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目的 对深圳地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enterovirus 71,EV71)的VP4基因遗传进化进行分析.方法 2009年采集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的HFMD患者的粪便标本491份,选取其中8份经细胞培养鉴定为阳性的EV71毒株用RT-PCR扩增VP4基因,利用MEGA4.0软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009年深圳地区8株EV71 VP4基因全长207 bp,编码69个氨基酸;8株EV71 VP4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4.2% ~98.1%,与深圳2001至2004年分离的17株EV71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在89.9% ~98.1%,与GenBank中其他EV71病毒株VP4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9.2%~100%;其中与亚洲流行株阜阳株(EU703812)核苷酸的同源性最高(100%),其次是C4代表株及2004年深圳株(AY895144)为94.2% ~97.1%.除了印度株和其中1株EV71的VP4编码的氨基酸在第54位(ACA)不同之外,其余7株EV71 VP4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之间以及与GenBank报道的其他序列同源性达100%.8株EV71 VP4基因核苷酸与C4代表株相比有17处不同,除1处以外其余全在简并密码位点上;轻重症病例毒株之间VP4基因序列未见明显改变.进化树显示8株EV71均属于C4基因亚型.结论 2009年深圳市流行的EV71属于C4基因亚型,流行的EV71 VP4基因非常保守,不属于变异区段,绝大部分核苷酸的变异属无义突变,VP4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变异几乎为0.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用中文版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ritical-Care Pain Observation Tool,CPOT)比较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在翻身前、翻身中及翻身后对疼痛的行为反应及生理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某大学三级综合医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中文版CPOT在患者实施翻身操作的3个阶段(翻身前1 min、翻身中及翻身后10 min)对患者的疼痛反应进行观察,记录患者在各个阶段的CPOT得分、各测量条目得分、各项生理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各测量条目得分为1~2分的观察百分比。比较不同阶段CPOT得分、各测量条目得分及各项生理学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实施翻身操作前1 min的CPOT得分为0.35±0.99,翻身操作中CPOT得分为1.96±1.77,翻身操作后10 min的CPOT得分为0.12±0.58;面部表情与基线测量相比增加幅度最大(最大占比72%),其次分别是身体活动(最大占比47%)、机械通气顺应性(最大占比36%),最后是肌肉紧张度(最大占比36%)。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在实施翻身操作的不同阶段CPOT得分及各项生理学指标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观察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在翻身操作过程中的行为及生理变化,医务人员可以对语言沟通障碍危重患者的疼痛进行客观化评估。中文版CPOT量表可以有效测量患者的疼痛过程,值得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深圳市首例人禽流感病例进行实验室确诊,并研究其携带病毒关键基因的遗传特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采用血凝抑制方法检测患者血清抗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抗体滴度变化,利用MEGA3.1软件分析患者携带病毒HA、NA基因的进化关系。结果成功确认了深圳市首例人禽流感病例,患者携带病毒为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A、NA基因进化关系比较特殊。结论深圳地区禽鸟中可能携带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具有潜在感染人类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客观评价深圳市流感监测网络的流感样病例(ILI)标本的采样质量,进一步提高流感病毒分离率。方法检测分析全市8所综合监测医院为期10周(2007年第9~18周)的ILI咽拭子标本,集中进行甲乙型流感荧光RT-PCR检测,并与日常流感病毒分离及ILI监测结果相比较。结果在采集的547份ILI咽拭子标本,甲乙型流感荧光RT-PCR阳性率为41.5%(227/547),其中甲型流感病毒179份,乙型流感病毒48份;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0.6%(58/547),以甲3亚型流感病毒为主(69.0%),流感RT-PCR阳性率高于病毒分离阳性率(χ2=156.8,P<0.0001)。RT-PCR与病毒分离的阳性一致率为23.3%(53/227),另随着CT值的升高,阳性一致率逐渐降低(趋势χ2=2.903,P=0.0018)。结论通过流感RT-PCR与病毒分离培养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比较,能有效反映流感监测采样与检测工作的整体运行情况,是对流感监测工作质量较为简单可行的评估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流感预警机制的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制定符合深圳市特点的流行性感冒(流感)预警机制,尽可能降低流感暴发或流行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 方法 以分析2007年1-8月全市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鄄like illness, ILI)警戒曲线、流感病毒分离曲线、ILI暴发疫情曲线为基础,应用三级预警机制指标评价流感活动的实际变化趋势。结果 全市ILI监测、病毒分离监测、ILI暴发疫情三者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于6月中下旬出现高峰,三级预警机制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结论 深圳市的流感三级预警机制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可操作性,可为科学防控流感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分离的B型流感病毒HA1分子系统进化分析,初步了解深圳市B型流感病毒的流行变异规律.方法 选取深圳市1994-2006共13年间分离的50株B型流感毒株,通过RT-PCR将其HA1基因片段扩增后进行序列解析,然后,通过MEGA等软件对序列进行分子进化分析.