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71篇
  免费   937篇
  国内免费   796篇
耳鼻咽喉   680篇
儿科学   1334篇
妇产科学   477篇
基础医学   2595篇
口腔科学   884篇
临床医学   2537篇
内科学   5776篇
皮肤病学   581篇
神经病学   1715篇
特种医学   10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4275篇
综合类   3422篇
一般理论   10篇
预防医学   3543篇
眼科学   601篇
药学   2379篇
  16篇
中国医学   1318篇
肿瘤学   832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390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725篇
  2013年   496篇
  2012年   2464篇
  2011年   2784篇
  2010年   1048篇
  2009年   806篇
  2008年   2235篇
  2007年   2560篇
  2006年   2276篇
  2005年   2462篇
  2004年   2332篇
  2003年   2132篇
  2002年   1946篇
  2001年   1407篇
  2000年   1942篇
  1999年   1086篇
  1998年   408篇
  1997年   337篇
  1996年   323篇
  1995年   335篇
  1994年   261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61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0篇
  1966年   6篇
  1963年   9篇
  1962年   6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胆囊切除术是公认的胆囊良性疾病的治愈手段,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已有明确共识。近年来,“保胆手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颇受热议,一些医生将“保护胆囊”的学术观点等同于“保留胆囊”的手术技术,这种误解可能导致病人出现差异性的预后。因此,临床医师应明晰“保护胆囊”理念与“保胆手术”的差别,对胆囊良性疾病的诊疗原则有正确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不同严重程度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进行规范化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SLIT)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3~14岁对粉尘螨过敏的AR患儿181例, 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92, 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SLIT组(n=89, 给予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 采用AR评分标准, 根据患儿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s score, TNSS), 将对照组分为轻度组(n=35)、中度组(n=28)和重度组(n=29);将SLIT分为轻度组(n=27)、中度组(n=33)和重度组(n=29)。收集第6个月、 1年、 2年的随访数据, 分别对患儿进行TNSS、 鼻炎用药评分(total rhinitis medication scores, TRMS)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 (1)治疗2年后, SLIT组与对照组患儿TNSS评分分别为0.61±0.73、 1.61±1.17, TRMS分别为0.21±0.41、 0.59±0.70, VAS分别为0.63±0.70、 1.53±1.24,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6.269、 4.139、5.174, P值均<0.05; (2)轻度组(n=62)组内分析: SLIT组(n=27)与对照组(n=35)比较, 治疗6个月、 1年, 两组的TNSS、 TRMS、 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108、 0.232、 0.788, 0.774、 0.033、 -0.718; P值均>0.05); 治疗2年时两组的TRMS、 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230、 1.255, P>0.05), TNSS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528, P值均<0.05); (3)中度组(n=61)组内分析: 与对照组(n=28)比较, SLIT组(n=33)治疗6个月, TRMS、 VAS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413、 0.412, P值均>0.05), 但两组的TN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397, P<0.05); 治疗1年、2年的TNSS、 TRMS、 VAS两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952、 2.740、 3.293; 4.743、 2.505、 3.330; P值均<0.05); (4)重度组(n=58)组内分析: 与对照组(n=29)比较, SLIT组(n=29)治疗6个月、 1年、 2年的TNSS、 TRMS、 VAS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567、 2.086、 2.781, 4.996、 4.264、 2.756, 4.253、 4.480、 4.515, P值均<0.05)。结论 采用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治疗尘螨致敏AR患儿, 治疗2年可获得较单纯药物治疗更佳的疗效, 尤其在病情严重患儿,其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3.
古人言"脉可通神",脉诊作为中医四诊中独特的诊断方式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从《黄帝内经》出发,追溯中医脉诊由遍身诊法到"独取寸口"的脉诊发展过程,从而进一步探索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使用的诊脉方式及具体脉诊部位。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仲景脉法是《黄帝内经》的遍诊法到《脉经》寸口脉法的过渡;历代医家对"少阳脉"的具体位置的提出与探讨;现代临床上"少阳脉"的诊断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历代医家的文献,认为张仲景"少阳脉"的具体位置为耳部颌厌部位的两额动脉;少阳脉对于小便不利、经水不通的水气疾病有诊断意义。遍身诊法在现代临床上依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肝内胆管癌(ICC)病人肝切除术后“教科书式结局”(TO)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TO评分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八一医院收治的261例行肝切除术的ICC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TO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的权重构建预测TO的评分模型。结果 261例ICC病人中,67例(25.7%)术后发生TO。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和T分期[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癌症分期]为术后TO的独立预测因素。依此4项因素构建的评分模型显示了较好的预测准确性,最佳截断值为-1.9分,其敏感度为67.2%,特异度为62.9%。一致性检验显示其预测概率和实际发生概率有着较好的一致性(χ2=1.350,P=0.853)。结论 基于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T分期4个因素建立的评分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ICC病人术后TO的可能性,即手术时间短、无肝硬化、肿瘤直径<5 cm的年轻ICC病人肝切除后获得TO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5.
日间手术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现已成为欧美国家重要手术模式。我国于20世纪初开始开展日间手术,但目前尚未普及,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存在认识不清、开展不规范、与医保支付对接不畅等问题。日间手术是一种使国家、医院和病人三方均受益的新型手术模式。近年来,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积极引导,开展日间手术的医院明显增多,可以预见,我国日间手术即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有条件的医院可以从简单、易操作的病种开始,落实临床路径,积累经验,再逐步稳妥展开。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拓展日间手术范围,提高三、四级手术比例。同时,积极与医保支付政策对接,采取灵活的方式,获得医保的支持,更好地促进我国日间手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护技一体化模式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本院住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医护管理,试验组采取医护技一体化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出院时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临床疗效、误吸率。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组出院时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误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技一体化模式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降低误吸率及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肿瘤治疗已经进入数字治疗时代。数字治疗是数字健康的重要部分,它是应用数字技术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人工智能分析由生物传感器发来的数据资料,远距离控制肿瘤患者进行虚拟治疗和数字临床试验,模拟现实在线治疗帮助肿瘤患者采取健康行为,这些技术正在改变现有的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脑出血患者运送途中的救护措施。方法:对64例脑出血患者的运送救护中建立路况条件的评估,成立救护组进行病情评估及急救器材准备,制定运送途中病情观察救护方案。结果:64例脑出血患者,经全力、及时救护运送,2例(运送前深度昏迷,家属强烈要求转上级医院)在途中病情迅速加重,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其余62例患者安全运送到达上级救治医院,为后期治疗赢得了宝贵时机。结论:通过对脑出血患者的长途救护运送中建立评估并及时成立救护组进行病情评估及急救器材准备、运送途中病情准确观察及救护积累了一定经验,积极探寻出一套适合于高海拔地区开展的脑出血患者运送救护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