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蔡华波 《浙江医学》2005,27(9):654-656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在多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中的变化特点以及其意义.方法将56例多发伤患者按照是否合并MODS分为两组,在受伤后第1、3、5、7天抽取静脉血,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TNF-α、IL-10水平,比较两组间和组内各时间点TNF-α、IL-10的水平,并以14例健康体检者的测定结果作为对照.结果合并MODS组伤后第1、3、5、7天的TNF-α水平和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都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未合并MODS组伤后第1、3、5、7天的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都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IL-10水平在伤后第1天明显提高(P<0.05),但是第3、5、7天的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多发伤患者的TNF-α水平和合并MODS组的IL-10水平在伤后第3、5、7天较第1天明显升高(均P<0.05),而未合并MODS组IL-10水平在第3、5、7天的水平较第1天明显下降(均P<0.05),但是两组多发伤患者各自第7天的TNF-α水平与第5天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多发伤合并MODS组TNF-α、IL-10水平与未合并MODS组比较在伤后第1、3、5、7天都有明显的升高(均P<0.05).结论血浆TNF-α和IL-10水平的检测对判断多发伤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病情发展趋势和MODS的发生都有重要的意义,而IL-10可以用于评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TRISS法和ASCOT法对创伤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对347例重度创伤患者,分别应用TRISS法和ASCOT法计算其生存概率(B)和预测准确性,并进行比较。结果347例重度创伤患者中,TRISS法预测准确性为94.5%,敏感性为79.6%,特异性为97.6%;ASCOT法预测准确性为96.8%,敏感性为84.7%,特异性为99.3%。结论在重度创伤患者结局预测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上,ASCOT法优于TRISS法。  相似文献   
4.
QWB在临床健康体检中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临床健康体检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每一位同意进行调查的临床健康体检者由受过训练的医务工作人员面对面的完成QWB调查,并按要求记录健康体检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和居住地。根据QWB各部分的权重分别计算各部分的权重分。选择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和居住地作为变量,作临床健康体检者生命质量的单因素的影响因子研究。结果临床健康体检者的QWB的总分、移动(MOD)、生理活动(PAC)、社会活动(SAC)和症状/复合健康问题(CPX)等5个纬度的得分为:总分0.8766000±0.1240000、移动(MOD)-0.0007920±-0.009720、生理活动(PAC) -0.0007012±-0.006586、社会活动(SAC)-0.0004268±-0.005493和症状/复合健康问题(CPX)- 0.1215000±-0.121500。临床健康体检者QWB量表得分的单因素的影响因子分析:结果显示:①性别:男性与女性的MOB、PAC、SAC、CPX、W得分比较,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年龄:PAC、SAC、CPX、W得分随着年龄段的上升而下降,其中CPX、W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婚姻:MOB、PAC、SAC、W得分“在婚”高于“离异/丧偶/分居”,其中PAC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文化程度:CPX、W得分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居住地:SAC、CPX、W得分“城市(镇)”显著高于“农村”(P<0.05)。结论QWB量表总得分0.8766000,比国外的常模高,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和居住地是QWB评分的影响变量。  相似文献   
5.
