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胆囊腺癌组织中神经浸润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表达与胆囊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82例胆囊腺癌标本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胆囊腺癌组织中NGF的表达,分析胆囊腺癌的神经浸润与患者性别、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关系。结果 82例胆囊腺癌神经浸润的发生率为69. 51%。神经浸润与组织分化、TNM分期有相关性(P 0. 001);与患者性别、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 05)。82例胆囊腺癌NGF阳性率为76. 83%。NGF表达与神经浸润、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有相关性(P 0. 05);与患者性别、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 0. 05)。结论胆囊腺癌的神经浸润与组织分化和TNM分期密切相关,提示发生神经浸润的胆囊腺癌可能有更大的转移风险,而NGF阳性可能对其有更好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馥丽  陈苏民  陈南春  赵玮钦 《医学争鸣》2008,29(12):1071-1074
目的:优化高浓度的人骨形成蛋白2成熟肽(rh-BMP-2m)的复性条件.方法: 将工程菌株进行高密度发酵、温度诱导表达,裂菌收集包涵体后经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纯化.纯化后的蛋白在不同的温度、复性液pH,氧化交换系统浓度、盐浓度等条件下进行透析复性.透析复性后进行非还原的SDS-PAGE,检测rhBMP-2m活性形式二聚体的含量,同时找出相对较优的复性方法对复性产物进行0.22 μm微孔滤膜除菌并计算其损失率.结果: 经透析复性后rhBMP-2m完全可溶,而且其活性形式二聚体的含量达到30%左右,即复性后二聚体的rhBMP-2m可以达到每升发酵液800 mg,并且经微孔滤膜除菌后rhBMP-2m活性形式二聚体的含量基本没有损失,同时蛋白定量也表明过滤除菌后蛋白损失不超过10%.结论: 高pH有利于rhBMP-2m的复性,除变性剂尿素时采用低pH可以保持高浓度rhBMP-2m复性后仍保持可溶.蛋白质的浓度、pH和温度对蛋白复性的结果影响很大,但盐浓度、氧化交换系统的浓度和透析外液体积对蛋白复性影响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3.
孕妇,22岁。孕1产0,孕27周,产前超声所见:前壁胎盘,羊水指数8.6cm。扫查胎儿四肢,见胎儿左手较小,多切面、多角度、实时动态观察胎儿左手.可探及胎儿左手拇指,其大小形态正常,其余四手指均异常短小,呈小结节状,不能探及正常的手指结构(图1);余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宫内孕单活胎;胎儿左手部分手指短小畸形。引产一死女婴.证实了超声珍断。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贲门腺癌Syk基因甲基化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胃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中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改进的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CA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Syk基因的DNA甲基化和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47例GCA组织中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发生率为31.9%(15/4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47)(P<0.001);Ⅲ、Ⅳ期贲门癌患者中Syk基因甲基化发生率(35.7%)高于Ⅰ、Ⅱ期 (26.3%),低分化腺癌组的甲基化发生率(37.0%)高于高、中分化组 (25.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7例GCA组织中Syk蛋白的表达率为17.0%(8/47),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的Syk蛋白表达率(74.4%,35/4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Ⅲ、Ⅳ期患者的Sky蛋白表达率(10.7%)低于Ⅰ、Ⅱ期患者的蛋白表达率(26.3%),低分化腺癌组的蛋白表达率(11.1%)低于高、中分化腺癌组的蛋白表达率(25.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y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导致的基因沉默可能是GCA发生的机制之一,可作为反映GCA生物学行为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ecreted frizzled related protein4,SFRP4)及SFRP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贲门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94例GCA组织及47例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SFRP4和SFRP5基因的甲基化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94例GCA组织中SFRP4基因甲基化率为68.1%(6419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甲基化发生率8.5%(4/47)(P〈0.01);SFRP5基因在贲门腺癌组织中的甲基化发生率为79.8%(75/9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甲基化发生率12.8%(16/47)(P〈0.01)。SFRP4基因在高、中分化腺癌组甲基化发生率为35%(14/40),显著低于低分化腺癌组的发生率92.6%(50/54)(P〈0.01);SFRP4基因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的甲基化发生率为60.5%(23/38),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组73.2%(41/56),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RP5基因在低分化腺癌组甲基化发生率为85.1%(46/54),高于高、中分化腺癌组甲基化发生率72.5%(29/40),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R巧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为65.8%(25/38),显著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组89.3%(50/56)(P〈0.05)。57例贲门腺癌组织中SFRP4和SFRP5基因同时发生甲基化者,高、中分化18例,低分化39例,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RP4和SFRP5基因可能参与了贲门腺癌的发生,SFRP4,SFRP5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与贲门腺癌的恶性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中Wnt通路拮抗基因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和DKK3(Dickkopf3)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贲门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89例贲门腺癌及相应正常黏膜组织中SFRP1和DKK3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89例贲门腺癌组织中SFRP1和DKK3基因发生甲基化的分别有77例(86.5%)和16例(20.0%),而正常黏膜组织中仅有15例(13.9%)发生了SFRP1基因的甲基化,未发现有DKK3基因的甲基化现象,癌组织中两基因的甲基化率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5);SFRP1基因的高甲基化与肿瘤组织的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无关,DKK3基因的甲基化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均无关(P0.05);联合分析SFRP1和DKK3基因,在贲门腺癌组织中两基因共同发生甲基化的有12例,其共同甲基化率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贲门腺癌中SFRP1和DKK3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可能是引起贲门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SFRP1、DKK3基因甲基化的联合检测对于贲门腺癌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最近几年的国内外临床及基础研究入手,综述了α-突触核蛋白、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小胶质细胞、T细胞等已知的相关致病因素对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并从可能的细胞功能调节网络阐述其分子效应机制,探讨神经免疫相互作用及其相关细胞或生物分子在帕金森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同时提出在基础实验和临床应用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脑膜瘤肿瘤组织病理分级的关系,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选取脑膜瘤手术切除标本33份,采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HER-2、Ki-67、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方法(ISH)检测脑膜瘤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HER-2、MMP-9编码的mRNA(HER-2mRNA、MMP-9mRNA)的表达情况,并用图象分析法进行形态学定量.结果 恶性组和良性组HER-2、Ki-67、MMP-9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复发组和良性非复发组的MMP-9mRNA、HER-2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2、Ki-67、MMP-9在脑膜瘤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很可能是良恶性脑膜瘤鉴别诊断中有辅助作用的指标之一.HER-2、MMP-9在脑膜瘤的表达可能与脑膜瘤复发有关.HER-2及MMP-9较高表达可能与复发的良性脑膜瘤恶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贲门腺癌(GCA)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FRP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贲门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GCA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SFRP1和SFRP2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94例GCA组织中SFRP1、SFRP2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87.2%(82/94)和83.0%(78/9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4.9%(7/47)和553%(26/47)(P〈0.001)。GCA患者中无淋巴结转移组SFRP1基因甲基化发生率73.7%(28/38)显著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组的甲基化率96.4%(54/56)(P〈0.05);SFRP2基因的甲基化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SFRP1和SFRP2基因的甲基化与GCA的组织分化无关。63例贲门腺癌组织中SFRP1和SFRP2基因同时发生甲基化,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36例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27例,高中分化腺癌组26例,低于低分化腺癌组37例,侵及肌层及浆膜层的16例低于侵及周围软组织的47例,但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RP1、SFRP2基因可能参与了贲门腺癌的发生发展,并且SFRP1高甲基化状态与贲门腺癌的恶性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