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不同b值下瘤区组织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17例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肝癌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及术后7天行常规平扫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比较不同b值下瘤区组织的平均ADC值的变化。结果在b值为50和100s/mm2时术前术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b值为300、500和700s/mm2时,术前术后的平均ADC值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当b值大于300s/mm2时,随着b值的升高平均ADC值逐渐升高,术后瘤区组织的平均ADC值较术前升高,在b值为1000和1300s/mm2时图像质量太差无法测量。结论对肝癌TACE术后疗效进行评价时,b值最好选择300~700s/mm2之间。DWI通过瘤区DWI图像、eADC图像、ADC图像信号的变化和平均ADC值可以反映TACE术后瘤组织内的微观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平均ADC值可以为其早期疗效的判断提供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18F-FDGPET/CT对肝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 Library、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中关于18F-FDGPET/CT诊断肝转移瘤的文献,检索时间截止至2017年12月。由两位评价员按照预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按照QUADAS-2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个研究,共1628个患者,1022个结节。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患者为单位,12篇(1473例患者)PET/CT研究的SEN合并=0.95(95%CI0.92-0.97)SPE合并=0.94(95%CI0.87-0.97)、AUC=0.98(95%CI0.97-0.99),以病灶为单位的6篇(1022例病灶)PET/CT研究的SEN合并=0.82(95%CI0.61-0.93),SPE合并=0.95(95%CI0.89-0.98)、AUC=0.97(95%CI0.95-0.98);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各亚组PET/CT对肝转移瘤诊断的AUC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PET/CT对肝转移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对以病人为单位的病例具有更好的诊断敏感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手术病理及随访证实的3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CT和MRI资料。20例先后行CT、MRI检查,1例仅行CT检查,9例仅行MRI检查。结果脊髓受压在MRI检查中有12例(41.4%,12/29),CT检查中有3例(13.6%,3/2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在先后行CT、MRI的患者中,椎管狭窄在MRI显示9例,在CT显示6例;脊髓受压在MRI显示7例,在CT上显示2例;椎间盘受累在MRI显示16例,CT显示13例;椎旁软组织脓肿MRI显示16例,CT显示13例。结论 CT较好的显示了脊柱结核的骨质破坏、附件受侵、椎间盘受累、椎旁软组织脓肿、椎管狭窄等病变,而MRI对显示脊髓受压有明显优势。二者相结合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使用文献计量学和资料探勘的基本方法对我国基于MRI技术诊断鼻咽肿瘤的研究现状进行网状分析研究。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所有基于MRI诊断鼻咽肿瘤的文献。利用BICOMS软件(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对所纳入文献进行信息的抽提和整理,生成共现矩阵;利用Ucinet 6.0软件中的NetDraw功能绘制关键词、作者和机构的网络关系图;利用Excel软件的绘图功能对抽取所得信息进行数据可视化处理。结果:我国基于MRI诊断鼻咽肿瘤的文献数量不断增长,各个地区均有研究,以东南部地区最多,研究机构之间合作较为密切。刊载文献的期刊数量较多,但载文量相对较多的期刊数量较少;基金主要来自于省部级、市级层面;参与基于MRI诊断鼻咽肿瘤研究的作者较多。结论:基于MRI诊断鼻咽肿瘤的热点研究问题较多,研究机构合作较为密切,但东西部研究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今后西部地区可多关注此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6.
食管囊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管囊肿极少见 ,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 ,该病术前诊断困难 ,其最后确诊有赖于手术和病理。今有我院及外院手术病理确诊的食管囊肿 4例 ,就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和对比 ,以期从影像学的角度提高认识 ,降低误诊率。例 1,女 ,2 7岁 ,以“进干硬食物哽咽7个月”而就诊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源 CT(DSCT)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的价值。方法对46例 CCHD 患者、共107处畸形的DSCT血管图像与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及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手术证实心内畸形49处,心外畸形58处;DSCT与TTE诊断心内畸形准确率为81.63%(40/49)、93.88%(46/49),心外畸形准确率为94.83%(55/58)、58.62%(34/58),心内、外畸形总准确率为88.79%(95/107)和74.77%(80/10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SCT与TTE结合对心内、外畸形诊断准确率达到94.39%(101/107),高于单一DSCT、TT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SCT联合TTE提高CCHD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9.
病例资料患者,女,24岁,7年前无明显诱因左后背针扎样疼痛,持续6 min缓解。动态心电图示: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超声心动图示:全心扩大,肺动脉高压,左冠窦扩大约27 mm。未行进一步检查,给予药物治疗。此后剧烈体力活动后呼吸困难,感冒后加重,近3个月偶感心悸,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舒张期杂音。心电图提示:左心房增大,心室内阻滞,室内传导延缓。动态心电图示阵发性心房扑动、心房颤动。超声心动图示:全心扩大,肺动脉收缩压59 mmHg,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假性正常化,二尖瓣、三尖瓣反流(中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对比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扩散峰度成像(DKI)在鉴别宫颈癌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39例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包括鳞癌组(31例)与腺癌组(8例),鳞癌组分为高、中、低分化组(分别为7、19、5例)。所有患者行常规、DWI和DKI序列扫描,对比ADC、MK及MD值在鳞癌、腺癌与高、中、低分化宫颈鳞癌内的差别,经ROC曲线评价对比ADC、MK及MD值鉴别宫颈鳞癌、腺癌与高、中、低分化鳞癌的能力。结果(1)ADC值与MD值鳞癌均低于腺癌,MK值鳞癌高于腺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MK鉴别宫颈鳞癌与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968)最大,其次为MD(0.940)、ADC(0.915)。(2)ADC、MK、MD值在低中高分化鳞癌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中与中、高分化鳞癌的鉴别中,MK具有最佳鉴别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0.905,P=0.003;0.940,P0.001),其次是MD(AUC=0.884,P=0.009;AUC=0.887,P=0.002)、ADC(AUC=0.853,P=0.012;AUC=0.842,P=0.003)。结论在宫颈鳞癌与腺癌、高中低分化鳞癌的鉴别上,DKI优于DW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