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临床医学毕业生,实现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设计以临床案例为导向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创建立体化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成绩评定体系——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堂讨论教学病例,教师结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信息化教学。以临床为导向的立体化课堂教学新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早期临床思维能力和合格医生所需的综合素质;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充分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真正实现了"基础与临床课程交叉渗透、早期接触临床"的医学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2.
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属多能干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可转分化为各种肌肉细胞,在移植后可改善心脏或骨骼肌的整体功能。如何优化诱导分化方法,改善移植途径以及移植后改善组织功能的机制成为现今研究的热点。目的:就近年来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肌细胞,以及其用作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肌肉萎缩等肌细胞坏死性疾病的研究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以bone marrow cell,muscle cell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2005/2010);以"骨髓基质干细胞、肌细胞"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2007/2010);以"骨髓基质干细胞、肌细胞、分化、心脏"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2007/2010)。共收集220篇关于外周血干细胞方面的文献,中文61篇,英文159篇,排除发表时间较早、重复及类似研究,纳入21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果与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可以在体外扩增,但其表面特异性标记尚无定论,因此要分离得到完全纯化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还有一定的困难,当前只有STRO-1抗原是较为肯定的间质干细胞表面抗原,可用于鉴定分离骨髓中的间质干细胞。大量研究表明,通过体外诱导剂或体内移植可促使骨髓基质干细胞转化成各种组织细胞,包括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并且在移植后可观察到肌组织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但其机制目前尚无充分了解。此外,尽管各种诱导方法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的结果是肯定的,以及体内移植也表现出改善坏死肌组织功能的潜能,但目前体外诱导程度仍然较低,且体内功能改善也有局限性,因此,如何改善诱导方法,提高移植效率及功能改善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属多能干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可转分化为各种肌肉细胞,在移植后可改善心脏或骨骼肌的整体功能。如何优化诱导分化方法,改善移植途径以及移植后改善组织功能的机制成为现今研究的热点。 目的:就近年来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肌细胞,以及其用作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肌肉萎缩等肌细胞坏死性疾病的研究进行综述。 方法:应用计算机以bone marrow cell, muscle cell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2005/2010);以“骨髓基质干细胞、肌细胞”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2007/2010);以“骨髓基质干细胞、肌细胞、分化、心脏”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2007/2010)。共收集220篇关于外周血干细胞方面的文献,中文61篇,英文159篇,排除发表时间较早、重复及类似研究,纳入21篇符合标准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可以在体外扩增,但其表面特异性标记尚无定论,因此要分离得到完全纯化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还有一定的困难,当前只有STRO-1抗原是较为肯定的间质干细胞表面抗原,可用于鉴定分离骨髓中的间质干细胞。大量研究表明,通过体外诱导剂或体内移植可促使骨髓基质干细胞转化成各种组织细胞,包括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并且在移植后可观察到肌组织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但其机制目前尚无充分了解。此外,尽管各种诱导方法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的结果是肯定的,以及体内移植也表现出改善坏死肌组织功能的潜能,但目前体外诱导程度仍然较低,且体内功能改善也有局限性,因此,如何改善诱导方法,提高移植效率及功能改善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背景:通过鼻腔输送细胞和具有生物活性的因子到大脑内是一种新的非侵入性输送方法,克服了其他给药方法受到血脑屏障限制和产生外周不良反应的缺点。 目的:观察鼻腔内长期输送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大鼠脑梗死梗死体积及行为学的变化。 方法:直接切断Wistar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制作脑梗死模型,将神经功能评分相当的模型大鼠,抽签随机分成对照组、单个核细胞组,随即单个核细胞组从鼻腔滴入培养的第3代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对照组滴入磷酸盐缓冲液,1次/d,共6周,每周进行1次行为学评价;最后1次行为学评价后行脑梗死体积量化检测。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3周单个核细胞组脑梗死大鼠改良的神经病学严重程度评分开始改善,之后进一步改善到5周(P < 0.05,P < 0.01);治疗后1~5周单个核细胞组Morris水迷宫实验平均潜伏期明显缩短(P < 0.05,P < 0.01),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明显。与行为学改善相一致,单个核细胞组脑梗死体积(9.15±4.36)%较对照组(30.56±4.65)%显著缩小(P < 0.01)。说明经鼻腔早期长期输注单个核细胞治疗大鼠脑梗死能改善其行为能力和缩小脑梗死体积,是治疗脑梗死的一种简便易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去血清饥饿法对卵巢颗粒细胞自噬因子LC3和Bec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去血清的培养液诱导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颗粒细胞,0、4、12、24 h后用单丹磺酰戊二胺(MDC)荧光染色法检测自噬体的形成,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T)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颗粒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APLC3)和Beclin-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去血清时间的延长,MDC阳性细胞数及自噬泡数量增多;4 h后LC3-Ⅱ及Beclin-1mRNA表达开始增加,且随着时间增加有增加趋势[LC3-Ⅱ:(0.21±0.02)、(0.45±0.12)、(0.60±0.05)、(0.74±0.03),P0.05;Beclin-1:(0.20±0.06)、(0.37±0.11)、(0.52±0.07)、(0.69±0.07),P0.05];4 h后蛋白LC3-Ⅱ/LC3-Ⅰ比值增加,Beclin-1蛋白表达亦增加,且随时间增加有增加的趋势[LC3-Ⅱ/LC3-Ⅰ:(0.12±0.05)、(0.32±0.09)、(0.63±0.07)、(0.92±0.04),P0.01;Beclin-1:0,(61±0.01)、(0.83±0.11)、(1.09±0.05)、(1.35±0.10),P0.05]。结论去血清饥饿可诱导颗粒细胞自噬的发生,这可能与卵泡发育和闭锁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人工髋关节翻修的股骨假体柄的形态及稳定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根据全髋关节翻修所得资料,分析人工股骨柄在生理应力作用下的状态,讨论延长人工关节使用年限的注意事项,为临床工作积累更多经验。方法:选择53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行翻修手术的患者,其中男28例,女25例;平均年龄74.66岁(61~84岁)。人工关节平均使用年限18.24年(3~27年),首次置换术后初始下地负重时间平均11 d(5~16 d),翻修的主要原因为自发松动和外伤。根据患者影像学资料和手术直观所见进行分析,并根据组织学病理做出推断。结果:股骨柄假体在生理应力下存在微动沉降,其二次稳定与股骨柄设计、患者动态、骨质和骨长入性状有关。直柄假体有利于生理性沉降,实现紧密接触的骨长入稳定,可以在患者条件允许下早期负重锻炼。有领假体和结合内固定假体限制股骨柄沉降,其稳定性取决于首次安置时的压配和后期骨长入支撑,对该类患者建议延长非负重时间。结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股骨假体和下地负重时机可以延长股骨假体的使用年限,减少松动概率。  相似文献   
7.
