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鸡蛋(含蛋壳)对大鼠胃溃疡的影响,机制及其与西药药效的比较。方法以无水乙醇灌胃复制胃溃疡模型,从胃液的pH,胃粘膜溃疡指数和损伤程度三方面观察鸡蛋(含蛋壳)A组,西药B组:西咪替丁 东莨菪碱,空白C组(生理盐水)治疗大鼠消化性溃疡的情况。探讨鸡蛋(含蛋壳)的治疗作用和机制。结果以2ml蛋花汤和0.032g蛋壳粉灌胃4d,2次/d,可明显防止大鼠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空白组(pH=2.8333)比较,鸡蛋(含蛋壳)组(pH=6.5833)能降低胃液的酸度(P<0.05);西药组(pH=6.8333)与鸡蛋(含蛋壳)组(pH=6.5833)之间的比较(P<0.05);与空白组(溃疡指数=114.00)比较,鸡蛋(含蛋壳)组(溃疡指数=56.67)能减轻胃粘膜的溃疡程度(P<0.05);粘膜损伤程度:C组>A组>B组。结论蛋花汤中含有的脂肪,蛋白等,尤其卵磷脂可以保护胃粘膜免受胃液中H 的损伤,及其中的还原性成分可以防止胃粘膜受氧自由基的损害,蛋壳含CaCO3可以中和胃液中的H ,对胃粘膜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低蛋白血症与术后胃瘫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例腹部手术患者,比较术后胃瘫患者与无胃瘫患者的围手术期平均蛋白水平,分析胃瘫治疗期平均蛋白水平与胃瘫治疗时间的关系。结果 200例患者共14例出现胃瘫,胃瘫患者围手术期平均蛋白水平为(26±3.1)g/L,186例患者围手术期平均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1±6.5)g/L。胃瘫患者围手术期平均蛋白水平低于无胃瘫患者(P<0.05)。14例胃瘫患者中,胃瘫治疗期间平均蛋白水平越高,胃瘫治疗期越短,两者呈负相关关系(r=-0.42,P<0.05)。结论低蛋白血症是发生PGS的危险因素,提高蛋白水平是治疗胃瘫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莪莲小柴胡汤的抗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重复观察莪莲小柴胡汤(ELXCHT)对荷瘤鼠的抑瘤作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毒副作用,探究其抑瘤机制,为该复方的临床开发和研究提供实验资料。 方法:高、中、低浓度ELXCHT处理组分别给予ELXCHT灌服,对照组给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阳性药物处理组给予环磷酰胺(CTX)。通过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小鼠体重的变化、胸腺系数、脾脏系数和肿瘤组织光、电镜检测,探索ELXCHT的抑瘤作用和机制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副作用。 结果:各用药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抑瘤作用(P<0.05),高浓度组与CTX组具有同等的抑瘤效应(P>0.05)。与CTX相比,ELXCHT能够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高浓度组的胸腺系数和脾系数与阳性组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ELXCHT毒副作用较小,实验前各组小鼠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结束时各用药组小鼠体重与CTX处理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高、中浓度ELXCHT处理组结束时小鼠体重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光镜和电镜检测发现3种不同浓度ELXCHT处理组均可见瘤细胞凋亡和坏死,及巨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等改变,其中以高浓度ELXCHT处理组最为显著,而CTX处理组部分瘤细胞则以坏死为主。 结论:ELXCHT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不良反应少,是应用前景广阔的抗癌中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幽门成形术在贲门癌行近端胃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2008-2010年共52例贲门癌并有食管下段浸润病例,随机分为行幽门成形术组(PP组)26例,未行幽门成形术组(NO组)26例.比较两组间术后1个月、3个月及术后1年出现的胃排空延迟、胆汁返流、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结果:术后1个月胃排空延迟无明显改善,PP组占19%,NO组占26.9%(P>0.05);而胆汁返流加重,PP组30.7%,NO组3.8%(P< 0.05);反流性食管炎加重,PP组69.2%,NO组38.4%(P< 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胃排空延迟、胆汁返流、反流性食管炎等症状均未见明显改善.结论:幽门成形术不能改善贲门癌术后胃排空延迟,反而加重了胆汁返流及反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6.
7.
复方中药促进家兔皮肤创伤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方创伤药对创伤伤口的治疗作用,比较中药和西药对皮肤创伤的疗效作用,寻求经济便捷而又有效的创伤愈合药,探讨其初步机制。方法:通过查找比较各种中药的药理及应用,以野菊花20g,蒲公英30g,黄柏30g,三七30g,地榆30g,配成一副中药(实验组),建立家兔创伤模型,以伤口愈合面积、愈合率、结痂和病理切片作为指标,与目前常用药磺胺嘧啶银霜(对照组)对照,观察该药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结果:实验组与空白组(涂以碘酒)比较,实验组能明显提高家兔的伤口愈合率(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伤口愈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能促进表皮形成,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加速胶原纤维增生形成瘢痕。结论:该复方中药在创伤愈合中有显著的作用,能促进伤口血管重建,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加速胶原纤维的增生形成瘢痕,防止伤口感染。  相似文献   
8.
9.
林锡汉  庄丹  袁炜嗣  庄俊锋  刘金炎 《广东医学》2012,33(10):1458-1459
目的 探讨术中结肠灌洗相比常规手术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行Ⅰ期吻合术病例,其中行术中结肠灌洗20例(结肠灌洗组),行常规手术30例(常规手术组).比较两组间术后出现的死亡、吻合口瘘、术口感染、腹腔脓肿等常见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肠灌洗组出现吻合口瘘2例(10%),常规手术组出现3例(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结肠灌洗组为(4.2±0.3)d,常规手术组为(3.5±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结肠灌洗与常规手术比较,不能减少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