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及新兴化疗药物的问世明显提高了结直肠肿瘤患者的近期疗效,然而患者的长期生存并无明显改善,5年总生存率始终徘徊在50%~60%[1].因此,探究影响结直肠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并进行干预,有可能为改善其治疗效果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直肠癌保肛术后30d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接受直肠癌保肛手术的956例病人的临床病理及并发症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直肠癌保肛手术术后30d内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级)的危险因素。结果 956例病人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6.3%(60/956)。按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Ⅲa级36例,Ⅲb级12例,Ⅳa级5例,Ⅳb级5例,Ⅴ级2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症(OR=1.781、95%CI为1.04~3.048、P=0.035),术前白蛋白(OR=6.979、95%CI为3.057~15.930、P0.001),术中估计出血量(OR=2.386、95%CI为1.375~4.138、P=0.002),术中输血(OR=2.698、95%CI为1.088~6.695、P=0.032)与直肠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存在合并症(OR=2.051、95%CI为1.160~3.627、P=0.014),术前白蛋白(≤35g/L)(OR=4.652、95%CI为1.776~12.182、P=0.002),术中估计出血量(150ml)(OR=2.131、95%CI为1.190~3.816、P=0.011)是直肠癌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存在合并症、低白蛋白血症及术中出血量大是直肠癌术后30d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肿瘤浸润肥大细胞(TIM)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82例行首次根治性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石蜡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TIM的密度,根据TIM的平均密度[(8.4±6.5)/高倍视野],将患者分为TIM少量浸润组(TIM平均密度<8.4/高倍视野)和TIM大量浸润组(TIM平均密度≥8.4/高倍视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及其预后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生存情况.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TIM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浸润.TIM少量浸润组和TIM大量浸润组患者在结直肠癌的N分期和TNM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5,7.410,P<0.05).随访截至2010年9月,TIM少量浸润组、TIM大量浸润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2.9%、79.0%和63.1%、59.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肥大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瘤生存时间的不良因素(RR=2.119,95%可信区间1.326~3.386;RR =2.084,95%可信区间1.357~3.199,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IM是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瘤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RR=1.651,95%可信区间1.009~2.702;RR=1.680,95%可信区间1.047~2.629,P<0.05).结论 TIM与结直肠癌的N分期和TNM分期相关,并且TIM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多形螺旋线虫(H. polygyrus)感染对CD4+辅助性T细胞介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IBD)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卵清蛋白(OVA)特异性的CD4+辅助性T细胞转入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中制作IBD模型。将IBD小鼠感染H. polygyrus,14 d后处死小鼠,观察结肠的组织学变化,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另外,对感染H. polygyrus的IBD小鼠注射IL-4单克隆抗体以阻断IL-4的分泌,9 d后处死小鼠,观察相同的指标。结果: 与无感染组相比,感染H. polygyrus的IBD小鼠结肠病损明显加重,肠系膜淋巴结中IL-4水平明显增高,IFN-γ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在IL-4阻断实验中,与无IL-4阻断组相比,IL-4阻断组结肠病损明显减轻,IL-4水平明显降低,IFN-γ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 H. polygyrus感染在CD4+ T细胞介导的IBD模型早期加重了炎症反应,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Th2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Th1细胞因子的分泌来实现的,提示用蠕虫治疗IBD时需谨慎。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多形螺旋线虫对T细胞诱导的小鼠肠炎CD4+T细胞分泌和浸润情况的影响.方法 用卵清蛋白(OVA)特异性的CD4+辅助性T细胞(Th)转入SCID小鼠中制作小鼠实验性肠炎模型.将实验模型小鼠分为多形螺旋线虫感染组和无感染组,观察感染14 d小鼠结肠炎性反应的组织学病理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14 d 小鼠结肠组织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以免疫荧光法观察感染3、5、7、14d小鼠结肠组织中CD4+T细胞的数量.结果 与无感染组比较,感染组小鼠结肠炎性反应明显加重,病理评分升高(5.41±0.53比2.12±0.69,P<0.05).感染组小鼠IL-4、TNF-α较无感染组明显增高,IFN-γ则明显减低(IL-4:10.70±4.85比1.00±1.07,TNF-α:6.54+2.88比1.00±0.48,IFN-γ:0.21±0.10比1.00±0.28,均P<0.05).各时间点感染组SCID小鼠结肠组织中CD4+T细胞均比同时间点的无感染组明显增多,CD4+T细胞浸润明显增强.结论 多形螺旋线虫感染在CD4+T细胞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的早期阶段促进了炎性反应的加重,可能与促进CD4+T细胞浸润、诱导Th2和抑制Th1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6.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手术仍是治疗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伴随着低位、超低位保肛术式的开展,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困扰着结直肠外科医生。