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的群体在不断扩大,而他们烧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要比年轻人高。最近的一项病例回顾研究分析了一家烧伤中心7年来住院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1557位住院患者中有221位(11%)年龄在59岁以上(含59岁)。其中有97位(44%)是女性,反映出老年患者中女性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8岁.因"腹胀1个月,皮肤、巩膜黄染10d"以"胆总管下段占位"入院.增强CT提示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279 μmol/L,直接胆红素167 μmol/L,白蛋白26.2 g/L,血淀粉酶114.5 U/L.入院当天行CT定位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术,此后腹胀、黄疸等症状明显好转.入院后第5天在全麻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术中可见胰腺体积稍大,质地稍变硬,无明显水肿,胰周无渗出.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约650 ml.术后病理:胆总管下段中分化腺癌.胰头部胰腺组织镜下可见腺泡和胰管结构完整,未见炎细胞浸润.患者完全清醒后返回病房,即感上腹痛明显,难以用伤口疼痛解释.在应用静脉镇痛泵的前提下,先后应用杜冷丁、强痛定、安定镇痛和镇静.术后当晚在面罩吸氧条件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4% ~ 96%.术后第1天,诉腹痛明显加重,以左侧腹部和腰部为甚;血淀粉酶升高至369.7 U/L.血淀粉酶在术后第2天达到峰值,为698.9 U/L,于术后第4天降至正常水平.术后第5天患者出现呼吸窘迫,血气分析:pH7.325,PCO2 33 mm Hg,PO2 56 mm Hg,BE-2.3 mmol/L.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后血氧饱合度升至95% ~ 97%.术后第7天患者出现低热,胰肠吻合口周围腹腔引流液呈咖啡色,量不多,引流液淀粉酶16 150 U/L.术后第8天行腹部平扫CT提示残留胰腺明显增大,密度不均,周围有大量坏死渗出,并向腹膜后间隙播散,提示重症急性胰腺炎(图1).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复查腹部平扫CT提示胰腺周围仍有大量坏死组织,以胰尾部为明显,部分区域有液化(图2).于术后第20天在CT定位下行经皮经脾胰周积液穿刺置管引流术,引出稀薄的棕色组织坏死液45 ml;此后,胰周穿刺引流管每日引出组织坏死液约10~ 20 ml,时伴午后或夜间低热.术后35 d后,胰周引流管引出液明显减少,遂拔除.术后2个月复查,无胰周脓肿、胰腺假性囊肿、糖尿病、消化不良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一定浓度雌、孕激素作用于MCF-7细胞一定时间后,细胞中VEGF、Hsp70、Hsp90和NF-κBp50 mRNA水平上的变化,进而揭示雌、孕激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分4组给予不同处理因素,分别为对照组、雌激素组、孕激素组和雌孕激素混合组.给药72 h后MTT法测细胞570 nm分光光度值.RT-PCR法观察各组Hsp70、Hsp90、VEGF和NF-κBp50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9mol/L雌激素促进细胞生长作用最明显,10-7mol/L孕激素本身对MCF^-7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但在雌、孕激素混合组孕激素部分抑制雌激素促细胞增殖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雌激素上调细胞中Hsp70、Hsp90、VEGF和NF-κBp50 mRNA水平;孕激素组Hsp70、Hsp90、VEGF和NF-κBp50 mRNA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激素可以部分抑制雌激素对MCF-7细胞Hsp70、Hsp90、VEGF和NF-κBp50 mRNA的上调作用.结论:雌激素促进乳腺癌细胞生长,可能是雌激素与癌细胞受体结合后通过某种途径刺激Hsp70、Hsp90、NF-κBp50及VEGF的表达,进而抑制癌细胞的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孕激素通过抑制雌激素对Hsp70、Hsp90、NF-κBp50和 VEGF mRNA的上调作用,进而抑制其促进细胞增殖作用.雌、孕激素促进或抑制细胞增殖,与其对Hsp70、Hsp90、NF-κBp50及VEGF基因的调控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递增,发病率为10%~15%,近20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仅次于宫颈癌,部分省市乳腺癌发病率已上升为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已经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乳腺癌的预后与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是密不可分的。由于疾病的隐匿和多变,临床上乳腺癌常被误诊为纤维腺瘤、良性增生等,同时各种良性疾病也有可能被误诊为乳腺癌行根治术,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身体伤害及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在射频消融(RFA)获得影像学完全消融后,以安全边界(SM)≥1 cm为目标的巩同性重复RFA(CRRFA)对于局部肿瘤进展的影响.方法 课题组在2002年7月至2009年7月间,共收治152例完全消融的AFP阴性HCC.其中,影像学分析显示肿瘤周边部分区域SM<1 cm者110例,所有区域SM≥1 cm者42例.在SM<1 cm的110例患者中,59例在首次RFA后6个月内接受了CRRFA,其余51例选择了临床观察随访.然后,据此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分为窄SM-CRRFA组(n=41)和窄SM-单次RFA组(n=37).此外,还从42例SM≥1.0 cm者,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纳入宽SM-单次RFA组(n=30).对三组患者的局部无瘤生存率进行了比较.结果 窄SM-CRRFA组1年、2年、3年、4年和5年局部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7.1%、90.9%、69.6%、47.2%和33.0%;窄SM-单次RFA组分别为85.9%、66.5%、43.5%、15.8%和0.0%;宽SM-单次RFA组分别为92.7%、83.7%、59.3%、36.9%和9.2%.三组间局部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89,P=0.001).两两比较结果 显示,窄SM-CRRFA组和宽SM-单次RFA组的累积局部无瘤生存率均明显高于窄SM-单次RFA组(χ2分别为9.353和5.375,P值分别为0.002和0.020);窄SM-CRRFA组与宽SM-单次RFA组局部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5,P=0.182).