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6):3776-3776
孟鲁司特是一个特异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本文通过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治疗中应用孟鲁司特以观察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易感性及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住院治疗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173例为观察组,均接受GC雾化吸入治疗,连续3个月。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178例为对照组。采用PCR检测两组受试儿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基因型,分析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性;比较观察组不同基因型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E、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水平,肺功能指标差异及临床疗效差异。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升高(P<0.001);TT/C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是支气管哮喘易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6.615、7.055,P<0.001)。GC治疗后3种基因型患儿免疫球蛋白E、IL-8和LTB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1/FV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1);TT基因型患儿IL-8和LTB4水平显著低于CC基因型患儿,LTB4水平明显低于CT基因型患儿,TT基因型患儿FVC明显高于CT基因型患儿,FEV1/FVC%显著高于CC基因型患儿(P<0.05);治疗后3种基因型患儿临床GC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TT基因型患儿GC疗效良好比例显著高于CC基因型患儿(P<0.05),且TT基因型是GC疗效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OR=2.111,P=0.018)。 结论 MTHFR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易感性及GC疗效相关,携带TT/CT基因型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风险更高,TT基因型对GC治疗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沙丁胺醇液治疗儿童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确诊为类百日咳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硫酸镁针联合沙丁胺醇)、盐水对照组32例(硫酸镁联合生理盐水)和空白对照组29例(基础治疗),3组基础治疗相同。分别比较3组咳嗽、喘憋、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盐水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硫酸镁联合沙丁胺醇液治疗儿童类百日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呼吸科与ICU病房肺炎患儿痰真菌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呼吸科与ICU病房肺炎患儿痰培养真菌检出率及菌株分布情况,提高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无菌操作采集呼吸科收治6 576例、ICU收治541例肺炎患儿晨痰标本进行真菌培养,比较2个病房痰标本真菌检出率、真菌培养真阳性率、假阳性率及真菌分布特点。结果:(1)235例检出真菌,总检出率3.30%(235/7 117);(2)ICU病房痰标本真菌检出率、真菌培养真阳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13.68%(74/541),45.95%(34/74),54.05%(40/74);呼吸科病房分别为2.45%(161/6 576),6.21%(10/161),93.79%(151/1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痰真菌培养真阳性者分离出真菌60株,假阳性者分离出真菌196株,2个病房痰培养最常见真菌均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其次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结论:ICU病房痰标本真菌检出率及真菌培养真阳性率均高于呼吸科病房,白色假丝酵母菌为常见感染菌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3 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痊愈28例,显效26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0%。仅有3例大便略稀,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茜梅  汤昱  弓陈芳 《临床荟萃》2021,36(2):149-152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肺不张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MPP合并肺不张患儿126例,根据预后分组,肺不张未痊愈患儿61例为观察组,痊愈6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C反应蛋白(CRP)、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 患儿MPP合并肺不张部位,以右中叶肺不张占比31.96%为最高;其次右上叶肺不张占比23.71%;观察组年龄、治疗时间、病变部位、IL-4、IL-6、IL-10、血清CRP、血清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IL-4、IL-6、IL-10、血清IFN-γ水平均与MPP合并肺不张预后不良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叶性肺炎形成支气管黏液栓的临床特征和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大叶性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纤维支气管镜下情况分为黏液栓组和非黏液栓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共收治大叶性肺炎患儿935例.根据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纳入黏液栓组135例,男73例、女62例,中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妥洛特罗贴剂在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郑州市儿童医院哮喘门诊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口服孟鲁司特及抗组胺药物),治疗组除以上常规治疗外每晚应用妥洛特罗贴剂经皮给药,比较两组患儿咳嗽缓解的时间及1周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应用妥洛特罗贴剂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及1周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妥洛特罗贴剂在缩短咳嗽时间方面起效快,1周肺功能情况改善明显,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促菌生片结合病毒唑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对180例婴幼儿秋冬季腹泻随机分组,促菌生片结合病毒唑治疗100例与单纯应用病毒唑80例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痊愈率68%;对照组总有效率82.5%,痊愈率30%,两组治疗结果有非常显性差异。结论:促菌生片结合病毒唑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与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120例,其中50例患儿采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7 d及以上者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定义为RMPP组,剩余的70例为MPP组,比较两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与CD4~+/CD8~+)、血清免疫球蛋白(Ig)相关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与免疫球蛋白M(IgM)]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 RMPP组患儿CD3~+、CD4~+与CD4~+/CD8~+比较低于MPP组,CD8~+高于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MPP组IgA与IgG少于MP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MPP组IgM与hs-CRP高于MP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MPP与患儿免疫功能的紊乱紧密相关,通过检测免疫功能相关T淋巴细胞亚群、Ig与hs-CRP指标,在RMPP患儿的诊断治疗中具备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