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
摘要 :目的:观察经颅重复针刺法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研究范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经颅重复针刺法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于治疗4周前、后比较MMSE,VaDAS-Cog量表、BADL量表评分的变化,并行血清Hcy水平检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66%,优于对照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提高、VaDAS-Cog评分降低、BADL评分,血清Hcy浓度下降,且观察组各项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重复针刺法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血管性痴呆伴同型半胱氨酸异常升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基本生活能力及血清Hcy浓度有明显改善,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9岁,因饮酒后持续左中腹痛由外院转入我院。 查体:T:37.8℃,呼吸20次/min,脉搏108次/min,血压120/70mmHg。胸廓无畸形及压痛,两肺呼吸音清,心率108次/min,律齐,无杂音,腹稍饱满,剑下及左上腹中腹明显压痛伴肌紧张,肝、脾肋下均未及,肝区无叩击痛,左季助部、左肾区均有叩击  相似文献   
4.
有机无机氮肥对忍冬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盆栽7年生忍冬为试验材料,研究有机氮肥和无机氮肥的施用对忍冬体内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磷钾肥供应下,单施有机氮肥对忍冬的花和叶内绿原酸和黄酮的含量起负效应,而单施无机氮肥效果正好相反.因此,在忍冬种植中不应反对施用无机氮肥.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1亿。现有的降压药能使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但在高血压人群中,血压控制正常率并不高,美国1988~1991年的调查为27.0%,英国最近的调查为6.0%。北京方庄的调查为18.5%,可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是影响高血压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作者就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患者不能遵医嘱服药的因素,以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针对性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950~2009年广西痢疾流行特征变化,为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历史疫情数据和人口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50~2009年广西痢疾流行强度及三间分布变化特征。结果 20世纪50~70年代为广西痢疾高流行期,年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在20世纪80年代后呈明显下降趋势;痢疾高流行地区逐步从广西中部和西北部向东部和南部转移和蔓延;每年3~9月为广西痢疾流行高峰期,但随着发病率下降,季节流行特征逐渐减弱;儿童、农民和学生人群报告痢疾病例较多,0~4岁组人群报告痢疾发病率最高,男性人群报告痢疾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广西痢疾流行强度已处于较低水平,地区和季节分布特征已经不明显,但儿童、农民和学生等职业人群和低年龄人群仍然是痢疾高发人群,应作为重点防控对象,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进一步降低痢疾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铁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着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包括氧化运输和细胞呼吸作用,缺铁会引起细胞生长停滞或死亡,铁过载会使细胞发生氧化应激进而损伤细胞膜、蛋白质、核酸.血红素加氧酶-1(HO-1)分解血红素产生铁是铁重复利用最主要的来源,在铁代谢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当前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通识教育阶段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通过问卷分析及访谈的方式对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从事八年制双语课程教学教师、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从事八年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教师及部分教务管理教师进行调研,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探索改进措施。结果 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重视程度较高,但任课教师反映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整体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效率较低,亟待改进。结论 八年制大学英语课程实施效率不理想,原因来自教师、学生双方,需从两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体检人群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不明原因升高时诊断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体检人群中发现的78例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不明原因升高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2年3月~2013年4月。根据其它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评价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诊断肿瘤的临床价值,对不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显像结果下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差异的比较。结果:对体检人群中的78例患者最终确诊患有肿瘤者21例,排除患有肿瘤者56例。即认为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阳性21例,阴性56例,其中假象阴性和阳性各1例。结论: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体检人群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不明原因升高时诊断肿瘤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肿瘤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眶内电针(IEA)治疗Fisher综合征(MFS)眼肌麻痹疗效及MFS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接受IEA治疗的MFS患者27例的资料,对一般资料、受累颅神经、感染情况、治疗前后最大复视角度、治疗及恢复情况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从发病到开始接受IEA治疗的平均时间为(31.04±46.23)d,接受治疗后达到临床痊愈的平均天数为(33.67±21.96)d。临床痊愈(无复视致残)24例(88.9%)。治疗后,左眼和右眼的最大复视角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MFS眼肌麻痹特点:100%患者有外展神经病变,其中11.1%为单侧病变,88.9%为双侧受累;37.0%合并III、VI对颅神经麻痹,无孤立的III或IV对颅神经麻痹患者。70.3%有感染史;11.1%伴发高血压、7.4%伴发高脂血症、3.7%伴发2型糖尿病。22.2%伴有Bell征,双侧受累4例,单侧受累2例。25.9%眼睑下垂,双侧受累5例,单侧受累2例。3.7%伴有双侧瞳孔散大。结论:IEA治疗可加快MFS眼肌麻痹症状恢复,MFS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可提示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