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分析从患者全血、恙螨、野鼠肝脾等标本中分离的恙虫病东方体,为进一步确立阜阳市为新疫源地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9年-2010年每年9月-11月辖区内疑似患者抗凝血、野鼠、恙螨标本,利用小白鼠传代分离法,分离恙虫病东方体,通过巢式PCR方法检测,对其测序结果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患者新鲜血液或抗凝血标本在传至3代~4代以后,小白鼠肝脾组织标本核酸检测结果部分为阳性(全血PCR阳性59组,经小白鼠分离后15株阳性;恙螨20组,其中3组PCR阳性,经小白鼠分离后1株阳性;野鼠256只,其中7只PCR阳性,经小白鼠分离35组,其中1株阳性),取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证实为恙虫病东方体kawasaki基因型。结论首次从秋冬型恙虫病东方体流行季节患者、野外优势鼠种黑线姬鼠以及小盾纤恙螨体内分离的病原体为恙虫病东方体,进一步从病原学上证实阜阳市为新的疫源地。  相似文献   
2.
阜阳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阜阳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有效防治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7年度工作手册”检测技术要求提供的检测方法和GB4789-2,3,9中的国家标准方法,对食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9大类129份食品样中,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32株,总检出率24.81%(32/129)。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检出率90.00%(18/20);沙门菌3株,检出率为2.32%(3/129);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4株,检出率为3.67%(4/109);大肠杆菌O157:H71株,检出率为1.51%(1/66);动物性水产品检出副溶性弧菌4株,检出率为40.00%(4/10);空肠弯曲菌检出2株,检出率为20.00%(2/10)。结论阜阳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生奶、生肉、市售熟肉、蔬菜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应有针对性防范和控制各类食品致病菌的污染,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阜阳市手足151病暴发的病原体,并对RT,PCR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巢式RT—PCR方法,分别采用肠道通用引物、EV71特异引物和CoxA16特异引物对这起暴发中156例病人的176份病例标本进行检测。结果156例病例的176份标本中,肠道通用引物、EV71特异引物和CoxA16特异引物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3.30%、63.07%、0%。咽拭子、气管吸痰液、肛拭子肠道通用引物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5.71%、54.54%、78.57%,χ^2=4.57,P〉0.05;EV71特异引物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5.00%、45.45%、71.43%,χ^2=3.57,P〉0.05,两种引物检测的三类标本阳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156例病例中,有22人采集了双份或多份标本共计50份,其中标本阳性率和病例阳性率比较,肠道通用引物检测分别为56.00%、81.82%,χ^2=4.41,P〈0.05;EV71特异引物检测分别为54.00%、81.82%,χ^2=5.04,P〈0.05,两种引物检测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巢式RT—PCR技术是肠道病毒快速诊断的重要手段,阜阳市手足口病暴发的病原体为肠道病毒EV71型。多次多样本采样能够提高病例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66例终末期肾脏病行MHD合并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疫苗接种情况分为未接种组(接种0针)及接种组(接种≥2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短期预后,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住院及重症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66例MHD合并COVID-19患者中,未接种组91例(54.8%),接种组75例(45.2%)。未接种组年龄与吸烟比例高于接种组(P<0.05)。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发热(73.1%)、乏力(65.6%)、食欲减退(57.5%)最常见。接种组使用激素、中心吸氧、住院、重症比例明显减少,治愈患者比例显著增加(P<0.05)。接种新冠疫苗可减少MHD患者住院(OR=0.364,95% CI:0.147~0.901)及重症(OR=0.182,95% CI:0.037~0.901)发生风险。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MHD合并COVID-19患者住院及重症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是其重症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终末期肾脏病接受MHD合并COVID-19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住院及重症风险均增加,年龄增加患者重症风险增加,接种新冠疫苗可减少住院及重症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阜阳市手足口病暴发的病原体,并对RT-PCR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巢式RT-PCR方法,分别采用肠道通用引物、EV71特异引物和CoxA16特异引物对这起暴发中156例病人的176份病例标本进行检测。结果156例病例的176份标本中,肠道通用引物、EV71特异引物和CoxA16特异引物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3.30%、63.07%、0%。