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不同检测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构建双通道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液相检测技术平台。方法以人乳头状瘤病毒为检测对象,传感器检测系统运用相位、频率及延迟线3种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实时检测;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传感器裸金表面、固定巯基化探针以及核酸杂交后的金膜表面结构的微观变化。结果相位和频率两种检测方法较好;扫描隧道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裸金膜表面金原子排列有序;探针分子分布密度增加;杂交后寡核酸分子密度更为密集。结论成功构建了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液相检测技术平台并运用多种检测方法;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形象直观地对传感器金膜表面、核酸杂交进行直接观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BRF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脑组织IGF-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物波调控因子BRF(Bio-wave regulationfactor)对实验性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IGF-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制成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模型,随机分为3组,即BRF组、生理盐水和假手术组,各组又分为6,24,48,72h,7d5个亚组。BRF组为腹腔注射给药,生理盐水组给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于相应时间点进行行为学评分、脑含水量及脑组织中IGF-1的表达。结果:①组织含水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他各组在各时间段均增加。其中术后48hBRF组低于同期的生理盐水组,P<0.05。②IGF-1阳性细胞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他各组在各时间段均增加,梗死后6h开始增多,72h达高峰。术后72hBRF组高于同期的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BRF可促进IGF-1表达,升高脑组织IGF-1含量,减轻局灶性脑梗死引起的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光、电、次声对细菌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可见光、次声波和磁场等几种物理因子对变形杆菌波动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在LB培养基中接种培养的变形杆菌分别放在灯光、磁场和次声场中作用一段时间,观察它的波动生长轨迹.结果:发现变形杆菌受到可见光、次声波和磁场的作用后,波动生长形态会发生微妙的变化.结论:试验发现变形杆菌在磁场中沿着磁力线的方向运动,且在相互排斥的磁场中运动速度有减慢的迹象,在相互吸引的磁场中运动有加速的迹象;在可见光和低频电场的复合作用下分裂速度减慢,并且对光照有记忆作用;在次声波的作用下细菌的鞭毛发生断裂,提示次声波对细菌的生长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马蹄形投影式"帮助实现Fisher投影式到Haworth透视式的自然过渡,采用多媒体演示结合教学游戏帮助学生理解空间效应和原子间"力"的作用,并概括出单糖顺口溜,协助快速记忆单糖分子结构和判断构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细菌潜生体(CGC)相关的IBS大鼠模型建立的影响因素,以完善该模型的建立。方法采用二步刺激法建立IBS大鼠模型,先用不同浓度组的头孢呋辛钠刺激大鼠产生CGC,然后用辣椒液刺激。模型建成判定指标为CGC定植、粪便含水量和排便次数等。结果不同浓度组的头孢吠辛钠刺激大鼠,引起CGC的动态变化特点和定植率不一样。获得IBS大鼠雄性与雌性比例为1.5:1。结论CGC相关的IBS大鼠模型建立,头孢呋辛钠浓度组合对CGC动态变化特点和定植起关键作用,并且该动物模型建立有性别差异,对IBS的发病机制与性别差异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奇异变形杆菌周期性群集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PM)迁徙生长过程中形态、数量、呼吸酶活性等指标周期性变化.方法在培养基中加入2,3,5-三苯基四唑氯化物(2,3,5-tetra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作为呼吸酶活性的指示剂观察细菌呼吸酶活性的变化.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细菌形态、鞭毛进行对比观察.比浊法计数PM在时间、空间上的数量的变化.结果PM在固体培养基迁徙生长过程中出现菌体数量逐渐减少、形态由短小到细长、鞭毛由少变多、呼吸酶从有活性向无活性转变的周期性变化.结论PM在培养基迁徙生长过程中,微观上出现菌体长度、鞭毛数量、细菌密度等周期性变化,宏观上出现水波样的环状运动,这是环境、鞭毛、细胞间信号传递和细菌密度等多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53味清热类中药对绿脓杆菌抑菌作用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对53味清热类中药对绿脓杆菌的抑菌作用的聚类分析,了解它们抑菌效果的差异,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通过药敏纸片法测定抑菌环直径和液体培养测定吸光度(A)确定中药的抑菌效果。结果:聚类分析表明清热中药抑制绿脓杆菌效果的类群与传统分类存在不一致现象。结论:临床上对于防治绿脓杆菌的感染,可选用赤芍、胡黄连、黄连、蒲公英、丝瓜络、黄芩、密蒙花等清热类中药。  相似文献   
8.
肝硬变患者肠道菌丛潜生体及群集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徐启旺et al在生物波理论研究中,观察到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出现短小杆菌和纤细状菌两种形态交替而致的宏观波动生长。纤细状菌体长约几十微米,是繁殖体短小杆菌的几十倍。呈多个拟核,生理上表现为代谢降低,在有利于生长的环境中可断裂成多个繁殖体。表现为潜在增殖的能力,故称为潜生体(cryptic growth cell,CGC)。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细菌潜生体迅速断裂,加上胞外多糖的包绕可形成细菌的群集,这些群集状的细菌群体少则有6~8个,多则有几十个细菌排列在一起。群集形成是结构上的复杂化,必然会带来功能上的多样性,已证明,细菌群集体在肠壁上的定植,可导致明显的  相似文献   
9.
本对生物复杂性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以整体观与还原论比较,结合医学生教育现状,论述了在医学中开设生物复杂性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教学实践倡导研究型教学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显微培养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