颅脑外伤患者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颅脑外伤患者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时程变化规律,探讨其在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39例作为颅脑外伤组;收集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静脉血体检时获得.颅脑外伤组静脉血在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2、3、5和7天获得.利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结果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1个月内死亡50例(36.0%),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6 h内开始升高,24 h内到达高峰,后逐渐下降,6个时间点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分别为(10.5±4.3)、(14.7±6.9)、(12.4±5.4)、(10.0±4.6)、(7.8±3.8)、(6.0±3.0)U/ml,经协方差分析,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7±0.6)U/ml(P<0.001).经多因素分析,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OR 1.432,95%CI 1.194~1.719,P<0.01)是颅脑外伤1个月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死亡组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显著高于生存组(P=0.01),重型颅脑外伤组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显著高于中型颅脑外伤组(P=0.002).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与入院时GCS评分显著负相关(P<0.05).经多无线性同归分析,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与入院时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P=0.019)和D-二聚体浓度(P=0.012)显著正相关.ROC曲线辨别了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预测界值(12.2 U/ml),对预测颅脑外伤1个月内死亡有较高的灵敏度(72.0%)和特异度(85.4%).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曲线下面积(0.847±0.037)小于GCS评分(0.917±0.023)的曲线下面积,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结论 颅腩外伤后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升高,可能参与脑损伤的炎症反应和凝血级联反应,检测这个指标有助于早期判断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方法在全科医师培训中的研究与运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全科医师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系统 (考核系统 )采用多选题答题形式 ,病例题库设计围绕教学考核大纲基本要求 ,从临床和社区医疗的实际出发 ,选择各种常见健康问题作为考核病例。考核过程模拟实践工作场景 ,通过提示病情资料 ,围绕病例和测试目标逐步引申出一系列问题 ,提问由浅入深 ,层层紧扣 ,具有动态的、连贯性的特点 ,考核系统知识点涵盖面全、考试结果客观公正 ,可用于测试学员在全科医疗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院已运用考核系统对浙江省 10 9名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学员 ,31名规范化培训学员进行了测试。考试结果显示 :规范化培训与岗位培训测试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t =5 816 ,P <0 0 1) ,各场岗位培训考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p =0 35 8~ 0 911)。  相似文献   
7.
感染和炎症反应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幽门螺杆菌(Hp)和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全身炎症反应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将疑有冠心病行冠脉造影检查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45例)和对照组(33例)。测定血清学Cp、Hp和CMV抗体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1)Cp IgG、Hp IgG和IgA阳性率均与冠心病相关(P=0.017、P<0.001、P=0.009)。去除冠心病传统危险因子影响后,仍保持相关性;(2)冠心病组血清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经多因素分析后仍有统计学意义(P=0.03);(3)Cp IgG、HpIgG和CMV IgG阳性率与高基础CRP水平无关。三种病原体IgG阳性组和两种或两种以下病原体IgG阳性组高CRP比率分别为32.1%和14.9%,但经统计学分析无意义(P=0.078)。结论:Cp和Hp慢性感染与冠心病相关,而CMV感染与冠心病无关。尚缺乏证据证明冠心病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增强与Cp和Hp等感染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全科医师实践能力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测评全科医师临床实践能力提供切合临床实际、客观公正的测试手段,我们研究开发了全科医师实践能力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该系统具备考试系统设置以及病例库管理、考试管理、考试结果分析等功能,病例采用基层医疗国际标准ICPC(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Primary Care)分类。经测试证实,该系统知识涵盖面广,符合全科医学实际,信度、区分度高。用于测评全科医师临床实践能力,具有客观、科学、公正、简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口服弥凝治疗鞍区肿瘤术后尿崩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服弥凝片治疗鞍区肿瘤术后尿崩症的疗效。方法观察单剂量试验(单次口服弥凝片0.1mg)和两周试验(口服弥凝片0.1mg3次/天,口服两周)前后的尿量、尿渗透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2例病人单次口服弥凝0.1mg后,尿量迅速下降,约为服药前的1/8,尿渗透压上升为服药前l0倍,此作用维持(12.52±3.81)h。服药两周后,尿量较前减少至(2155±360)ml/d;血渗透压上升达(312.32±5.26)mOsm/kg,单剂量和两周试验服药前后尿量和尿渗透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无一例有不良反应。结论口服弥凝片治疗鞍区肿瘤术后尿崩症疗效明确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川崎病患儿循环内皮祖细胞的功能状态及其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关系。方法:将10例川崎病患儿和10例健康体检儿童分为川崎病组和对照组。利用含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DMEM培养基将入选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为内皮祖细胞。然后分别利用MTT法,改良Boyden小室法及细胞培养板贴壁法测定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贴壁功能。利用胶乳增强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Hs-CRP的浓度。结果:川崎病组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贴壁能力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川崎病组Hs-CRP的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87.1±30.2 mg/L vs 5.3±3.4 mg/L;P<0.01)。川崎病组循环内皮祖细胞功能与血浆Hs-CRP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川崎病患儿循环内皮祖细胞功能显著降低,这可能与川崎病患儿体内的炎症介质反应有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7):513-5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