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17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494篇
耳鼻咽喉   598篇
儿科学   1277篇
妇产科学   392篇
基础医学   2085篇
口腔科学   713篇
临床医学   1101篇
内科学   4932篇
皮肤病学   371篇
神经病学   1534篇
特种医学   561篇
外科学   3599篇
综合类   200篇
一般理论   10篇
预防医学   2083篇
眼科学   491篇
药学   1219篇
中国医学   211篇
肿瘤学   4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1975篇
  2011年   2244篇
  2010年   511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1733篇
  2007年   1981篇
  2006年   1747篇
  2005年   1877篇
  2004年   1791篇
  2003年   1714篇
  2002年   1603篇
  2001年   1073篇
  2000年   1576篇
  1999年   720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胆囊切除术是公认的胆囊良性疾病的治愈手段,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已有明确共识。近年来,“保胆手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颇受热议,一些医生将“保护胆囊”的学术观点等同于“保留胆囊”的手术技术,这种误解可能导致病人出现差异性的预后。因此,临床医师应明晰“保护胆囊”理念与“保胆手术”的差别,对胆囊良性疾病的诊疗原则有正确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不同严重程度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进行规范化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SLIT)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3~14岁对粉尘螨过敏的AR患儿181例, 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92, 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SLIT组(n=89, 给予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 采用AR评分标准, 根据患儿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s score, TNSS), 将对照组分为轻度组(n=35)、中度组(n=28)和重度组(n=29);将SLIT分为轻度组(n=27)、中度组(n=33)和重度组(n=29)。收集第6个月、 1年、 2年的随访数据, 分别对患儿进行TNSS、 鼻炎用药评分(total rhinitis medication scores, TRMS)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 (1)治疗2年后, SLIT组与对照组患儿TNSS评分分别为0.61±0.73、 1.61±1.17, TRMS分别为0.21±0.41、 0.59±0.70, VAS分别为0.63±0.70、 1.53±1.24,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6.269、 4.139、5.174, P值均<0.05; (2)轻度组(n=62)组内分析: SLIT组(n=27)与对照组(n=35)比较, 治疗6个月、 1年, 两组的TNSS、 TRMS、 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108、 0.232、 0.788, 0.774、 0.033、 -0.718; P值均>0.05); 治疗2年时两组的TRMS、 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230、 1.255, P>0.05), TNSS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528, P值均<0.05); (3)中度组(n=61)组内分析: 与对照组(n=28)比较, SLIT组(n=33)治疗6个月, TRMS、 VAS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413、 0.412, P值均>0.05), 但两组的TN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397, P<0.05); 治疗1年、2年的TNSS、 TRMS、 VAS两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952、 2.740、 3.293; 4.743、 2.505、 3.330; P值均<0.05); (4)重度组(n=58)组内分析: 与对照组(n=29)比较, SLIT组(n=29)治疗6个月、 1年、 2年的TNSS、 TRMS、 VAS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567、 2.086、 2.781, 4.996、 4.264、 2.756, 4.253、 4.480、 4.515, P值均<0.05)。结论 采用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治疗尘螨致敏AR患儿, 治疗2年可获得较单纯药物治疗更佳的疗效, 尤其在病情严重患儿,其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肝内胆管癌(ICC)病人肝切除术后“教科书式结局”(TO)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TO评分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八一医院收治的261例行肝切除术的ICC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TO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的权重构建预测TO的评分模型。结果 261例ICC病人中,67例(25.7%)术后发生TO。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和T分期[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癌症分期]为术后TO的独立预测因素。依此4项因素构建的评分模型显示了较好的预测准确性,最佳截断值为-1.9分,其敏感度为67.2%,特异度为62.9%。一致性检验显示其预测概率和实际发生概率有着较好的一致性(χ2=1.350,P=0.853)。结论 基于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T分期4个因素建立的评分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ICC病人术后TO的可能性,即手术时间短、无肝硬化、肿瘤直径<5 cm的年轻ICC病人肝切除后获得TO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4.