朱美飞  徐杰  叶先才  郑继锋 《浙江医学》2018,40(11):1179-1182
目的探讨雷诺嗪和伊布利特合用对犬心房颤动的作用及心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在24只犬中成功建立了迷走神经性心房颤动模型18只,9只给予伊布利特静脉推注,9只给予雷诺嗪+伊布利特静脉推注,观察并比较两组药物对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效果,终止过程中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情况,以及用药前后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QT、QTc、Tp-e间期的变化。结果伊布利特组转复成功率为77.8(7/9),雷诺嗪+伊布利特组转复成功率为88.9%(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布利特+雷诺嗪组转复时间较伊布利特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复过程中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次数伊布利特组明显较伊布利特+雷诺嗪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静脉推注药物后两组的QT间期、QTc间期、AERP均较基础状态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伊布利特组Tp-e间期与基础状态比较有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诺嗪+伊布利特组Tp-e间期与基础状态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雷诺嗪和伊布利特合用可以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2)雷诺嗪联合伊布利特对心房颤动的转复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属多能干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可转分化为各种肌肉细胞,在移植后可改善心脏或骨骼肌的整体功能.如何优化诱导分化方法,改善移植途径以及移植后改善组织功能的机制成为现今研究的热点.目的:就近年来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肌细胞,以及其用作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肌肉萎缩等肌细胞坏死性疾病的研究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以bone marrow cell, muscle cell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2005/2010);以"骨髓基质干细胞、肌细胞"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2007/2010);以"骨髓基质干细胞、肌细胞、分化、心脏"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2007/2010).共收集220篇关于外周血干细胞方面的文献,中文61篇,英文159篇,排除发表时间较早、重复及类似研究,纳入21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果与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可以在体外扩增,但其表面特异性标记尚无定论,因此要分离得到完全纯化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还有一定的困难,当前只有STRO-1抗原是较为肯定的间质干细胞表面抗原,可用于鉴定分离骨髓中的间质干细胞.大量研究表明,通过体外诱导剂或体内移植可促使骨髓基质干细胞转化成各种组织细胞,包括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并且在移植后可观察到肌组织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但其机制目前尚无充分了解.此外,尽管各种诱导方法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的结果是肯定的,以及体内移植也表现出改善坏死肌组织功能的潜能,但目前体外诱导程度仍然较低,且体内功能改善也有局限性,因此,如何改善诱导方法,提高移植效率及功能改善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浙江汉族群体指长比与寻常性痤疮(AV)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直接测量法,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浙江汉族AV患者和健康人群左右手掌侧第2~5手指长度(拇指除外),AV严重程度分级标准采用国际分类法。结果对浙江汉族261例AV患者组(女性占74.3%)和381例健康对照组(女性占59.6%)、年龄在18~25岁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健康组和AV患者组的左右手指长比均值趋势都为2D∶3D2D∶4D3D∶4D2D∶5D4D∶5D3D∶5D,AV患者组中女性患者2D∶4D、3D∶4D比值低于女性健康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女性的AV患者2D∶3D、2D∶5D、4D∶5D、3D∶5D比值与女性健康组无差异;男性的AV患者与男性健康组之间各指长比值差异不显著。结论浙江汉族女性2D∶4D、3D∶4D指长比低比值与寻常性痤疮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通过鼻腔输送细胞和具有生物活性的因子到大脑内是一种新的非侵入性输送方法,克服了其他给药方法受到血脑屏障限制和产生外周不良反应的缺点。 目的:观察鼻腔内长期输送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大鼠脑梗死梗死体积及行为学的变化。 方法:直接切断Wistar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制作脑梗死模型,将神经功能评分相当的模型大鼠,抽签随机分成对照组、单个核细胞组,随即单个核细胞组从鼻腔滴入培养的第3代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对照组滴入磷酸盐缓冲液,1次/d,共6周,每周进行1次行为学评价;最后1次行为学评价后行脑梗死体积量化检测。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3周单个核细胞组脑梗死大鼠改良的神经病学严重程度评分开始改善,之后进一步改善到5周(P < 0.05,P < 0.01);治疗后1~5周单个核细胞组Morris水迷宫实验平均潜伏期明显缩短(P < 0.05,P < 0.01),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明显。与行为学改善相一致,单个核细胞组脑梗死体积(9.15±4.36)%较对照组(30.56±4.65)%显著缩小(P < 0.01)。说明经鼻腔早期长期输注单个核细胞治疗大鼠脑梗死能改善其行为能力和缩小脑梗死体积,是治疗脑梗死的一种简便易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