手术并发症不仅可影响短期手术疗效、增加病人负担和费用、延长住院时间,而且可影响远期生存。因此,充分认识直肠癌手术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对于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并发症的影响和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两个方面系统评述直肠癌手术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术前结直肠非特异性炎症对结直肠肿瘤局部进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回顾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07年至2010年的结直肠癌患者。所有具备该中心术前肠镜资料或手术病理证实肠炎的患者纳入研究,分为炎症组(肠镜下肠炎及手术病理肠炎)及对照组;比较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癌结节转移、其他手术病理资料及生存预后等指标;比较总体生存及肿瘤复发等随访情况,随访时间3年。结果回顾病例907例,纳入研究346例;其中炎症组患者共70例,包括镜下远处肠炎39例(20.2%)、镜下肿瘤原位肠炎16例(22.9%)手术病理肠炎15例(21.4%),对照组276例(78.8%)。炎症组进展期肿瘤发生率74.3%(P0.001),淋巴结转移率62.3%(P0.001),癌结节转移率40.2%(P=0.001)均高于对照组。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病理肠炎是进展期肿瘤(P=0.016)、淋巴结转移(P=0.017)及癌结节转移(P=0.017)的独立危险预后因素;镜下远处肠炎是进展期肿瘤(P=0.003)、淋巴结转移(P=0.017)的独立危险预后因素。结论手术前结直肠非特异性炎症与肿瘤的分期存在明确的相关性,此类病例可用于结直肠炎症与恶性肿瘤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影响Ⅱ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一步探讨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辅助化疗的必要性.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者原工作单位)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55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Log-rank法分析患者生存情况,对各种影响预后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 随访截至2010年4月23日,平均随访时间为(63±2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63个月.255例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3%和83.7%.术前无肠梗阻或肠穿孔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9%和85.6%,高于术前出现肠梗阻或肠穿孔患者的72.7%和68.4%(x2=4.546,4.573,P<0.05).手术切缘阴性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5%和83.9%,高于手术切缘阳性患者的75.0%和75.0%(x2=7.020,6.009,P<O.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术前肠梗阻或肠穿孔是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Wald=4.477,相对危险度为2.371,95%可信区间为1.066~5.275,P<0.05);接受辅助化疗和无辅助化疗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3%和82.2%,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0%和80.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肠梗阻或肠穿孔是影响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行辅助化疗并不能改善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D47-SIRPα信号在供体特异性输血诱导移植耐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65377;【方法】 将受体bm1小鼠按不同的移植前预处理分为3组:CD47 WT-DST组&#65380;CD47 KO-DST组&#65380;Non-DST组&#65377;7 d后移植CD47 WT/B6皮片,比较3组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时间;DST后5&#65380;24 h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受体抗原呈递细胞的活化情况;DST后5&#65380;24 h行流式细胞术和组织免疫学检测供体细胞在受体组织内的分布和存活情况&#65377;【结果】 CD47 WT-DST组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MST =(46.77 ± 20.01)d]明显比Non-DST组延长(P < 0.0001),而CD47 KO-DST组明显加快皮肤移植物排斥反应,其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MST =(13.73 ± 4.56)d]甚至比Non-DST组还短(P < 0.05)&#65377;行CD47 KO-DST的受体小鼠体内, DC上CD86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D47 WT-DST组和Non-DST组(在5 h,P < 0.01;在24 h,P < 0.001)&#65377;同样,I-Ab (MHC-Ⅱ)表达水平在CD47 KO-DST的受体小鼠体内也明显高于CD47 WT-DST和Non-DST 组(在5 h,P < 0.01;在24 h,P < 0.05)&#65377;CD47 KO的供体脾细胞在受体内很快被受体清除&#65377;【结论】 DST诱导耐受作用中供体细胞表达CD47是必需的,供受体间的CD47-SIRPα引发负性调节信号,负反馈调控DC的成熟和活化,抑制其抗原呈递作用,进而诱导供体特异性耐受&#65377;  相似文献   
10.
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手术难度高,术后排尿和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在我国尚未常规开展。术前新辅助治疗、影像学评估和术式选择等均对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为直肠癌病人制定手术方案时,应合理把握侧方淋巴结清扫的适应证。对于腹膜返折以下的局部进展期(Ⅱ~Ⅲ期)直肠癌病人实施侧方淋巴结清扫可遵循以下原则:(1)术前应结合MRI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对于可根治性切除者,如术前检查提示侧方淋巴结短径≥5 mm,建议进行清扫,否则可不必进行清扫;而对于无法根治性切除者(如盆壁侵犯等),建议先行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后如仍有侧方淋巴结短径≥5 mm者,须进行清扫,否则可不必进行清扫。(2)由于侧方淋巴结清扫易损伤盆腔神经丛,导致术后排尿和性功能障碍,一般建议对淋巴结肿大的一侧进行清扫,仅两侧均出现侧方淋巴结肿大时才考虑进行双侧清扫,清扫过程应注意保留盆腔自主神经。(3)对于有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操作经验的医生,可采用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