结果 1994-2006年间深圳市流行的B型流感病毒分为Yamagata和Victoria两个亚系,两系的毒株分别是不同年份的主要流行株.两个亚系的HA1分子具有1个糖基化位点的差异,在4个抗原决定簇区域也分布有多个氨基酸位点的变异.结论 1994-2006年间深圳市B型流感病毒的两个亚系分别在不同年份主导流行,但变异均比较缓慢.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valence and variation of influenza B viruses of Shenzhen. Methods Fifty strains influenza B viruses in Shenzhen from 1994 to 2006 were selected. HA1 gene were amplified by RT-PCR and sequence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HA1 was conducted by MEGA program. Results The influenza B viruses of Shenzhen were divided into Yamagata and Victoria lineage. The two lineages prevailed respectively in different years from 1994 to 2006. The variance of glycosylation site and some mutations of antigenic determinants were detected in the two lineages. Conclusion The viruses of Yamagata and Victoria lineage prevailed respectively in different years in Shenzhen but the mutation rates of the two lineages were slowly.  相似文献   
7.
2010年深圳市流感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2010年深圳市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流感的流行趋势,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市31家监测单位的流感样病例数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深圳市的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为5.43%。2010年全市共采集日常监测ILI咽拭标本4031份,分离出445株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1.0%,其中14株季节性H1N1亚型(3.1%),42株季节性H3N2亚型(9.4%),171株甲型H1N1亚型(38.4%),213株B(Victoria,47.9%)亚型,5株B(Yamagata,1.1%)亚型。2010年全市报告了89起ILI暴发疫情,发病总人数741人,流感PCR检测阳性79起,其中季节性甲型6起(6.8%),乙型67起(75.3%),甲型H1N1流感6起(6.8%)。结论 2010年深圳市流感活动较低,未出现明显的高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1995-2007年深圳市流行的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的基因特性.方法 选取在该期间分离培养到的64株H1N1流感病毒,对其进行HA片段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用Simmonic软件和Mega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H1N1流感毒株在进化树上可以划分为A、B、C三个分枝.部分2005-2006年毒株与2001年毒株在同一分枝上.通过同源性分析发现部分WHO所推荐的疫苗株在时间上滞后于深圳株.深圳H1N1株的4个抗原决定簇及受体结合位点均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除1995年外其余年份的毒株均在137位上发生了氨基酸的缺失.结论 1995-2007年深圳市H1N1毒株氨基酸的变异主要集中在抗原决定簇及受体结合部位.并且抗原决定簇的变异活跃区域随时间的推移发生了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膝屈伸肌群等速肌力训练改善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步态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为保证研究的安全性和科学性,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KOA患者9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都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和关节松动治疗,对照组给予积极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膝屈伸肌群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观察时间都为4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3.9%和75.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6.33±11.31)分和(75.84±10.71)分,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56.24±12.55)分和(56.24±11.12)分,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屈肌PT与AOPT值分别为(21.87±3.67)N·m和(99.23±11.48)°,而对照组分别为(18.34±4.11)N·m和(89.02±10.45)°,都明显高于治疗前(0.05),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在治疗期间都无严重并发症,但观察组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0.05)。结论膝屈伸肌群等速肌力训练在KOA患者中的应用能显著缓解疼痛、增强膝关节功能,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从而促进步态改善,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建立快速检测流感病毒N1、N2亚型的方法。方法根据N1、N2亚型流感病毒NA基因的相对保守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利用一步法RT-PCR试剂盒建立、优化反应体系后,采用十倍稀释体外转录RNA检验建立体系的灵敏度和重复性并建立相对定量标准曲线;利用多种流感病毒和具有相似临床症状的呼吸道病毒检验建立体系的特异性。结果 N1、N2亚型流感病毒的检测灵敏度为10拷贝/μl,扩增效率分别为102.21%和101.78%,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99%,重复性良好,特异度实验未发现有非特异性扩增。结论双重荧光定量RT-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N1、N2亚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