咽拭子、气管吸痰液、肛拭子肠道通用引物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5.71%、54.54%、78.57%,χ2=4.57,P>0.05;EV71特异引物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5.00%、45.45%、71.43%,χ2=3.57,P>0.05,两种引物检测的三类标本阳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156例病例中,有22人采集了双份或多份标本共计50份,其中标本阳性率和病例阳性率比较,肠道通用引物检测分别为56.00%、81.82%,χ2=4.41,P<0.05;EV71特异引物检测分别为54.00%、81.82%,χ2=5.04,P<0.05,两种引物检测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巢式RT-PCR技术是肠道病毒快速诊断的重要手段,阜阳市手足口病暴...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地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调查2005年3-12月在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人群的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HBV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单纯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2 802人中,阳性255人,阳性率9.10%;各年龄组人群以31~40岁组HBsAg阳性率最高,占12.16%(71/584)。1 907例检测HBV5项血清标志物者中,HBsAg阳性者238例(12.48%),以HBsAg阳性合并抗HBe、抗HBc阳性为主(44.96%),HBsAg阳性合并HBeAg、抗HBc阳性次之(38.24%);5项全阴性者占总人群的46.88%。结论该地区自然人群HBV感染水平较高,近一半人没有保护性抗体,应加强健康宣教,推广普及乙肝疫苗的接种,改善环境卫生。  相似文献   
7.
RT-PCR法在快速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核酸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4月至5月发生在安徽阜阳的手足口病流行其病原已经确定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EV71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ra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为一种单正链RNA病毒,病毒核酸含有大约7411个核苷酸。病毒颗粒大致呈球形,无包膜和突起,直径24~30nm。EV71的流行多见于夏、秋季,多发生于10岁以下的儿童。大部分患者恢复良好,但是也有部分患者死于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阜阳市市售主要食品中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标GB4789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手册的方法,对10类食品中的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阪崎肠杆菌、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2007~2011年859份食品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114株,总检出率13.27%。10类食品中鲜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率最高,达到52.50%(21/40),其次为水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污染22.11%(21/95)。所有致病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株数最多,阳性率为11.65%(53/455)。O157:H7检出株数最少,阳性率为0.26%(1/391)。农贸市场、超市、个体户三种不同监测点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5,P>0.05)。结论阜阳市主要市售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鲜奶产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率最高。有针对性防范和控制各类食品致病菌的污染,是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阜阳市职业暴露人群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抗体调查,明确是否存在隐性感染,了解该病的流行病学规律.方法 于2009年5月、12月,分别采集颖上县城乡活禽市场、家禽规模养殖场、家禽散养户集中的地区、家禽屠宰加工厂等地职业暴露人群血清100份和93份,利用单放射免疫扩散溶血技术检测H5N1抗体.结果 5月份采集的100份标本中,H5N1抗体阳性3份,阳性率为3.00%;12月份采集的93份标本中,H5N1抗体阳性7份,阳性率为7.53%;两次调查总阳性率为5.18%,两个月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P>0.1).结论 在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中,存在H5N1隐性感染,感染与季节分布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阜阳市职业暴露人群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抗体调查,明确是否存在隐性感染,了解该病的流行病学规律。方法于2009年5月、12月,分别采集颖上县城乡活禽市场、家禽规模养殖场、家禽散养户集中的地区、家禽屠宰加工厂等地职业暴露人群血清100份和93份,利用单放射免疫扩散溶血技术检测H5N1抗体。结果5月份采集的100份标本中,H5N1抗体阳性3份,阳性率为3.00%;12月份采集的93份标本中,H5N1抗体阳性7份,阳性率为7.53%;两次调查总阳性率为5.18%,两个月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P〉0.1)。结论在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中,存在H5N1隐性感染,感染与季节分布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