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78篇
中国医学   9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目的:建立尺骨冠状突骨折合并肘关节后脱位的有限元模型,并对肘关节后脱位在关节稳定性方面的影响进行数字化研究。方法:建立正常肘关节-前臂(IEJF)有限元模型与尺骨冠状突骨折肘关节-前臂(FUCF)有限元模型。采用压缩、屈曲两组生理荷载(每组3种幅值),进行计算、验证和应力分析。结果:建立了结构完整的IEJF与FUCF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情况与临床实际符合。计算得出FUCF有限元模型较IEJF有限元模型桡骨头出现了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不同压缩荷载作用下的肘关节纵向压缩位移与不同屈曲力矩导致的屈曲角都有所增加。结论:尺骨冠状突骨折及肘关节后脱位对肘关节-前臂纵向不稳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研究所构建的肘关节-前臂有限元模型对尺骨冠状突骨折合并肘关节后脱位的临床稳定性评估研究及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外侧入路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6年1月- 2009年7月采用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7 ~ 70岁,平均38.1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9例,高处坠落伤9例,其他伤4例.合并伤: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7例,均为胫骨平台止点撕脱. 结果 本组32例均获随访12~36个月,平均18.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或骨折再移位.1例患者术后出现腓总神经牵拉伤,用甲钴胺片保守治疗2个月后恢复.术后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定评分标准:优19例,良11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4%. 结论 膝关节后外侧人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具有暴露清楚、内固定安放方便、创伤小及临床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射性物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对人体的危害也日渐明显,如肿瘤放射治疗、某些药物(放射性核素等)产生的辐射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电器辐射,给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威胁[1-3]。因此,研究和寻找有效的辐射防护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决明子中6种游离蒽醌类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为决明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决明子中6种游离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分别为橙黄决明素,大黄酸,决明蒽醌,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色谱柱(5μm,250 mm×4.6mm);乙腈(B)-0.1%磷酸(A)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85 nm;柱温为室温。结果 6种游离蒽醌类成分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均在98.0%~99.6%范围内,RSD<2.0%。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高效,可用于决明子中游离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模拟临床手术,探讨Coflex动态稳定装置在下腰椎L5/S1退变性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在第2代中国数字化人体“男性23号”数据集平台上,选取下腰椎骶骨数字模型,运用CAX相关软件建立下腰椎及Coflex应用于下腰椎的3组有限元模型(健康者下腰椎模型、Coflex固定L4/5节段模型及Coflex固定L5/S1节段模型);根据脊柱三柱加载理论和下腰椎生理运动,采用直立、前屈和后伸3种生理载荷分别进行计算、验证和对照分析。结果 建立了健康者下腰椎骶骨有限元模型、Coflex固定L4/5节段有限元对照模型、以及Coflex固定L5/S1节段有限元试验模型。根据3组有限元模型对照试验的稳定性和相容性等各种生物力学指标,发现两种动态内固定方式的下腰椎具有相近的生物力学效果。结论 本有限元模型对照试验的设计为研究下腰椎L5/S1节段Coflex动态固定手术提供了生物力学循证依据,对Coflex植入L5/S1节段这一新手术的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沙生蜡菊花降脂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沙生蜡菊花的降脂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并分别鉴定为1个香豆素类化合物:东莨菪苷(scopolin,1),2个木脂素类化合物:tortoside B(2)(,7S,8R)-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4-O-β-D-glucopyranoside(3),2个查耳酮类化合物:chalonaringenin-2'-O-β-D-glucopyranoside(4),chalonaringenin-2',4'-O-β-D-glucopyranoside(5)1,个橙酮类化合物:金鱼草素6-O-β-D-吡喃葡萄糖苷(aureusidin-6-O-β-D-glucopyranoside,6)。