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比较新、陈大蒜降胆固醇血症的作用,将健康家兔分成对照、胆固醇和新、陈大蒜四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均喂以胆固醇0.5g/天/只,新、陈大蒜组则分别加喂新鲜大蒜和存放7个月的陈大蒜2g/天/只。结果表明新鲜大蒜有降低膳食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和减轻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而陈大蒜则失去了这些有益的作用。在新、陈大蒜喂饲家兔的50天中,均未发现明显的毒性。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内膜中有脂类成分(主要是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沉积,管壁发生局部变性坏死,并伴有纤维组织增生以致变厚变硬的病理改变。它主要发生在大动脉(如主动脉)和中等管经动脉(如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等)。主动脉虽是最常发生的部位,但因管腔较大,管壁较厚,多不引起严重后果。中等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常引起管腔阻塞,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肌缺血,轻者发生心绞痛,重者导致  相似文献   
3.
过敏性鼻炎为耳鼻喉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易复发,疗效不稳定为其特点,也是临床治疗的一道难题。2003年以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10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p16基因的失活机制。方法 从29例患者外周血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采用PCR、PCR—SSCP、MSP分析方法,对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的纯合性缺失、点突变及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变异进行分析。结果 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的缺失率为27.6%(8/29),未见其点突变;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率为13.8%(4/29)。结论 p16基因的失活和ALL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人血型分型试剂工业化生产的可能性,应用人A、B血型单克隆抗体,进行了抗体特性及临床血型分型的研究。经血凝特性试验,测得D286-E12单克隆抗体仅以A血型特异,6-1-G11单克隆抗体仅对B血型特异。由盐水试管法测得它们的血凝滴度均为1:512。以血库常规人抗A、抗B血清为标准对照,采用盐水试管法,对3704例血液样品进行了临床血型分型试验。结果显示,A、B血型单克隆抗体分型试剂与标准人血  相似文献   
6.
p16基因甲基化特异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建立p16基因中CpG岛的甲基化分析方法,即甲基化特异的PCR(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方法及其初步应用。方法:用亚硫酸氢钠修饰变性后的被测DNA,随之进行甲基化,非甲基化特异的PCR扩增。应用MSP法分析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p16基因5'CpG岛的甲基化变异情况。结果:用加热法变性DNA,亚硫酸氢盐修饰DNA,Wizard DNA纯化树脂除盐,纯化修饰后的DNA都获得了成功,并建立了MSP分析p16基因甲基化的方法。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p16基因的5'CpG岛有一定比2例的甲基化变异。结论:MSP是一种较为简便,敏感,且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检测任何基因的CpG区域甲基化位点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 2 0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HCC)的抑癌基因 FHIT外显子 5、外显子 8的纯合性缺失和点突变进行检测。方法 收集 HCC手术标本 ,提取癌细胞 DNA,采用 PCR方法研究 FHIT外显子 5、外显子 8的纯合性缺失 ;使用 PCR- SSCP方法研究 FHIT外显子 5和外显子 8的点突变。结果 发现在 2 0例 HCC中外显子 5的纯合性缺失率为 10 .0 (2 / 2 0 ) ,外显子 8的纯合性缺失率为 30 .0 % (6 / 2 0 ) ;有 1例外显子 5和外显子 8均缺失 ;FHIT的异常率为 35 .0 % (7/ 2 0 )。在被检的肿瘤组织细胞中 ,未发现 FHIT外显子 5和外显子 8存在点突变。在被检的正常细胞中未发现 FHIT缺失和点突变的情况。结论  FHIT的缺失只发生在 HCC的肿瘤细胞中。在 HCC中 ,外显子 (尤其是外显子 8)的纯合性缺失是 FHIT基因失活的重要方式之一。点突变可能不是 HCC中 FHIT失活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人血型分型试剂工业化生产的可能性,应用人A、B血型单克隆抗体,进行了抗体特性及临床血型分型的研究。经血凝特性试验,测得D286-E12单克隆抗体仅对A血型特异,6-1-G11单克隆抗体仅对B血型特异。由盐水试管法测得它们的血凝滴度均为1:512。以血库常规人抗A、抗B血清为标准对照,采用盐水试管法,对3704例血液样品进行了临床血型分型试验。结果显示,A、B血型单克隆抗体分型试剂与标准人血清100%相符。证明:D286-E12和6-1-G11两株杂交瘤分泌的A、B血型单克隆抗体可作为非常优越的血型分型试剂。具有工业化生产血型单克隆抗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候选的抑癌基因FHIT外显子5在胃癌中纯合性缺失与突变的情况。方法 用PCR方法研究外显子5的纯合性缺失,用PCR-SSCP研究外显子5的点突变。结果 在32例原发性胃癌中外显子5的纯合性缺合率为9.38%(3/32),没发现外显子5存在点突变。结论FHIT外显子5的缺失在胃癌中不一定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 S)是一种致命的神经退化性疾病 ,在 AL S所有的病例中有 5 %~ 10 %是家族性 AL S( FAL S) ,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与 2 1号染色体上的 SOD- 1基因 (编码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的突变有关 ,但突变的 Cu/Zn- SOD酶功能障碍并不能直接损伤神经元而导致 AL S的发生。因为正常野生型 Cu/Zn- SOD对 AL S发病前后的治疗无效。因此可以认为可能是 Cu/Zn- SOD突变后导致机体内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而引发 AL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