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并探讨凝血酶联用奥美拉唑对该病的早期干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例)与实验组(12例),对照组给予剂量为2000IU的凝血酶口服治疗,每8h给药1次;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胶囊20mg口服,2次/d。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7%、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头晕、腹泻、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损害等。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急,危害大,凝血酶联用奥美拉唑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思密达治疗门诊治疗小儿秋季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秋季腹泻患儿,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调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退热,止吐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思密达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呕吐、腹泻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思密达治疗秋冬季腹泻婴幼儿疗效确切,可缩短病程,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中浆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及其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5例MM患者资料,骨髓涂片及切片分别经瑞氏-吉姆萨和HE染色后,观察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及病理学特点。同时,取患者骨髓或外周血分别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MM患者骨髓浆细胞不仅数量明显增多,且形态明显异常,切片中浆细胞分布类型包括塞实型16例(45.71%),结节型14例(40.00%)和间质型5例(14.29%)。MM患者中出现血清LDH、β2-MG、Cr和BUN等检测指标升高的比例分别占80%、85.71%、62.86%和60%。MM患者浆细胞CD38、CD138均呈阳性表达,CD56、CD200、CD117和CD28阳性患者比例分别为65.71%、94.29%、60%和54.29%,CD20、CD81、CD33、CD27及CD13阳性患者比例分别为37.14%、42.86%、28.57%、57.14%和34.29%,而CD19及CD45阳性患者比例分别为22.86%和31.42%,且Igκ或Igλ链表达缺失呈单克隆增生。其中CD27和CD28的表达情况与MM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浆细胞CD27表达缺失及CD28阳性表达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较低(P < 0.05)。结论:MM患者骨髓中浆细胞免疫表型明显异常,其中CD27和CD28的表达与患者病情进展和临床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免疫表型检测在MM患者临床诊断、治疗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Waldenstr?m’s macroglobulinemia, LPL/W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LPL/WM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及MYD88 L256P基因突变状况。结果 14例LPL/WM中男性11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59岁;12例有肝脏或脾脏肿大,11例有淋巴结肿大。13例贫血,13例分泌单克隆IgMκ,1例分泌单克隆IgMλ,14例均有肿瘤性细胞累及骨髓与MYD88 L256P基因突变。淋巴结活检显示淋巴结结构部分存在,均可见开放的淋巴窦。肿瘤性细胞由数量不等的小淋巴细胞、浆样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组成。其中1例在同一淋巴结内可见两类肿瘤性细胞:(1)以浸润淋巴窦为特征的大淋巴细胞;(2)浸润副皮质区和边缘窦的小淋巴细胞、浆样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免疫表型:11例CD20弥漫阳性,10例限制性表达轻链Kappa,1例限制性表达轻链Lambda;2例CD23阳性,CD10、CD5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5%~30%;在同一淋巴结内可见两类肿瘤性细胞:大淋巴细胞中CD20、CD30、MUM1、BCL-2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80%;小淋巴细胞中CD20、CD38、CD138、MUM1呈条索状或灶状阳性,Ki-67增殖指数20%。骨髓流式细胞免疫表型:14例小淋巴细胞中CD20、CD19、CD22及sIgM均阳性,2例CD23阳性,CD10及CD5均阴性;浆细胞中CD19、CD138、CD38及CD45均阳性,CD56均阴性。结论 LPL/WM尚无特异性的诊断指标,属于排除性诊断,需与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尤其是伴浆细胞分化的小B细胞淋巴瘤鉴别。明确诊断需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免疫表型特征、免疫固定电泳及MYD88 L265P突变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骨髓侵犯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为临床DLBCL侵犯骨髓的准确诊断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59例DLBCL患者的骨髓组织和外周血,分析DLBCL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病理学、流式细胞学、荧光原位免疫杂交及其他相关检测的结果与临床特征。结果 59例发生骨髓侵犯的DLBCL患者多数表现为白细胞增高、贫血、血小板减少,有43例(72.88%)外周血中可见数量不等的瘤细胞。59例患者骨髓涂片中瘤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10%的有31例(52.54%)。瘤细胞侵犯骨髓方式以弥漫性增生为主,造血组织明显减少或缺乏。免疫组化染色及流式细胞学检查示,淋巴瘤细胞 CD20、CD19、CD79b及 cCD79a均呈阳性表达,部分患者表达 HLA-DR、CD22、sIgM、CD43、CD10、FMC7及 CD123,均不表达CD38、TdT、CD103、CD25、CD3、CD2、MPO、CD33、CD13、CD7及CD56。12例患者进行FISH检测均未见C-myc基因重排。