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NO)及外周血嗜酸性细胞百分比(EOS)检测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北京核工业医院呼吸内科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的患者88例(FeNO≥36 ppb或EOS≥3.7%),随机分为观察组1(27例)、观察组2(30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1根据FeNO值调整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剂量,观察组2根据EOS值调整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剂量,对照组则按照指南哮喘病情控制分级阶梯式治疗方案治疗。三组均按需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每2个月进行随访,随访时检测EOS、FeNO并进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AC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 AC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观察组与对照组FeNO比较,除观察组1第四次复查结果外,其余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观察组与对照组EOS比较,除观察组2第二次复查结果外,其余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36 ppb≤FeNO或3.7%≤EOS的哮喘患者长期管理中,可依据FeNO值、EOS值或ACT评分调整治疗方案;FeNO和EOS值均为客观监测指标,可避免ACT评分主观因素的影响,且检测操作简单、安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肺转移的临床特征及~(131)I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4例首次接受~(131)I治疗时年龄≤18岁的DTC肺转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儿中男5例、女9例,平均年龄(12.71±3.05)岁,均在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术后接受~(131)I治疗,平均接受~(131)I治疗4次,中位累积剂量为9.43(8.25~19.74)GBq。14例患儿治疗后完全消除4例(28.6%)、好转或稳定8例(57.1%)、无效或进展2例(14.3%),有效率为85.7%(12/14)。中位随访时间63.4(6~124)月,患儿生存率为10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3.5个月,2年无进展生存率84.61%,5年无进展生存率80.0%。结论儿童DTC肺转移发生率较高,~(131)I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半乳糖凝集素?3(Gal?3)、B型钠尿肽(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北京核工业医院收治的102例心力衰竭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91例行心功能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以及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患者的Gal...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ELISA 法检测53例乳腺癌患者、5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50例正常女性的血清TPS水平;SP法检测ER、PR、c-erbB-2和Ki-67.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TPS水平及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和正常对照组(t=-9.275,P=0.001;t=-11.25,P=0.001).TPS阳性率和表达水平均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升高.53例原发性乳腺癌中,肿块直径≤2 cm组与>2 cm组的T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PR阴性组与阳性组血清TP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2,P=0.003; t=2.75,P=0.006);c-erbB-2阴性组与阳性组血清TP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1,P=0.001.血清TPS表达与ER、PR、c-erbB-2和Ki-67相关性显著(r=-0.512,P=0.001; r=-0.624,P=0.001 ;r=0.441,P=0.001 ;r=0.514,P=0.001); TPS表达均与腋淋巴结转移有关,与转移数目无明显关系.结论:TPS可作为乳腺癌血清肿瘤标志.TPS表达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ER、PR、c-erbB-2 和Ki-67有关,提示TPS可能可以作为乳腺癌评估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嗜铬细胞瘤(PCC)患者的心血管损害临床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12月中国核工业北京四○一医院收治的6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PCC的部位、性质和治疗情况,患者各种临床表现和临床指标水平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并比较不同临床表现、临床指标水平和检查结果中患者所占比例情况.结果 60例嗜铬细胞瘤中位于左右侧肾上腺分别为26和32例,位于双侧2例,其中恶性49例,良性11例.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51例(85.00%)有高血压表现.27例(45.00%)有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表现,头痛、心悸、多汗所占比例分别为61.67%、68.33%和60.00%.患者生化检查中出现心肌酶谱、甘油三酯、血糖和尿酸等指标升高的比例分别为26.67%、33.33%、38.33%和31.67%.在心电图检查中,窦性心动过速(41.67%)和左室高电压(26.33%)较为常见.结论 心脏损害为嗜铬细胞瘤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且高血压及心律失常为嗜铬细胞瘤患者最为典型的临床表现,在临床工作中需要认真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sST2)水平变化,分析其与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的相关性,探讨sST2在心力衰竭诊断及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入选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29例,按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级组66例、心功能Ⅲ级组32例、心功能Ⅳ级组31例,并收集患心脏神经症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而胸部X线片、心脏彩超和心功能正常的35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入选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sST2浓度.结果 血清sST2水平在心功能Ⅲ~Ⅳ组[1.84(0.93 ~3.19) ng/ml]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组[0.94 (0.83 ~ 1.30) ng/ml,P<0.001]及对照组[0.77(0.69~1.92) ng/ml,P<0.001].sST2浓度与NT-proBNP(r=0.352)、心功能分级(r =0.456)、左心室舒张末容积(r=0.287)呈正相关(均为P<0.00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288,P=0.016).血清sST2诊断心力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5,NT-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两者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6.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ST2水平明显升高,升高水平与心力衰竭程度显著相关.sST2有可能作为判断心力衰竭的新生化指标,联合NT-proBNP可能会提高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sST2或可作为NT-proBNP和超声心动图外的补充手段,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与鉴别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恶性嗜铬细胞瘤(MPHEO)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住院行131I-MIBG治疗的MPHEO患者85例,分为稳定期(72例)和进展期(13例)两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NSE水平,比较稳定期和进展期患者NSE表达水平,比较患者进展前后NSE的变化情况,随访患者1年生存情况.结果 进展期组NSE水平(82.21±52.75)ng/mL明显高于稳定期组(11.03±3.3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患者肿瘤进展后NSE水平(82.21±52.75)ng/mL明显高于进展前(11.75±2.5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随访周期内,NSE升高的11例患者中4例死亡.结论 血清NSE在进展期MPHEO肿瘤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碘[131I]-美妥昔单抗(利卡汀)治疗原发性肝癌药物过敏的发生率、产生的原因、对策及影响.方法 收集该院使用利卡汀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03例,对出现利卡汀药物过敏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203例使用利卡汀治疗患者中有4例出现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68%(4/238).第1次治疗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99% (2/203),第2次治疗过敏反应发生率为4.17% (1/24),第3次治疗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1.1%(1/9).1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经积极治疗4例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均按期痊愈出院,未出现并发症,过敏反应临床治愈率为100%,死亡率为0%.结论 快速、准确的判断以及及时有效治疗可提高过敏反应治愈率,严重过敏反应可能与患者重复使用利卡汀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