结论化合物1-6均为从蜡菊属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直接注入式串联质谱法测定氨基酸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直接注入式串联质谱(direct-infus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DI-MS/MS)建立一种耗时短、准确度高的同时测定13种氨基酸(amino acids)含量的方法。方法用内标工作液对干血滤纸片中的氨基酸进行提取,取上清液氮气吹干后加入自制的衍生试剂盐酸正丁醇,水浴加热65℃反应20 min,将反应物吹干后用水-乙腈-甲酸(体积比为100∶100∶0.05)的混合溶液复溶,取上清液直接使用串联质谱进行定量分析。使用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 source,ESI)正离子模式,采用选择性反应监测(selected reaction monitoring,SRM)模式。采用内标法,用峰高加校正因子定量。结果方法的低浓度回收率为85.6%~114.4%、中浓度回收率为92.4%~114.4%、高浓度回收率为88.9%~113.6%,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RSD)分别为2.3%~9.6%、2.5%~10.3%。不同浓度的氨基酸实际浓度与真实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6 1~0.999 7。结论所建立的直接注入式串联质谱法可以同时对干血滤纸片中多种氨基酸进行定量分析。可作为一种与氨基酸代谢相关疾病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4组不同椎弓根螺钉置入方式对后路单节段固定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差异。方法 将24具新鲜小牛胸腰椎标本(T11~L3)分为4组,用椎体楔行切除法在L1椎体上制作严重压缩性骨折模型,用4组不同进钉角度行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对固定后的标本施加频率为1.0Hz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疲劳载荷各3000次,经脊柱三维运动测量系统测量正常、损伤、固定和疲劳后4种状态下固定节段(T13~L1)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运动范围,将其标准化为稳定指数后比较四组内固定方式在4种状态下6个载荷方向上稳定性的差异。结果 4组固定均能显著提高骨折模型在6个载荷方向上的稳定性(P<0.01),而且显著强于正常标本组(P<0.01),但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疲劳试验后4组标本在6个载荷方向上的稳定性均小于各自疲劳试验前,但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只要保证螺钉在椎弓根及椎体内且伤椎螺钉避开骨折区域,螺钉的F角大小不会影响单节段固定的即刻稳定性及疲劳后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CT影像重建和虚拟解剖复位的三维数字化腕关节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价值,为开展腕关节生物力学功能研究准备前处理形态学模型.方法 采集1例中国青年男性志愿者右前臂高分辨CT图像,应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骨性重建;通过腕关节标本解剖和数值调查,应用3D-Doetor软件在CT图像软组织灰度区域,分割三角纤维软骨盘和韧带群并三维重建;将骨结构、软骨盘和韧带群导入Geomagic软件进行虚拟解剖复位和模型配准,构建网格优化的腕关节数字模型.结果 建立了包括桡、尺骨,掌骨(包含皮质、松质、髓腔),腕骨,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桡腕背侧、桡舟、桡舟头、桡月韧带等结构的三维数字化腕关节模型.模型虚拟构建的韧带、软骨盘等的测量值基本在文献报告的数值范围之内.结论 在目前的个人计算机平台上依据CT影像和解剖资料,利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和三维重建软件可以准确、快捷地构建腕关节的三维数字模型,为腕部有限元分析及整个虚拟手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构建正常和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及在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张、闭口位的颞下颌关节系统的个体化三维可视模型,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生物力学致病机理研究及其临床治疗方法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正常志愿者和单侧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各1名,采用CT和MRI两种扫描方式,按照闭口位与最大张口位的姿势进行扫描,应用Mimics和Geomagic软件平台,建立正常的与病理的颞下颌关节三维几何模型。同时,患者行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治疗后,模拟关节盘复位手术后分别进行闭口位与最大张口位姿势的扫描与重建。结果建立了正常的、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术前的、行透明质酸关节腔内注射后的、模拟关节盘复位的4组个体化三维可视模型。结论基于CT、MRI扫描和Mimics、Geomagic三维重建能够实现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行透明质酸关节腔内注射和模拟关节盘复位的个体化三维可视建模,对评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并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生物力学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