结论 骨髓形态学、病理学并结合免疫表型检测是DLBCL患者准确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探讨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IB-1蛋白表达与他莫昔芬耐药关系。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一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且随访资料完整的绝经前女性原发性乳腺癌206例,按照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分成:ER+/PR+且接受他莫昔芬治疗组(Tamoxifen group,T组),ER-PR-的非内分泌治疗组(Contol group,C组);T组及C组均按AIB-1及Her-2表达状态分为不同亚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组别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及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结果:术后随访30~84个月,中位时间65个月,58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远位转移,5年DFS为71.84%(148/206);死亡36例,5年OS为82.52%(170/206)。随着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阳性及Her-2蛋白表达的增高,AIB-1蛋白呈现高表达(χ2=12.573,P=0.002;χ2=7.939,P=0.005;χ2=4.502,P=0.036);分层分析中,T组AIB-1及Her-2均高表达亚组的DFS和OS低于其他亚组,且有统计学差异(χ2=5.900,P=0.002;χ2=4.533,P=0.049);该亚组患者的生存曲线明显低于其他亚组患者(Log-rank检验,χ2=8.903,P=0.005;χ2=9.405,P=0.004)。结论:AIB-1蛋白高表达常常伴随着不良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AIB-1蛋白高表达、同时伴有Her-2高表达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对他莫昔芬治疗耐药,提示AIB-1的表达可以作为预测他莫昔芬耐药的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中浆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及其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5例MM患者资料,骨髓涂片及切片分别经瑞氏-吉姆萨和HE染色后,观察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及病理学特点。同时,取患者骨髓或外周血分别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MM患者骨髓浆细胞不仅数量明显增多,且形态明显异常,切片中浆细胞分布类型包括塞实型16例(45.71%),结节型14例(40.00%)和间质型5例(14.29%)。MM患者中出现血清LDH、β2-MG、Cr和BUN等检测指标升高的比例分别占80%、85.71%、62.86%和60%。MM患者浆细胞CD38、CD138均呈阳性表达,CD56、CD200、CD117和CD28阳性患者比例分别为65.71%、94.29%、60%和54.29%,CD20、CD81、CD33、CD27及CD13阳性患者比例分别为37.14%、42.86%、28.57%、57.14%和34.29%,而CD19及CD45阳性患者比例分别为22.86%和31.42%,且Igκ或Igλ链表达缺失呈单克隆增生。其中CD27和CD28的表达情况与MM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浆细胞CD27表达缺失及CD28阳性表达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较低(P < 0.05)。结论:MM患者骨髓中浆细胞免疫表型明显异常,其中CD27和CD28的表达与患者病情进展和临床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免疫表型检测在MM患者临床诊断、治疗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胃癌骨髓侵犯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特点,筛选对胃癌细胞骨髓侵犯具有提示意义的实验室指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30例胃癌发生骨髓侵犯患者,收集血常规、凝血功能、免疫、生化及骨髓等临床指标检测结果资料。分析上述患者与未发生骨髓侵犯的Ⅳ期胃癌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差异,并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在提示胃癌细胞骨髓侵犯中的意义。  结果  与未发生骨髓侵犯的Ⅳ期胃癌患者相比较,发生骨髓侵犯的患者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CEA及CA72-4等指标的检测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FDP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988),且阳性似然比最高。同时,两组患者外周血幼红、幼粒细胞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胃癌骨髓侵犯患者的部分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较未发生骨髓侵犯患者异常检出率更高且变化更为明显,上述指标对骨髓侵犯具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54-2对急性胃肠炎阵发性腹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160 mg(48万U)+维生素B6 100 mg+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并口服诺氟沙星胶囊0.1 g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10 mg的654-2静注。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3 d后的VAS评分分别为(2.12±0.38)分、(2.94±0.65)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缓解时间为(4.8±1.2)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1.7)h(P<0.05);对照组与实验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95.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54-2缓解痉挛性疼痛迅速,与庆大霉素、维生素B6、诺氟沙星联合应用于急性胃肠炎阵发性腹痛,标本兼治,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