1、3、6、9、12个月末进行教育指导。结果患者对疾病及药物治疗的认知程度显著改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擅自停、换药物和私自退出治疗的情况,病毒复制被控制,实现了免疫功能重建。结论优质的教育指导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取得最佳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使用核苷(酸)类药物(NAs)进行抗病毒治疗后,HBsAg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7月30日至2016年12月3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qHBsAg)检测的CHB患者资料,分析随访192周过程中每24周的qHBsAg、HBV DNA和HBeAg的数据。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qHBsAg和HBeAg,采用PCR和COBAS Amplicor检测HBV DNA。结果共纳入60例患者,HBeAg阳性组基线HBV DNA高于阴性组(P0.05),在48周后均降至检测下限以下。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基线qHBsAg分别为(3.43±0.73)log_(10)IU/m L,(3.08±0.47)log_(10)IU/m L。除48周外,所有随访时间点HBeAg阳性组qHBsAg均高于HBeAg阴性组(P0.05)。HBeAg阳性组在抗病毒治疗后,HBeAg定量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 CHB患者在接受长期NAs治疗过程中,实现HBsAg转阴这一临床治愈目标较为困难,长期应用NAs治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