结论 对于直径3~5 cm的AFP阴性HCC,RFA治疗后SM≥1 cm是影响局部肿瘤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SM<1 cm者,CRRFA可显著提高局部无瘤生存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 the role of consolidative repeat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RRFA) based on safety margin (SM) analyses in local tumor control for alpha-fetoprotein (AFP) negat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patients who had been shown to have radiological complete ablation (CA)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 Methods From July 2002 to July 2009,152 AFP negative HCC patients who were shown to have radiological CA with RFA therap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mong them, 110 patients had a SM of less than 1 cm and the other 42 patients had a SM of 1cm or more. Among 110 patients with SM less than 1 cm, fifty nine patients accepted CRRFA within 6 months after the first RFA and 51 did not. From these patients, a narrow SM-CRRFA group (n=41) and a narrow SM-single RFA group (n=37) were enrolled respectively. The wide SM-single RFA group (n= 30) was enrolled from the 42 patients with a SM of 1 cm or more.The LTP (local tumor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rate of the 3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a log-rank test. Results One-, two-, three-, four-, and five-year LTP-free survival rates respectively were 97. 1%, 90.9%, 69.6%, 47.2%, and 33. 0% in the narrow SM-CRRFA patients. 85.9%, 66. 5%,43.5%, 15.8%, and 0. 0%, in the narrow SM-single RFA patients, and were 92.7%, 83.7%,59.3%, 36. 9%, and 9.2% in the wide SM-single RFA patien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χ2 = 14. 789, P= 0. 001) between the groups. Conclusions An ablation zone with an SM of 1 cm or greater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local control of AFP negative HCC ranging from 3 to 5 cm in diameter. For these patients with a SM of less than 1 cm, CRRFA improved the overall local control outcomes.  相似文献   
6.
缺乏对学科发展趋势的把握和跟踪,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生培养内容的战略性思考和构建,是我国当前影响临床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临床学科建设发展的未来趋势以及学科建设发展对临床研究生核心素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科建设发展未来趋势为导向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中胰颈直线切割闭合后主胰管分型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12月于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日照市肝胆胰脾外科研究所、朝阳市中心医院、山东莒县人民医院、威海市立医院、滨州市中心医院和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应用胰颈直线切割闭合技术的51例LP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胰腺断端主胰管的可视性、位置及直径,将主胰管分为Ⅰ型、Ⅱ型、Ⅲa型和Ⅲb型。观察每个主胰管分型的病例数及相应的处理策略。结果51例患者实施LPD均获得成功。51例LPD中,男性占56.9%(29/51),女性占43.1%(22/51),年龄为31~88岁。胰腺断端主胰管的类型:Ⅰ型7例(13.7%),Ⅱ型39例(76.5%),Ⅲa型2例(3.9%),Ⅲb型3例(5.9%)。根据不同的主胰管分型采取相应的处理策略,均成功找到主胰管并插入支撑引流管。结论胰颈直线切割闭合后,根据主胰管分型采取相应的处理策略,有助于提高找到主胰管并置入支撑引流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瘢痕小、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合并胆胰系统疾病的壶腹周围憩室(PAD)的漏诊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94例合并胆胰系统疾病的PA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PAD的漏诊率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胆胰系统疾病首次至第四次发作时,PAD的漏诊率分别为75.3%、37.7%、21.8%和0.比较胆胰系统疾病首次发作时48例PAD确诊病例(确诊组)和146例漏诊病例(漏诊组)的临床资料,见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合并的胆胰系统疾病类别三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诊疗组别、诊疗时间、CT、磁共振(MRI)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上消化道造影、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应用频度方面,确诊组明显高于漏诊组(P<0.05).CT、MRI、MRCP、上消化道造影和十二指肠镜/ERCP对PAD的诊断率分别为30.0%、31.5%、36.3%、64.5%和100.0%.本组病例中,首次、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胆胰疾病发作时十二指肠镜/ERCP检查的应用率分别为18.0%、33.6%、70.9%和91.7%.与漏诊组比较,确诊组1年、2年、3年症状复发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合并胆胰系统疾病的PAD的临床漏诊较为普遍,其主要原因是对PAD的认识不够和重视不足,导致在胆胰系统疾病的临床处理中,CT、MRI、MRCP和上消化道造影对PAD的诊断率较低,十二指肠镜/ERCP检查应用不足.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 HC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上升,位列世界范围内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1]。 HCC 现代治疗原则已从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发展为多学科参与、多技术应用、多阶段序贯的综合治疗[2]。射频消融( RFA)因其创伤小、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强、费用较低等优点,在HCC综合治疗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与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共同成为HCC的三大治愈性手段[3]。我国HCC患者肝炎肝硬化背景居多,肝功能储备差。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医疗水平参差不齐,我国HCC的RFA治疗更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