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数量、表面抗原及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免疫磁珠结合三色流式细胞仪分选计数APL患者初诊及治疗后CECs的数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PL患者初诊及治疗后CECs表面CD146、CD31、CD144、VEGFR-2、CD45及CD133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CECs进行血管生成实验及细胞集落形成率的测定。结果:APL患者CECs在外周血白细胞10×10~9/L及CD34阳性患者中数量明显增多(P0.05),高危、低危及中危3组患者的CECs数量也呈现明显的差异(P0.05)。32例APL患者诱导化疗后均获得完全缓解,治疗后CECs数量及其表面CD133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同时治疗后APL患者CECs体外形成血管数目及细胞的集落形成率均明显减少(P0.05)。APL患者CECs数量治疗后/治疗前的比值与As_2O_3治疗1周后的尿砷浓度呈现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精确计数并深入了解CECs生物学特性可能有助于评价APL的预后及设计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B-DLBC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PB-DLBCL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等并分析其预后因素。结果 13例患者均以乳腺肿块为临床表现,其中女12例,男1例发病年龄34-92岁;行手术治疗9例,全身化疗12例,放弃治疗1例,9例患者联合放疗。随访时间8-114个月。复发6例;死亡5例,死于淋巴瘤播散4例,3年生存率67.3%,5年生存率33.7%。结论 PB-DLBCL多见于老年女性,预后与肿瘤分期、国际预后指数、乳酸脱氢酶及肿块大小有关治疗方法建议采取含蒽环类的化疗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模式,对高危患者需行中枢神经系统预防性鞘内化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Ph染色体阳性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过程中出现静脉血栓发病的认识。方法临床诊断4例Ph染色体阳性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过程中出现静脉血栓并文献复习。结果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Ph染色体均阳性,化疗后继发血栓形成,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后血栓无加重,无出血现象。结论对于Ph染色体阳性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过程中要高度注意血栓事件的发生,诱导缓解过程中是否常规给予抗凝治疗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转位蛋白(TSPO)基因在FLT3-ITD/DNMT3A R882双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初发AML患者76例,其中伴有FLT3-ITD突变34例,伴有DNMT3A R882突变27例,伴有FLT3-ITD/DNMT3A R882双突变15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治疗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19例。骨髓穿刺留取骨髓3 ml,常规提取RNA,通过转录组测序方法检测TSPO基因的表达量(使用2-ΔΔCT法计算)。结果:FLT3-ITD单突变组和DNMT3A R882单突变组初诊时TSPO基因表达量分别为2.02±1.04、1.85±0.76,均高于对照组的1.00±0.06,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1,P=0.821);双突变组初诊时TSPO基因表达量为3.98±1.07,明显高于FLT3-ITD单突变组和DNMT3A R882单突变组(P=0.032,P=0.021);双突变组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时的TSPO基因表达量为1.19±0.87,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酯碱(HHT)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初发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以及诱导治疗期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医院血液科2006年1月—2013年6月期间HHT联合ATRA和As2O3方案治疗18例初治儿童APL的临床疗效、诱导治疗期毒副反应。结果 1所有患儿PML/RARa融合基因均阳性,其中L型11例(61.1%),S型7例(38.9%);参照Sanz危险度分层,18例患儿低危、中危和高危分别有6例(33.3%)、7例(38.9%)和5例(27.8%)。218例初发APL儿童CR率为100%(18/18),无一例患儿因出血、感染等原因导致早期死亡;获得CR的时间为(29.7±4.9)d;诱导缓解后,PML/RARa融合基因的阴性率为77.8%(14/18);缓解后序贯实施第一周期治疗结束后PML/RARa融合基因的阴性率为94.4%(17/18),截止随访日期,18例患儿PML/RARa融合基因全部阴性。318例初发APL儿童5年OS为100.0%、5年DFS为(90.9±8.7)%。4诱导治疗期间,毒副反应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均控制并恢复正常。结论 HHT联合ATRA和As2O3治疗初发儿童APL疗效好,长期生存率高,且价格经济,是APL治疗的合理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sFas水平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34例白血病患者行血清VEGF和sFas水平同步检测,并分析其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难治/复发组与初发组VEGF和sFas水平较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高(P<0.05),难治/复发组较初发组高(P<0.05),缓解组VEGF和sFas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与sFas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血清VEGF与sFas水平可用于血病的病理状态及转归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正>药物性肝损害是化疗药物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化疗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已占药物性肝损害的5.46%~8.36%[1],化疗药物所导致的药物性肝损害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及不适,并可影响化疗的剂量及化疗给药进程。本研究于2009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医院药学专业编委扩大会于2009年3月28日在杭州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药学会出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韩凤、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社社长苏志良、杂志副主编曾苏、梁文权、梁天天以及医院药学专业的各地专家、编委共40余人。  相似文献   
10.
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CsA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CsA治疗21例难治性ITP患者并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检测血小板抗体、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CsA治疗难治性ITP总有效率为62%,其中显效率为29%,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为(19.10±6.97)×109/L,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为(66.14±52.54)×109/L,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血小板抗体(PAIgG)下降(P<0.01)。治疗前CD4为(0.30±0.05),CD8为(0.32±0.05),CsA治疗后CD4、CD8均降低,分别为(0.29±0.03)、(0.25±0.06),但是CD8降低最明显(P<0.01),CD4/CD8较治疗前升高(P<0.01)。结论CsA主要通过调节T细胞亚群起治疗作用,对大多数患者来讲,毒副反应较轻微,可以耐受,可作为难治性ITP的一种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