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核性胸膜炎及肺组织肿瘤等一系列疾病常可引起胸腔积液,当积液超过一定量压迫肺组织导致肺组织压缩而产生呼吸困难时,需要抽吸胸水来缓解压迫症状.2002~2003年,我们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代替50 ml注射器抽取大量胸腔积液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结肠癌中p38γMAPK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4例结肠癌组织、近癌旁组织、癌周正常组织和15例腺瘤息肉组织中p38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38γ蛋白的表达主要定位于胞质中,仅少量在胞核中表达。p38γ蛋白在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癌周正常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75.93%、51.85%、37.04%,在结肠腺瘤息肉组织中高表达率为33.33%。p38γ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癌周正常组织和腺瘤息肉组织,有统计学意义(P〈0.01)。p38γ的表达与Duke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差异(P〈0.01),p38γ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p38γ蛋白处于过度表达状态,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模拟临床手术,探讨Coflex动态稳定装置在下腰椎L5/S1退变性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在第2代中国数字化人体“男性23号”数据集平台上,选取下腰椎骶骨数字模型,运用CAX相关软件建立下腰椎及Coflex应用于下腰椎的3组有限元模型(健康者下腰椎模型、Coflex固定L4/5节段模型及Coflex固定L5/S1节段模型);根据脊柱三柱加载理论和下腰椎生理运动,采用直立、前屈和后伸3种生理载荷分别进行计算、验证和对照分析。结果 建立了健康者下腰椎骶骨有限元模型、Coflex固定L4/5节段有限元对照模型、以及Coflex固定L5/S1节段有限元试验模型。根据3组有限元模型对照试验的稳定性和相容性等各种生物力学指标,发现两种动态内固定方式的下腰椎具有相近的生物力学效果。结论 本有限元模型对照试验的设计为研究下腰椎L5/S1节段Coflex动态固定手术提供了生物力学循证依据,对Coflex植入L5/S1节段这一新手术的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重组日本血吸虫FKBP12基因的酶活性及其转录水平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Sj)FK506结合蛋白12(FKBP12)进行肽基脯氨酸顺反异构酶(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 PPIase)活性鉴定,并比较它与26000Mr的谷胱甘肽转移酶(Sj26GST)基因在成虫、尾蚴和虫卵的转录水平.方法 从成虫RNA中RT-PCR扩增SjFKBP12基因,将其克隆人pGEX-4T-1载体中,诱导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经纯化后进行PPIase活性测定.利用RT-PCR半定量分析SjFKBP12基因与Sj26GST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 将SjFKBP12基因成功克隆人pGEX-4T-1载体中后,表达、纯化的重组融合蛋白有PPIase活性.SjFKBP12在尾蚴与虫卵期的转录水平相仿,都高于Sj26GST基因,是成虫期转录水平的1.5倍左右.结论 成功鉴定了重组SjFKBP12酶活性,SjFKBP12在尾蚴和虫卵期较高的转录水平,为将其进行疫苗等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医骨伤科历史悠久,白氏骨科亦积累了几代人的经验。笔者在继承家传方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科研成就,经过反复多次的临床实践,总结归纳出目前的蜃焊接骨法,验之临床,在止痛、消肿、促进骨痂会师、加速骨膜连接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接骨法。本法主要施用于闭合性骨折,在常规整合复位的基础上,采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虽然手法方药尚不完善,但冀其能为引玉之砖。兹简要叙述于次,以就正于同道。1 外治法根据骨折后治疗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在常规手法复位后,依次施以涂、贴、吹、滴几种治法。涂法 药物组成及用法:血余炭、生川乌、生草…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SARSS抗原的B细胞表位核酸疫苗并观察其免疫效果。方法将已经鉴定的SARSS抗原的B细胞表位S603-620的编码DNA序列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中,构建核酸疫苗(PCI-S603-620)。使用EcoR Ⅰ和Xba Ⅰ酶切,电泳及DNA测序鉴定。使用脂质体将PCI-S603-620转入293A细胞,使用ELISA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使用PCI-S603-620免疫小鼠,ELISA检测其诱导的抗体情况。结果对PCI-S603-620进行酶切鉴定,电泳结果表明目的基因片段分子量为100bp左右。PCI-S603-620的DNA测序结果表明其序列与设计序列吻合。PCI-S603-620能在转染的293A细胞中表达。PCI-S603-620免疫小鼠可以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效价为1:400。该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SARSS抗原。结论成功构建SARSS抗原的B细胞表位核酸疫苗(PCI-S603-620)。  相似文献   
7.
实验室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形态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建立形态学网络学习平台和形态学学习网站,开展形态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探索与研究,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心脏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从而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急性缺血性坏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治疗过程中护理得当,对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顺利康复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椎体内裂隙征(intravertebral cleft,IVC)由Maldague等[1]首次报道,因其被视为脊柱椎体动态不稳致患者长期疼痛的原因而引起医生的广泛关注[2-4]。随着对IVC了解的深入,人们发现IVC不仅出现在慢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丹酰氨一聚酰胺薄层层析法,测定3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30例非HIE脑脊液(CSF)和血清中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水平,CSF中两种氨基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其含量与HIE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2,P<0.001),但与血清中GLU、ASP均无相关性,CSF中GLU、ASP含量测定可作为HIE诊断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