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4 0和CD80表达与其抗原呈递功能的关系 ,为进一步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分离培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DC ,流式细胞仪测定DC表面CD4 0和CD80的表达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测定两组DC的功能。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表面CD4 0和CD80的表达较健康人低 ,刺激同种异种T细胞增殖反应也较健康人低。结论 :乙肝病毒感染可通过抑制患者DC表面CD4 0、CD80等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 ,从而使其抗原呈递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2.
膈下种植脾是临床罕见的疾病,多见于脾外伤或脾切除术后的患者,目前多采用外科手术进行诊断和治疗。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1 例脾切除术后的46 岁男性患者,入院时主诉为“腹痛、腹胀1 年余”。超声内镜示胃底隆起,考虑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间质瘤可能性大。胃部增强CT示胃底部胃壁稍增厚。予抑酸、护胃治疗后,患者症 状无好转。患者强烈要求在内镜下切除肿物,遂行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剥离膈下肿物,术后病理证实为种植脾。本例患者通过内镜下NOTES剥离膈下肿物,不仅明确了 诊断,而且缓解了症状,使患者免于遭受二次外科手术伤害,对临床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诊断学物理诊断教学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床医学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科学 ,因此临床医生不仅要求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也要具备娴熟的临床技能。而诊断学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和入门 ,是过渡到临床学习的桥梁 ,其重要性不容置疑。临床基本技能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诊断学 ,尤其是物诊教学 ,这些技能作为临床医生是终生受益的。本文现对诊断学物诊教学工作体会分述如下。1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带教成功的前提带教老师要完成一堂实习课 ,课前必须有充分的备课。首先 ,在理论上带教老师必须紧密结合《诊断学》大课内容 ,对大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应心中有数 ,因此带教老师应与学生一起听大课 ,了…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内镜下皮圈结扎(EBL)与金属夹子(EHP)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4年2月至2006年10月共有34例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出血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22例病灶位于胃部,10例位于胃肠吻合口,2例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将患者随机分成EBL组(n=16)和EHP组(n=18),分别采用EBL或EHP治疗,并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EBL组与EHP组达到止血平均所需的皮圈戓金属夹子个数相似;两组早期止血率、再出血率、转外科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输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组小样本的临床研究提示,EBL与EHP治疗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出血在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树突细胞与病毒感染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细胞具有强大的抗原呈递作用,在病毒抗原刺激后能诱导出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从而能为抗病毒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本文对树突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免疫功能及在抗病毒治疗中的作用与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AFPmRNA)和白蛋白mRNA(ALBmRNA) ,作为肝癌微小转移标志物的特异性。方法 提取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 ,进行RT PCR ,扩增产物再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 原发性肝癌 (HCC)组外周血AFPmRNA的检出率为 4 1.4 % ,对照组为 0 % ,差异显著 (P <0 .0 5 ) ;HCC组外周血ALBmRNA的检出率为4 4 .8% ,对照组为 2 9.2 % ,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作为肝癌微小转移的标志物 ,外周血AFPmRNA的特异性高于ALBmRNA  相似文献   
7.
1病历资料 患者女,60岁.因间断性血小板减少7年、腹胀腹痛2个月,于2006-08-15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患者于1999年无明显诱因出现牙龈出血及双下肢出血点在当地住院,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具体数值不详),给予口服泼尼松(剂量不详)治疗1月余,复查血小板恢复正常后出院.出院后多次复查血小板均正常,也未再出现出血倾向等.2005年因头晕、右侧肢体乏力1个月住入神经内科,诊断为"脑梗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波动在(30~60)×109/L,经治疗后头晕、右侧肢体乏力好转,  相似文献   
8.
张建成  周雨迁 《中外医疗》2011,30(36):87-88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单纯气囊扩张与联合肉毒毒素注射序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9年7月在湘雅二医院行单纯气囊扩张和联合肉毒毒素注射序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各38例,于治疗后3个月、1、2年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贲门口内径、5min存留钡柱高度.结果 联合序贯组治疗后3个月、1...  相似文献   
9.
目的尝试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扩增培养出大量树突细胞,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树突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物质基础.方法分别取健康人和患者外周血分离培养单核细胞,加入rhGM-CSF、rhIL-4,经7天培养后收获即为不完全成熟树突细胞(DC).以倒置显微镜观察摄影、透射电镜摄影、流式细胞仪测定表面特异性分子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测定功能,对DC进行鉴定.结果第七天记数有明显树突状突起的大个细胞或细胞团,产率为0.2~4.5×105/6ml血;透射电镜可见细胞表面伸展的突起;70%以上细胞有DC特异性标志CD1a高表达,而单核细胞特异性标志CD14表达小于4%;能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强烈增殖,随刺激细胞数目的增加,其促增殖作用增强,P<0.0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可诱导扩增出大量DC.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人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的抗原递呈方面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并诱导出针对HBcAg特异性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方法 取健康人DC和患者DC ,比较两组的抗原递呈功能是否存在差异。以HBcAg体外冲击致敏DC ,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育 ,诱导出HBcAg特异性CTL ;以HepG2细胞为对照靶细胞 ,转染HBVDNA的HepG2 2 15细胞为靶细胞 ,分别测定CTL在效靶比为 2∶1、6∶1和 2 0∶1时对HepG2细胞的非特异性杀伤率及对HepG2 2 15细胞的特异性杀伤率 ,并比较患者组与正常组特异性杀伤率的差异。结果 患者DC的抗原递呈功能(10 99.2 6 7± 2 39.12 ,1374 .8± 36 4 .15 5 ,2 717.78± 15 89.72 )较健康人 (314 7.933± 72 6 .5 7,384 3.0 0 0±10 6 0 .85 ,5 4 86 .86 7± 1790 .6 4 )弱 ;健康组与患者组CTL对HepG2各效靶比的非特异性杀伤作用差异无显著性。健康组与患者组CTL对HepG2 2 15的特异性杀伤作用差异有显著性 ;患者组CTL的活性 (7.1± 4 .33,15 .6 8± 3.3,2 7.6 6± 4 .5 9)较健康组 (2 0 .76± 6 .0 8,33.97± 8.0 0 ,4 9.6 3± 9.4 8)弱。结论 用HBcAg体外负载患者DC ,能诱导出抗原特异性的CTL ,这些CTL能特异性地杀伤相应靶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