日间手术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现已成为欧美国家重要手术模式。我国于20世纪初开始开展日间手术,但目前尚未普及,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存在认识不清、开展不规范、与医保支付对接不畅等问题。日间手术是一种使国家、医院和病人三方均受益的新型手术模式。近年来,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积极引导,开展日间手术的医院明显增多,可以预见,我国日间手术即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有条件的医院可以从简单、易操作的病种开始,落实临床路径,积累经验,再逐步稳妥展开。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拓展日间手术范围,提高三、四级手术比例。同时,积极与医保支付政策对接,采取灵活的方式,获得医保的支持,更好地促进我国日间手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LTQ-Orbitrap-MS)的分析方法鉴定葛根芩连汤中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柱Dikma Endeavorsil C18(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乙腈(B),体积流量0.3 mL/min,梯度洗脱。质谱采用ESI源,正负离子模式分别采集一级、二级质谱数据。结果通过对照品指认、软件预测分析,结合文献报道,从葛根芩连汤中鉴定出67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36个、生物碱类12个、三萜类及三萜皂苷类4个及其他15个。结论利用UPLC-LTQ-Orbitrap-MS系统阐明葛根芩连汤中化学成分,并初步归纳其各类主要化学成分的质谱裂解特点,为葛根芩根芩连汤的质量控制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迟缓(FGR)与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的关系。 方法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04年4~12月,对72例小于胎龄儿(SGA)和48例适于胎龄儿(AG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C 肽、HDL C、LDL C、TG、非酯化脂肪酸(NEFA)等指标,计算葡萄糖/胰岛素比值(G/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胰岛β细胞功能(HBCI)等,探讨FGR与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的关系。 结果(1)SGA组FPG、HDL C低于AGA组,而FINS、LDL C、TG、NEFA高于AGA组(P<001);(2)SGA组G/I比值、ISI低于AGA组,HOMA IR高于AGA组(P<001),而HBCI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FGR儿在生命早期存在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IR),而胰岛β细胞功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Background: Mitochondrial adenosine triphosphate-sensitive potassium (mitoKATP) channel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mediating cardiac preconditioning. The effects of intravenous anesthetics on this protective channel have not been investigated so far, but would be of importance with respect to experimental as well as clinical medicine.

Methods: Live cell microscopy was used to visualize and measure autofluorescence of flavoproteins, a direct reporter of mitoKATP channel activity, in response to the direct and highly selective mitoKATP channel opener diazoxide, or to diazoxide following exposure to various anesthetics commonly used in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medicine. A cellular model of ischemia with subsequent hypoosmolar trypan blue staining served to substantiate the effects of the anesthetics on mitoKATP channels with respect to myocyte viability.

Results: Diazoxide-induced mitoKATP channel opening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y the anesthetics R-ketamine, and the barbiturates thiopental and pentobarbital. Conversely, urethane, 2,2,2-trichloroethanol (main metabolite of [alpha]-chloralose and chloral hydrate), and the opioid fentanyl potentiated the channel-opening effect of diazoxide, which was abrogated by coadministration of chelerythrine, a specific protein kinase C inhibitor. S-ketamine, propofol, xylazine, midazolam, and etomidate did not affect mitoKATP channel activit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modulatory effects of the anesthetics on mitoKATP channel activity was substantiated in a cellular model of simulated ischemia, where diazoxide-induced cell protection was mitigated by R-ketamine and the barbiturates, while urethane, 2,2,2-trichloroethanol, and fentanyl potentiated myocyte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10.
足叶乙甙和顺铂方案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足叶乙甙和顺铂(EP方案)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治疗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应用EP方案治疗滋养细胞肿瘤32例,传统的5-氟尿嘧啶和更生霉素(FK方案)治疗滋养细胞肿瘤38例,比较2种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FK组和EP组治疗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4.2%和87.5%(P〉0.05);2组均有明显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但FK组骨髓抑制较EP组重。FK组腹泻和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39.4%和44.7%均明显高于EP组的6.3%和9.3%(P〈0.01)。结论EP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且毒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